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242471
  • 博文数量: 949
  • 博客积分: 1012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2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6-16 10:5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949)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2年(4)

2011年(4)

2010年(12)

2009年(342)

2008年(586)

分类:

2008-08-05 13:08:33


  宋仁宗到了大婚的年龄,皇太后刘娥特意挑选了几个有身份的女子进宫。宋仁宗一眼看上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想立张氏为皇后。但刘娥认为张氏不如平卢军节度使郭崇孙女郭氏,宋仁宗只好按刘娥的意志立郭氏为皇后。刘娥去世后,郭皇后失去了靠山,不但不懂得谦让与宽容,还处处与后宫嫔妃争风吃醋,从而引出了宋朝立国以来第一起废后风波。
  当时,后宫还有两个美人尚氏和杨氏都极为得宠。尚美人的 父亲因女而得宠而封官加爵,恩宠无遇,一时倾动京城。郭皇后对此大为不满。尚美人知道宋仁宗不喜欢郭皇后,便经常向宋仁宗诉说郭皇后的不是。有一天,尚美 人在宋仁的面前讥讽郭皇后,刚好被郭皇后听见。郭后不胜愤怒,上前要打尚美人耳光。宋仁宗见势不妙,急忙过来劝架。郭皇后已经举手搧出,这一巴掌出尽全 力,收势不住,刚好打在了宋仁宗的颈部。
  郭皇后指尖锐利,在宋仁宗颈中划出了两道血痕。宋仁宗只觉得脖子火辣辣地疼,顿时龙颜大怒,但他性格文弱,虽然生气,却没有发作,只是带着尚美人走了。
  在这之前,宋仁宗为了摆脱刘太后执政的影子,罢免了曾经依附太后刘娥的大臣,唯独没有罢免宰相吕夷简。 刚好有一天宋仁宗在后宫与郭皇后谈论此事,还特意提到吕夷简忠诚可嘉。宋仁宗之所以格外赞赏吕夷简,是因为此人曾经力主将宋仁宗生母李氏以皇后之礼下葬。 郭皇后却认为吕夷简其实也是阿谀奉承刘太后之辈,不过为人机巧,善能应对而已。宋仁宗略一思忖,认为郭皇后的话有道理,于是将吕夷简也罢相。宦官阎文应与吕夷简交好,告诉吕夷简是因为郭皇后随口一句话导致他被罢相。吕夷简得知后,愤恨异常。
  几个月后,谏官刘涣上疏陈时事,特意提到当时他力请刘太后还政给宋仁宗,结果触怒了刘太后,几乎被杀,幸得吕夷简相救。宋仁宗又觉得吕夷简是忠臣,于是将其重新召回为相。虽然官复原职,但吕夷简一直对郭皇后怀恨在心,刚好郭皇后误打宋仁宗一事给了吕夷简报复的机会。
   宋仁宗被打后,尚美人不断煽风点火,宋仁宗越想越是恼火。宦官阎文应趁机说:“在寻常百姓家,妻子尚不能欺凌丈夫,陛下贵为天子,竟然受皇后的欺凌,这 怎么得了。”宋仁宗沉默不言。阎文应又指着宋仁宗脖子上的伤说:“陛下颈上血痕宛然,请指示执政,应该若何处置?”宋仁宗受到煽动,忍不住激动起来,愤然 派阎文应去召宰相吕夷简前来。
  吕夷简到来后,立即大谈郭皇后失礼,不足母仪天下。宋仁宗虽然愤恨皇后,但一听宰相提到废后,还是比较谨慎的态 度,说:“皇后虽然可恨。但废后一事,却有干清议。”吕夷简说:“废后之事,古亦有之。光武帝是汉代的明主,其郭皇后仅因为怨怼而被废。何况今日皇后打伤 了陛下!”阎文应也在一旁附和,说郭皇后身居中宫九年,却没有子嗣,应当废去。宋仁宗激愤起来,决定废除郭皇后。

