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发展是一个广泛的、历史的范畴,人类对其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合理的发展,关注的是发展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和具体体现,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应对当前国内国际环境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经济 社会 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经济规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的条件下,我们党提出的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和具体体现,是应对当前国内、国际环境的需要,是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以指导实践,适时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于我们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观的历史演进
发展是一个广泛的、历史的范畴,人类对其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首先是“增长第一主义发展观”,认为工业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有增长无发展”。其次是可持续发展观,其基本要求是既要重视代内公平发展,又要重视代际公平发展,以此为基础树立循环经济观。现在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得到发展、人性自我得到实现的过程。
增长第一主义发展观是战后形成的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经验为依据的传统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对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战略曾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20世纪50-60年代盛行全球。其特征是强调工业化,经济增长第一,把经济看作是利用有限资源尽可能多地生产所需物质的活动,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主要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的唯一尺度。然而,毫无理性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日益严峻的问题,人类所面临的人口猛增、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导致“生态危机”逐步加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局部地区社会动荡,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加剧了人与资源的矛盾;二是伴随对资源掠夺性开采和浪费,造成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三是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平等。这就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努力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既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即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扬弃了单一、片面和畸形的发展观,比增长第一主义发展观更具综合性、全面性和进步性,追求的是一种人-自然-社会之间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协调发展。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发展观和思维方式。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世界各国和中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指向。它包括两层含义: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合理的发展”,关注的是发展的意义,即“为了什么发展”和“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样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增长本身看作目的和惟一的价值尺度。把人只是看作发展的手段或工具,从而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当人们把发展仅仅看作是物质生活的改善、生产力的增长、工业化的进步时,其实遮蔽了发展的价值和伦理审视:它不考虑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是为什么的发展、是为谁的发展,发展的终极价值是什么等关系人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和社会的意义等的重大问题,从而使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等同于工业化的进程、等同于善待环境,这就难免导致发展的手段和发展的目的的双重迷失。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终极价值不是经济的单方面增长和简单的善待环境,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使全体人民获得幸福。以人为本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标准,因为只有把人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才有意义。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建立在科学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多重统一。
二、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和具体体现,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关于发展问题的精辟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最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指导思想。自从邓小平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提出全党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和1992年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以来,中国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发展,从1978-2003年,年均GDP增速达9.4%,处于世界前列,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特点突出表现为:首先,它是拨乱反正的发展观,目的是把被颠倒了的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所以必然突出经济的决定作用。其次,是温饱尚未完全解决时期的发展观,目的是通过快速发展进入小康社会。当时主要的矛盾是经济欠发展,还谈不上全面和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进一步深化,这主要表现在:更加注重发展的目的性,即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和社会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都要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如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的具体运用和进一步发展,是适应新的国内国际形势,指导我国实现更好和较快发展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并举,作为我党一个完整的价值目标确定下来。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于一体的,把经济、社会和人统一起来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当代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和落实。
“三个代表”的第一个“代表”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考虑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考虑科学地运用生产力。生产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自然的一种破坏,生产力的能力有多大,对自然破坏的能力就可能有多大。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科学地运用生产力。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非常强的情况下,如果不科学地运用生产力,一味追求增长速度,满足人类无穷尽的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有的灾难可能在现在产生,有的可能会发生在子孙后代身上。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在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科学运用生产力。坚持以天人合一、普遍和谐的理念来选择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
文化对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仅是要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而且包括在审视和规划未来社会时,要考虑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考虑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华先进文化,推广我们的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一种激励性,它节制人对物质无穷的占有欲,只有通过文化的提升和价值观的调节来控制人对物质资料的占有欲,才能建立一种高文明的和谐社会。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倡导“勤俭节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共产党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给它赋予新意:“勤”就是勤奋,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发展生产力、发展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经济。“俭”就是俭朴,就是以简朴为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来培育人们的消费观念,控制人对物质资料无穷的占有欲。“节”就是节制,要节约时间、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和资源,以天人合一、天人共存的理念来选择中国的发展道路,构建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模式。“约”就是约束,人要约束人的行为、政府要约束政府的行为、国家要约束国家行为,要以大同世界和共产主义的理念在世界政治生态体系中推行我们的价值观念,约束敌对势力的霸权行为;要以“以人为本”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构建我们的制度框架,约束政府行为;要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亲和力和吸纳力构建新时代新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约束人的社会行为,培育和奠定和谐社会的根基。
什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利益不仅包括当代人的利益,也包括子孙后代的利益。我们把国家的不可再生资源都消耗掉了,以高能耗、高资源消耗换取高速增长,我们快速富裕起来了,实际上是吃了子孙后代的饭。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唤醒人们注意:不要吃子孙饭,富当代人。必须对我们国家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能源、富矿资源短缺的状况有清醒的认识。这个问题,不只是制定国家发展规划的人认识到就可以,各级政府、全体人民都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全党、全国人民都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三、以科学发展观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几个思路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
