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735015
  • 博文数量: 83
  • 博客积分: 10488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577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4-10-04 12:05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39)

2009年(22)

2008年(21)

分类:

2010-04-09 20:58:46

100_3497.jpg
PART 1 土楼记
 
(1)南溪线上的明珠

南溪的土楼相对其他地方的来说,因为比较偏僻,开发力度不够,反而较好的保持了本真的特质和原始的乡土气息。

 

振福楼

振福楼号称是“土楼公主”,据说和振成楼是一样的布局一样的格式,建楼的师傅也是同出一门,准确的说,振福楼的师傅是振成楼师傅的徒弟,所以建筑风格几乎一致。不过比起振成楼的西化和精致,振福楼还是显得有些土气。振福楼的特点,或者说南溪土楼的特点,就是背山面水,非常的秀气。振福楼的外面就是南溪,跳岩,在对岸看着风光很美。振福楼现在是一个土楼博物馆,天井中是家族议事厅,分成很多小单间。因为此楼就一个主人,所以所有的会客室都是主人用的,只是每个单间门上刻有地名,如邯郸等,专门用来接待从那里来的宾客。福建的土楼一般都是3-4层,第一层都是厨房,第二层都是粮仓,3-4层则是居住的。土楼民居和一般意义的套房不同,一般的套房是平面空间的布局,有客厅、起居室厨房等,而土楼则是立体布局的,一个圆被等分成若干户,每一户自上而下的拥有自己的起居室、厨房,以及天井中的那一家会客室。天井之中一般都是家族议事厅或者祠堂或学堂之内。天井之中以前还会饲养家禽牲畜等。此外,一般每个土楼的天井里还有两口井,一口阴井一口阳井。阴井是生活用水,阳井是饮用水。真挺佩服古人的,以前的建造工艺就在今天看来也未必解释的通。振福楼修的很讲究,内堂都是砖墙石砌门,而且三楼的过道都因为隔音而用砖铺的,一般的土楼都是木头铺成的。振福楼的侧门上刻着“入孝出弟”的文字。据说振福楼的主人早年下南洋去了,留下了祖屋的夫人守活寡,这么多年了就和儿子守着一个空屋子,现在也80多高龄了。如今的振福楼被8000块一年的价格租给了旅游局。

门票:40/人,半价25

备注:可登楼

 

P4030010.jpg


100_3375.jpg


100_3383.jpg


P4030022.jpg


P4030024.jpg


P4030025.jpg

 

衍香楼

衍香楼这个名字一听就很文雅,而它的确是书香门第的家族。衍香楼也是坐落在山脚下,门前是一汪清潭,还有个小型的水电站。衍香楼的门很有特色,是牌楼式的大夫第,据说是龙头,而沿着门蜿蜒曲折的土墙则是龙脉了。衍香楼很高,很有气势。衍香楼的侧门上刻的是“行规步矩”,天井内是一个学堂。学堂里挂着家族的硕士博士图谱,看了吓一跳,有好几十口呢,都穿着学士服的照片,还有不少是国外毕业的。衍香楼后面有一座方楼,毁于了土匪的战火,如今一片荒芜,随处种着几棵懒散的芭蕉。衍香楼的旁边有个小山包,上面有一处观景台,可以看到衍香楼的土楼群,风光还是不错,就是那天天阴,风很大,再上面站着冷飕飕的冻人的很。

门票:暂未收门票,听说旅游局想把它收编,未谈妥。

备注:可登楼。对面的风光也很好,有一处南溪的小土楼,叫恒吉楼,可以随便参观。

 

P4030108.jpg


P4030046.jpg


P4030047.jpg


P4030054.jpg


P4030056.jpg


P4030057.jpg


衍香楼附近的一个毁于战火的方楼
P4030062.jpg


P4030065.jpg


P4030066.jpg

据说是南溪最小的土楼,堪比如升楼 


P4030091.jpg


P4030106.jpg

观景台上鸟瞰衍香楼

100_3483.jpg

山景

 

环极楼

环极楼离衍香楼只有一公里的距离,掩藏在一堆现代的平房里,像个高大的谷仓。据说环极楼是所有土楼的鼻祖,有500多年的历史,环极楼的出名是因为它在很早的一次地震中顶部震出一道一米五的豁口,但因为土楼的奇特构造,在岁月的沉淀中竟然自己愈合了,弥合成只有一道浅浅的裂纹,不得不感叹土楼建筑的奇妙。环极楼是一个圆环套圆环的建筑,中间的天井是一个圆形的会客厅,比较有意思的是,每个会客厅都有一个厨房,并且通过专用的窗口送菜进去。圆环会客厅分为很多的小单间,但与振成楼不同,因为环极楼是一个大杂院,因此每个单间是每一家住户被分配的单独的会客室。环极楼里遇见了一个80多岁的满脸皱纹牙齿掉光嘴不关风的阿婆,还有几颗门牙是嵌的钢牙。不知是因为好不容易看见远方来的客人,或者收了15块钱门票的原因,阿婆很高兴的迎接我们,拉着我们说长说短,蹒跚着步子跟前跟后,虽然客家话我完全听不懂。载我去的师傅就是本地人,所以每次到一个土楼,都是熟络人,热情的跟乡亲们拉家长里短。听师傅说,阿婆16岁就嫁进这个楼了,现在已经住了60多年,和土楼一起老去。环极楼真的很老,第一眼就有这种时光蹉跎的感觉,内里的围栏都显示出长久岁月的那种斑驳的深棕色纹理,再加上阴天的缘故,在晦暗的灰瓦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黯淡和腐朽。但是这种木纹并不是因为潮湿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因为长年累月的油烟熏成的。临走的时候,阿婆还从一个铁盒子里拿出好多的饼干,非要我和师傅带着吃,结果把我两个衣服口袋都装的满满的。老人家还真挚的一声声的祝我们身体健康,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也大声祝愿她老人家保重身体健康长寿,就这样带着阿婆满满的祝福,走出了土楼,心里有一种充实的幸福感觉。

门票:15/人,是楼内的住户自己收的,无半票

P4030116.jpg


环极楼外的风景
P4030123.jpg


P4030165.jpg


P4030133.jpg


P4030142.jpg


P4030159.jpg


P4030161.jpg


P4030163.jpg


100_3547.jpg


100_3538.jpg

100_3568.jpg  

阅读(116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