  [汉光武帝刘秀未发迹前,钟情于南阳新野著名美女阴丽华, 少年时期就立下一个心愿——娶妻当娶阴丽华。阴丽华出身名门,阴家先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七代管修,以医术名世,从齐 国迁居楚国,为阴大夫,便开始以阴为姓。阴家在南阳是高门望族。而刘秀虽是皇室后代,当时王莽已经篡位称尊,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压迫打击,刘秀一家早失 去贵族的身份,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刘家远远不及阴家。所以,刘秀想娶阴丽华的愿望在当时看来不过是不着边际的空想。刘秀当时还有一个志愿。一次他在长 安市上,看到执金吾出巡,前呼后拥,车骑很盛,于是发出“仕宦当作执金吾”的感慨。执金吾本名中尉,负责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其所属兵卒也称为北军,汉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名为执金吾,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卫戍司令。刘秀当时在政治上最大的追求也就如此而已。想不到时势造英雄,后来刘秀不但得偿所 愿地娶到了朝思暮想的阴丽华,还成为了中兴汉室的光武帝。阴丽华为刘秀原配,后来刘秀出于政治结盟,又娶了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 刘秀称帝后议立皇后。他认为阴丽华先娶,又雅性宽仁,欲立其为后,但阴丽华认为郭氏有子嗣,又生长王家,坚决辞让。结果立郭圣通为后,立其幼子刘强为皇太 子。但刘秀对阴丽华非常宠爱,这使得郭皇后“数怀怨怼”。建武十七年(41年),刘秀下诏废除了郭皇后,立阴丽华为皇后。不仅如此,还废除了郭氏子刘强的 太子位,改立阴丽华之子刘庄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明帝。]

  宋仁宗要废后的消息传开后,朝中一片哗然。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同知谏院孙祖德、侍御史蒋堂等十多人联名上奏,称“后无过,不可废”,坚决反对宋仁宗废除郭皇后。宰相吕夷简早有准备,抢先一步下令有司不得接纳台谏章奏。宋仁宗则抢在群臣发难之前,下了废后诏书,说郭皇后没有子嗣,自愿退位修道,特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居长宁宫(之前称长乐宫)。
   御史中丞孔道辅和谏官范仲淹等人见台谏的奏章无法送到皇帝手中,无法可想,竟然集体跑到皇帝寝宫门口进谏。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进谏的大臣们到跪在宫门 口,请求皇帝召见,对答郭皇后被废一事。但无论范仲淹等人如何力争,守卫殿门的内使只是紧闭大门,不予通报。孔道辅急得不行,上前抓住宫门的铜环急叩,还 大声喊道:“皇后被废,累及圣德,为什么不听我们谏官的意见?”宫门后的内使大概也怕出事,便急忙入报。不久,有内使在门后传话,让进谏的大臣们到中书政 事堂与宰相对话。
  孔道辅和范仲淹等人来到中书时,宰相吕夷简已经等在那里,显然是有备而来。孔道辅一上来就质问吕夷简说:“大臣对皇后来说, 就像儿子对待父母一样。父母不和,可以劝他们和解,怎么能只顺从父亲一面而不要母亲呢?”吕夷简争辩说:“废后一事,不是本朝首创,古已有之,汉朝和唐朝 都有先例。”孔道辅怒斥道:“大臣应该引导君王为尧、舜那样的圣主,为什么偏偏要引汉、唐失德事作为标准?”
  群臣随即一哄而上,纷纷指责吕夷简。吕夷简招架不住,只好拱手说:“各位还是去见陛下力陈吧。”然后匆忙离开。
  第二天,孔道辅等人入朝,准备召集百官,与吕夷简当廷争论。然而,宋仁宗的圣旨突然到来,说“伏阁请对,盛世无闻,孔道辅等冒昧径行,殊失大体”,将孔道辅和范仲淹贬黜出京城,其他进谏大臣罚俸半年。废后之议因此而定。

