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241850
  • 博文数量: 949
  • 博客积分: 1012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2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6-16 10:5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949)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2年(4)

2011年(4)

2010年(12)

2009年(342)

2008年(586)

分类:

2008-03-21 16:02:58


  宋叶梦得《避暑漫抄》曾记载道:宋太祖于建隆三年(962)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平时用销金黄幔遮蔽,门钥封闭甚严。太祖命令有 关部门,唯太庙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时方可启封,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届时只有一名不识字的小黄门跟随,其余皆远立庭中,不敢仰视。天子行至碑前再 拜,跪瞻默诵,然后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北宋的各代皇帝“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泄漏”。直到靖康之变,金人将祭祀礼器席卷 而去,太庙之门洞开,人们方得看到此碑。誓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上刻誓词三行:一为“柴氏(周世宗)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 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建炎年间(1127—113O),武义大夫曹勋自 金遁归,被扣留在金的徽宗还让他转告高宗,说:“艺祖(宋太祖)有誓约藏之太庙。”(《宋史·曹勋传》)这是关于太祖誓碑较完整的记录。

  太祖誓碑的内容,与北宋初期的国策有密切的关系,宋太祖及其后继者确实比较严格地遵循着不杀大臣、言官这条原则,范仲淹曾由衷地说:“祖宗以 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范仲淹年谱·庆历三年》)史学界还认为,北宋出现的冗官现象,也与誓碑规定的优待士大夫政策不无联系。

  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叶梦得关于誓碑的记载证据不足。靖康之变时他不在京师,誓碑内容并非亲眼所见,而他书记载皆陈陈相袭,不足为信。从史 实来看,太祖在位时,并不少杀大臣,据《宋史》、《长编》记载,有八十八人之多。誓碑规定优待柴氏子孙,但太祖在即位当年就将周恭帝母子迁到西京,在立碑 的那一年又将他们迁到房州,这些做法显然与誓碑大不一致。此外,誓碑的收藏方式过于奇特,这种安定人心的誓约完全可以公开,以显示其帝王的胸怀,何必藏得 如此神秘?还有,宋徽宗在遭金人掳掠,备受屈辱之际,寄语告诫后人的不是如何与金人交涉、如何收复故土,而是有关誓碑的事,实在是有悖于常理。因此,这些 学者认为,宋高宗为了笼络人心而优待士大夫,冠以祖宗遗命以满足政治需要,太祖誓碑纯属子虚乌有。

  有的学者反对上说,指出,誓碑的有无虽然没有更多的史料可以证明,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北宋初年重文抑武、以文臣驾驭武将的国策的存在。北宋初期 优待士大夫,不轻易诛杀大臣是事实,在范仲淹、蔡確、吕大防、曾布、等重要大臣的言论中,也多次提及祖宗家法。应该承认,北宋确有祖宗家法流传并被执行, 而家法规定的国策一方面激发了士大夫的人格尊严,另一方面也使他们获得特权,使得一些人无所顾忌,横行不法。当国家利益遭到损害时,统治者是可以将家法置 于脑后并大开杀戒的。不杀并不等于绝对的不能杀,然而诛杀大臣确实不是北宋统治者国策的主流。因此,即使没有碑,与碑文类似的家法誓约还是存在的,决非高 宗的伪造。
阅读(1990)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江城子

下一篇:把自己藏起来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