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193659
  • 博文数量: 949
  • 博客积分: 1012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2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6-16 10:5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949)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2年(4)

2011年(4)

2010年(12)

2009年(342)

2008年(586)

分类:

2009-05-07 13:17:17

一个王朝的背影

 

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明帝闻之,覆面着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曹操南征北战,统一了北中国,虽文武之功浩大,但并没有称帝的欲望,把机会留给了儿子曹丕,后者以禅让的方式终结了汉朝刘家四百年天下。曹家成为时代的幸运儿,又成了时代的最不幸者,因为他们身边有三匹马同槽啃着曹魏江山,直到啃出骨头。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强势的权臣父子。他们对曹魏政权的连续打击,是如此之狠。第一次打击是司马懿发起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河南温县人,老爷子以能算计著称,曹操时代崭露头角,曹丕时代已受重用,及丕死,明帝曹叡即位,司马懿与陈群、曹真等一起辅佐明帝,迁骠骑大将军、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对抗蜀汉诸葛亮的进攻。在明帝时代,有能力对付蜀汉和东吴的,在整个魏国,也只有司马懿。明帝曹叡活着的时候,他还能控制司马懿,后者虽军功显赫,但朝廷上羽翼未丰,还比较乖。但曹叡一死,事情就慢慢地发生变化了。按照曹叡的遗诏,即位的曹芳由曹氏亲王大将军曹爽和司马懿一起辅佐。此时,司马懿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将军曹爽在幕僚的策划下,欲夺司马氏之权,转授没有实权的太傅给他当。权力之争由此拉开序幕。司马懿久在外领兵,在朝廷上的力量不占优,但老谋深算,被削权后称病休养,不问朝政,实则以静制动,寻找机会。行事颇嫩的曹爽渐渐丧失了警惕。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已经七十岁了。这一年初春,曹爽及其兄弟一起陪同魏主曹芳到洛阳城外的魏明帝墓高平陵拜祭,趁此机会,司马懿率司马师、司马昭,在太尉蒋济等人的支持下,关闭洛阳各门,以皇太后的名义发布诏书,将曹爽兄弟全部罢免,并谎称归洛阳后可得厚待,没经历过什么事的曹爽兄弟顿时傻了,不听桓范(桓温之祖上)之计,老实老实地回到洛阳,随即全部被司马懿处死,杀其党羽名士何宴、邓飏、丁谧等人,随后又平息了各处的反抗。从此开始,曹魏朝野上下的权力转移到司马家这边。

两年后,司马懿死去。大将军司马师接管了魏国权力。如果说司马懿发动政变后,并未得意忘形,仍注意在朝堂上的礼数,那么到了司马师这里就锋芒毕露了,在魏帝曹芳面前傲慢异常,后者成了汉献帝那样的傀儡。正元元年(公元254年),中书令李丰、张缉欲剪除司马师,以夏侯玄辅政,事败,三人皆死难。以此为契机,司马师对魏国朝野展开大清洗,并废魏帝曹芳为齐王,立曹髦为帝。

司马师死于公元255年,其弟司马昭以大将军之位继续专权,野心渐露,以致魏帝曹髦这样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夏,曹髦欲反击司马昭,事败被弑于洛阳街头。喋血街头的弑君案,在中国历史上只此一件!随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率军攻蜀,当年冬天成都陷落。在洛阳,司马昭被加封为晋王,赐九锡。咸熙二年(公元265年)秋八月,一代权臣还没来得及当皇帝便死去了。这年冬天,其子司马炎通过禅让的方式从魏帝那里夺取皇位,建立晋朝。

更多的时候,人们忙着指责这个王朝,因为它统一了三国后不久,国家就又陷入了分裂,长达三百年之久,被称为漫漫中古长夜。谈到覆亡的原因,人们所谈不外乎两点:皇帝淫逸,大臣奢华,名士放纵,清谈误国,没一个好鸟。那什么才算好鸟呢?是康熙和乾隆吗?我觉得,一个王朝是否长久,除了看帝王本人的驾驭能力外,还要看当时的外部形势。西晋灭吴后,全国貌似统一,但实际上危机四伏,其中最大的威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民族迁移与融合问题。打一个比方,当时的西晋,是一个刚刚修建好的屋子,里面的人还没待几天,屋子外面的人就开始喊着号子往里拥了,在这种情况下屋子摇摇欲坠,是没什么办法的事儿。综合各种因素,在当时出现一个稳定的、长久的大一统的王朝是不现实的。虽然晋朝短暂,但其卓尔不群的风格却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那一个”,为我们留下一个绝然瑰丽的背影。

阅读(159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