  [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时贫苦, 两岁丧父,后来母亲也改嫁。他离家到南昌,在一座书院的破房里苦读。早上煮一盆粥当一天的食粮,饿了就用刀切几块吃,一直读到夜深人静,五年未尝解衣就 寝。尽管如此贫寒艰辛,但范仲淹志向远大,常“以天下为己任”。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进士,之后一直是朝中重臣。少年艰苦的生活,使范仲淹 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他最恼怒无为腐朽的官员,选拔官员时,看到不中用的,就在班簿上一笔勾销。当时富弼(晏 殊女婿,且由范仲淹牵线)任枢密副使,说:“一笔勾,一家哭矣!”范仲淹回答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范仲淹因废后一事被贬后,一直到康定元年 (1040年)才因边事紧急被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范仲淹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 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意思是称赞其腹中有数万 甲兵。庆历三年(1043年),吕夷简罢相,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这就是后人所 称的“庆历新政”。这些新的政治措施遭到保守势力的联合进攻,攻击范仲淹引用朋党。范仲淹被迫离开朝廷,“庆历新政”就此结束。庆历四年春(1044 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后宫中最高兴的就数尚美人和杨美人。宋仁宗也加倍宠幸二位美人,昼夜厮混在一起,搞得上朝都神情恍惚,致使政事荒废。杨太后(杨淑妃,宋仁宗养母)听说后,命宋仁宗将尚杨两美人送出宫去。宋仁宗颇为不舍,表面应付杨太后,但暗中却照旧宠幸美人。杨太后便下令宦官阎文应送二位美人出宫。阎文应先去劝说宋仁宗,宋仁宗不胜其烦,勉强答应。于是,尚美人被逼入洞真宫出家作了道姑。杨美人也被别室安置,从此无缘再睹天颜。
   虽然此时刘太后已死,宋仁宗完全亲政,但在立皇后的事情上,他始终不能如愿。当时,有女子陈氏进宫,宋仁宗十分喜欢,想立她为皇后。可是陈氏是寿州茶商 之女,父亲靠捐纳才谋得一个小官,出身低贱。翰林学士宋绶劝说道:“陛下若以贱者正位中宫,不就与前日诏书所言背道而驰了吗?”宰相吕夷简等人也纷纷劝 说。宋仁宗不得已,只好选宋初名将曹彬的孙女曹氏入宫,第二年立为皇后。曹氏时年十八岁。
  因为立后始终不 能如意,宋仁宗也不大喜欢曹皇后。这时候,他又想起了废后郭氏。毕竟郭氏是他的原配,他对废后一事开始觉得愧疚。郭氏此时已经出居瑶华宫,宋仁宗就派人到 瑶华宫慰问郭氏,赐号金庭教主、冲静元师,又赏赐乐府(指仿古乐府体的诗笺)给郭氏。郭氏久居别宫,孤独寂寞,突然看到皇帝派遣使者前来问候,不由得悲喜 交集,于是亲自和答乐府篇章,词极凄惋,催人泪下。
  宋仁宗看到郭氏的和诗后,思念加深,愈发觉得割舍不下,于是密召郭氏回宫。不料郭氏却是个有气节的女子,认为皇帝如果再召见她,必须要百官见证,重新册立她为后。宋仁宗此时已经立曹氏为后,如果再册郭氏,就是二后并立,这可让皇帝左右为难了。
  就在宋仁宗无比苦恼之时,郭氏染病,于是宋仁宗派宦官阎文应携御医前去为郭氏看病。不料几天后,郭氏就暴毙而亡。
   如果联想到之前阎文应力主废除郭皇后一事,就不难推测郭氏暴毙绝对与阎文应有关。如果郭氏重新立为皇后,追究当日废后之事,吕夷简和阎文应身为废后主使 者,定必首当其冲。是以这二人惶急不堪,为了保全性命,下毒谋害郭氏就很正常了。宫中和朝廷都怀疑是阎文应下毒害死了郭氏,但阎文应手段高明,没有留下任 何证据。且深宫事密,谁也不敢轻易查证。
  宋仁宗对郭氏之死很是悲痛,下诏重新恢复了郭氏的皇后封号,用后礼殓葬。此时,范仲淹已经调知开封府,上奏弹劾劾奏阎文应,宋仁宗立即将阎文应贬黜出京。阎文应后病死途中。
  宋仁宗的第二任曹氏出身将门,却熟读经史,知书识礼,能写一手漂亮的飞白书(书体之一)。她性慈俭,重稼穑,曾经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采桑养蚕。就是这位看似文弱的皇后,在关键时刻却能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充分显露出将门之后的风范。
