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1829
  • 博文数量: 39
  • 博客积分: 2604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4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3-24 13:3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9)

文章存档

2010年(1)

2009年(16)

2008年(22)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09-10-20 15:19:30

 
TTL值全称是”生存时间(Time To Live)”
不同的 OS 在 TTL 的设置上是不同的,他们的基数不同
比如,Solaris 和早起的 RedHat TTL = 255
FreeBSD 和现在的 Linux TTL = 64
Windows TTL = 128

ping 一个网站,看 TTL 是多少,大概可以分辨出他的 OS
通过 TTL 可以知道他原先的 TTL 基数是多少
比如 119,大概知道基数是 128,大概是 WINDOWS 操作系统
比如 232,大概知道基数是 255,大概知道是 Solaris 或其他 UNIX 系统
比如 46,大概知道基数是 64,大概知道是 Linux 或其他 UNIX 系统比如 FreeBSD
TTL 在系统里是可调的,曾经写过一个 script,使对方 ping 过来的时候发现 TTL 一直在变化

每过一次路由,TTL 要 -1,因此也可以知道大概中间过了多少跳
比如一个 TTL = 43 和 TTL= 123 的网站,大概知道后者访问起来比前者要快,因为经过的跳数相对少些.

                                               [转自Jeffrey's Blog]

阅读(1602)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管理员安全

下一篇:Linux经典基础小问题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