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简单地用GDP指标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GDP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了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造财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价值总量。对国家来说叫做国内生产总值,对地区来说叫做地区生产总值或本地生产总值。诚然,在宏观经济学所有概念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GDP,但GDP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不能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因此GDP只是一个描述经济增长情况的统计概念。
因此,应当非常关注它却又不能看得太重,更不能只看其增长速度,不要给地方政府下GDP指标,要以平稳的心态,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因为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所以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眼光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眼光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眼光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
(二)采取重大战略措施,构筑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和新型机制
北方水资源稀缺和南方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能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需要在宏伟的跨世纪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中,构筑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和新型机制。(1)强化和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地宣传有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使人们从概念上和认识上不断深入和系统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同时应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公众普遍地、积极地参与可持续发展。(2)加强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立法与实施工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有与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作保证,而体制和机制则依靠法律作保障。在可持续发展相关立法和实施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执法力度。(3)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保护环境,包括三个方面:加快经济的改革,减少和取消对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率低的国有企业的补贴;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价格体制;推行环境税。(4)同经济增长相适应,将公共投资重点向环境保护领域倾斜,并引导企业向环境保护投资。政府应在清洁能源、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城市公共交通、大规模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利用合理收费和企业化经营的方式,引导其他方面的资金进入环境保护领域。
(三)建立经济结构的外向型战略调整和战略转移
中国正在迅速发展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明显增大。目前,我国国内发展的资源、能源约束及矛盾更加突出,开放度的提高给国内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
我国要素结构很不平衡,人多地少,资本形成能力差,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其他国家更需要利用好外部机遇和条件。国内一些重要资源短缺,亟须加大利用外部资源的力度。国内加工生产能力很大,亟须努力扩大出口。不少行业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国内市场的容量,若不出口,许多企业将难以生存。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也亟须以开放促进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扩大劳务输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所以,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为此目的,(1)加快制定并实施境外资源利用战略。世界大国高度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开发利用资源,都实施了不同形式的全球资源战略。要保障我国一些重要资源的供给,必须加快制定实施境外资源利用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综合运用贸易、对外投资、对外援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提高利用境外资源的能力。(2)更加注重在开放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学会在开放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我国不仅缺乏一些重要资源,而且资源利用效率也很低,因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相当于创造新的资源。(3)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把资源型、耗能型产业向境外转移。
(四)积极应对已经出现和可能更严重的贸易抵制性反应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渐显脆弱,发达国家纷纷将贸易壁垒的重点转向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性措施——技术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特点有:广泛性、系统性、合法性、双重性、隐蔽性和灵活性。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已占非关税壁垒的30%,而且有日益增加的趋势。技术贸易壁垒已成为阻碍我国出口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首要的非关税壁垒。随着国际环境压力的增加以及一些国际公约的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广泛地冲击着我国农产品、纺织品、机电产品、玩具、医药产品等的出口。(1)要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研究对外贸易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建立技术贸易壁垒数据库。(2)要以环保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政府应制定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把环保产业培育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3)尽快建立我国技术法规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健全和完善认证制度,建立有效、完善的国内技术贸易壁垒体系。(4)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有关条款,特别要用好、用足该协定的“例外条款”。应依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规定的在产品法规、标准、认证和检疫制度方面实行非歧视的原则和国民待遇,防止发达国家对我国商品实行双重标准。
(五)依靠科学技术突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能源瓶颈性约束,大幅度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随着未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以及有色金属、铁矿石、木材等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长。目前国际初级产品市场已经形成了中国市场价格板块,价格不断上涨。如果不依靠科技进步大幅度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努力开辟新的资源利用空间,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将会被不断上扬的国际资源、能源价格所抵消。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是依靠科学技术,通过资源勘探开发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并积极开发替代能源,不断扩展资源能源的获取能力;同时必须通过能源、资源节约技术的广泛利用,以及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最终解决资源能源的瓶颈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实现“两个市场、两个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和条件。当前,我国企业的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石油化工装备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形成了潜在威胁。应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大幅度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六)化解矛盾,确保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国家安全是指国家处于没有危险,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失序的客观状态。在一般意义上,当代的国家安全主要包括领土安全、人口安全、资源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10个方面的内容。人口安全是目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领域。虽然人力资源是决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但是,由于人口高峰、就业高峰和人口老龄化高峰将同时而至,“人口拥挤及其成本”将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发展中大国,即使今后十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1%以内,每年仍将净增人口1000万左右,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将接踵而至,人多资源少、就业岗位少、赡养成本高等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难题,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人口健康安全、人口素质提高的要求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的对教育、公共卫生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形成的人口阶层或群体之间的矛盾已经显现。解决人口安全问题不能只是思考如何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即使现在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也是二十年后的社会人口构成。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审视今后二十年社会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积极应对,选择与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的政策,平衡、化解矛盾,释放可能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消极能量,保证我们国家走好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至关重要的今后二十年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