   庆历八年(1048年)闰正月元宵节过后的一天,宋仁宗留宿在曹皇后宫中。半夜的时候,殿外突然传来奇怪的蹴踏声和呼噪声。宋仁宗听见有异,就想逃出寝 宫,却被曹皇后阻止,说:“宫寝中有此怪声,必定是内侍谋变,现在天黑难辨别,陛下切勿轻出,请立即传旨,召都知王守忠引兵入卫,才是万全之策。”于是宋 仁宗派人去召王守忠。曹皇后又吩咐近侍紧闭门户,将大殿所有入口通通堵死。
  此时殿外怪声此起彼伏,还不断有喊杀声和惨叫呼救声。有个宦官猜测 道:“会不会是宫中乳媪殴打小宫女,所以有此哭声?”曹皇后大怒,呵斥道:“奸贼就在殿外杀人,你还敢胡说八道!”曹皇后聆听殿外的动静,估计乱兵一时无 法撞开殿门,定然会放火焚烧宫门,便命宫人去准备冷水。不久后,乱兵果然放火,宫人早有准备,立即泼水浇灭。这时候,都知王守忠已引兵到来,擒杀了乱兵, 平息了这场血腥的兵变。
  这场兵变是侍从官颜秀等人发起,想借机杀死宋仁宗,抢夺宫中财物。全靠曹皇后应变 有方,宋仁宗才能化险为夷。然而,事后宋仁宗却未给曹皇后任何奖赏。不仅如此,他因为宠爱张美人,便借口说张美人在平乱中有功,要升张美人为贵妃。一时 间,朝野上下怒气难平,翰林学士张方平说:“舍皇后而礼尊美人,古来没有此礼。”群臣也都上书力谏。可宋仁宗不听,他之前两次立后都不能自作主张,这次无 论如何他要为自己宠爱的张美人争口气了。于是皇帝力排众议,立张美人为贵妃。反而曹皇后大度,没有计较。
  张贵妃虽 然深得宋仁宗宠爱,也不能为所欲为,不但封后没有希望,就连她希望宋仁宗封其伯父张尧佐官职的事也是一波三折。之前,宋仁宗想封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虚 职),结果遭到台谏官的猛烈攻击,不得已而作罢。但张贵妃不死心,宋仁宗也决心一定要任命张尧佐官职。有一天,宋仁宗上朝,张贵妃送宋仁宗到殿门口,嘱咐 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意思是提醒宋仁宗不要忘记下诏封张尧佐为宣徽使。宋仁宗连连说:“放心!放心!”
  到了大殿,宋仁宗刚准备下诏任命张尧佐,知谏院包拯就 站出来进言,大谈为什么不能任命张尧佐的理由。包拯即民间传说中的包青天,他知开封府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当时有俗语称:“关节不到,有 阎罗包老。”包拯这番进谏还不是几句话了事,他滔滔不绝,雄辩不已,说到激动处,唾沫都溅到了宋仁宗脸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宋仁宗不得不收回了成命。
  等到宋仁宗回到后宫,张贵妃迎上前去,还没来得及说话。宋仁宗一边用袖子擦着脸,一边不耐烦地说:“今天包拯上殿,唾沫都溅到我脸上了。你只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这件事便因此而作罢。
   皇祐六年(1054年)正月初八,宋仁宗最宠爱的张贵妃暴病身亡,时年三十一岁。宋仁宗追忆张贵妃的柔情,悲痛不已,决定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张贵 妃生前没有当上皇后,死后却得到了皇后的名号和葬礼。因为担心谏官们的反对,宋仁宗一直等到治丧的第四天才宣布追册张贵妃为皇后,赐谥温成。
  此时,皇后曹氏还在世,宋仁宗却另外追册贵妃为后,于是就出现了一生一死两位皇后的旷古奇闻。此为逾礼的大事,前所未有,谏官们群情汹汹,纷纷上奏反对。这回宋仁宗却铁了心,均置之不理。这大概也是他为自己心爱的女人所能做到的最后一件事了。
  最后再提一句,曹皇后的弟弟便是传说八仙中的曹国舅。 曹国舅本名曹景休,因是曹皇后之弟,故称曹国舅。当时曹国舅弟曹景植因不法杀人而伏罪,曹国舅耻见于人,因而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道,于是引发了他 成为八仙之一的传说,据说他经钟离权与吕洞宾的度化,得还真秘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在八仙中,曹国舅的事迹最少,出处也最晚。

阅读(225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