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193067
  • 博文数量: 949
  • 博客积分: 1012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2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6-16 10:5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949)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2年(4)

2011年(4)

2010年(12)

2009年(342)

2008年(586)

分类:

2008-08-03 14:32:32

 

  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明朝建国后,朱元璋沿袭唐宋科举考试制度,但更加严密和死板。明朝科举条例规定:三年一试,每次考试分三场;考试员生的答卷,其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即后世所称的“八股文”。
  洪武三十年(1397年),发生了“南北榜”的案件,即著名的刘三吾科举案,又称“春夏榜”。
  这一年的春天,礼部会试,由翰林学士刘三吾和吉府纪善、白信蹈等人主考。榜发时,江西泰和人宋琮考了第一,全榜五十一人皆为南方人,竟然没有一名北方士子被录取。落第举人们为此纷纷议论,难道北方人连一个够格的都没有,于是向朱元璋告发说主考官刘三吾是南方人,有意拔擢其乡人。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他命令侍读张信等十二人复查了试卷,但北方人还是没有合格的。朱元璋老大不高兴。又有人告发张信等人受了刘三吾等人的嘱托,故意将低劣的试卷呈报。朱元璋更加恼怒,将白蹈倌、张信等论死;以刘三吾年老,免死充军,状元宋琮也跟着倒霉被充了军。六月初一日,朱元璋命翰林儒臣于下第卷中择文理优长的得六十一人,复廷试。廷对中擢韩克忠等六十一人,韩克忠名第一,皆北方之士及陕西、四川之人,赐进士、出身有差。时称“春夏榜”,亦称“南北榜”。
  其实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北方经过长期战争破坏,生产水平、教育和文化的发展程度都低于南方。考卷都是密封的,而且考官也并不知道考生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刘三吾等人只是凭考卷文字水平去决定,尽管所取的都是南方人,但并不存在南北之见。朱元璋故意将一榜及第的都取为北人,是从政治出发,从大一统国家的前体出发,而并不时从考卷的优劣处罚的。白信蹈等人被凌迟处死,其实是大大的冤枉,只是充当了替罪羊、出气筒之类的角色。因为没有太好的借口,刘三吾和白信蹈等人便被说诬蔑成蓝玉的党羽。

阅读(198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