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创新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不管使用哪种搜索引擎,键入“创新”一词,与之相关的条目不下200万条。再到亚马逊网站上检索一番,以创新为主题的书籍竟多达2300余册。 人们对创新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在今天的首席执行官们眼里并不足为奇。下面这些统计数据,或来源于学术研究结果,或摘自各类商业出版物,读来难免令人徒增一分焦虑与无奈? • 与创新乏术的企业相比,创新成功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20%甚至更高的增长率。 • 如果企业80%的收入来自新产品开发,并坚持下去,五年内其市值就能翻番。 • “创新度”是衡量企业投资价值的最佳晴雨表。 • 在高科技业,创新是导致首席执行官薪酬发生短期和长期差异的因素之一,平均分别占有23%和15%的比率。 此外,其他研究结果也表明,创新已经成为首席执行官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其原因自然不会仅仅出于对薪酬的担忧。埃森哲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 83%的高层管理人员深信,本企业今后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创新”。就在1999年,威廉•邓克总结了各企业年度报告后指出,他注意到“创新”是当年各企业年报总裁致辞栏目中最常用的词汇。 换句话说,首席执行官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中仍有许多人也不得不承认,总体而言本企业还做得很不够。根据阿瑟•D•利特尔的一份调查,约有1/4的首席执行官认为,他们的企业具有获得成功所需的足够的创新精神。 如今,各类以创新为主题的书籍随处可见,真可谓浩如烟海。不过,可别指望它们能帮上什么忙。我们还每每发现,这些书籍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来吧,大家都来创新吧!” “太夸张了点吧?”也许吧,不过,从字里行间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来看,这些书籍带来的确实只是传道士般的热情鼓动,而且它们似乎都遵循着同样一条基本逻辑:即“企业现行制度通常会与新设想和创新精神相抵触,高层碳丝作为白炽灯的发光材料绝非偶然。这一切浸透了他和助手整整一年的心血,对各种材料进行了几百次的试验。 误区2:创新源于个别敢吃螃蟹的人 创新问题首先是领导者的问题。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也就是说,刻板守旧的领导者把好的创新设想扼杀在摇篮中,理由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好恶。此外,你或许也会认同这样的观点,发扬创新精神离不开少数“敢吃螃蟹的人”,他们的作用是革命性。在他们的带领下,企业得以破除积重难返的惰性羁绊,从而为创新思想开创出一片自由的天地。 其实,面对此情此景,创新者扮演的角色最多也不过是“游击队员”或“消防员”。而采用“游击式”的方法来对待创新,无异于把创新当作企业危急关头的一根救命稻草。那么,照这种思维逻辑,企业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迟钝、低效的组织形式。而创新只属于少数以创新为己任、专职从事创新工作的人。这样一来,大多数人理所当然地卸下了创新这块包袱,无需为推动创新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误区3:创新就是稀奇古怪的事 这种观点是“游击式”创新思维的必然后果:在人们眼里,创新者就是那些脑瓜里装满奇思怪想的“异类动物”。而崇尚创新的企业,是否就意味要雇用那些长着圆圆的大眼睛,穿着诡异的异类人才呢?他们频频想出奇招妙想,打破会议僵局,他们有能力彻底改造董事会的思维方式。 那么,创新与稀奇古怪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不确实的联系?至少从普遍意义上讲,这种观点是很成问题的。首先一点,在基本逻辑上就经不起推敲:“某些创新者表现出怪异的行为特征。因此,企业的创新就在于引入更多的奇思怪想。”实际上,我们还要回归正途,创新意味着艰苦而扎实的工作,而非异想天开所能解决的事。然而,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对待员工的创造力要采取消极的态度。总体而言,有创造力是一件好事,但要记住,创造力并非凭空妄想,而是一种行为的综合,即以新颖、新奇的方法把几种东西结合起来。创造力是为创新服务的,而无法代替创新本身。再有就是,要强调创新是一种艰苦的劳动。 英国石油公司的创新 一些企业已经着手,力求在自己的品牌中融入创新的元素。同时,他们制订出相应的实施计划,以确保达成这一目标。英国石油公司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家年收入达1480亿美元的全球性能源企业,英国石油始终遵循着某些独到的创新原则,从而避免随波逐流、陷入人们对创新理解的诸多误区,进而朝着具有高度创新意识的成功企业的目标大步迈进。 应对最严峻的挑战 今天,全球各地,各行各业的企业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重大课题,即如何释放创新的巨大潜力。显然,拆东墙,补西墙,漫无目的的创新方式其结果也只能是于事无补、白费力气。为了达到更高的创新效率,他们必须运用创新这一有力武器,来解决业务上最严峻的挑战。而企业要做的恰恰就是马上行动起来,学会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水平,并以此来解决他们最为迫切的难题,尤其是那些看似平常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为人们所忽视,且很少能与创新沾上边。 创新来自每个人的头脑 那么,通常情况下,创新究竟来自何方?是基层员工的头脑,还是较高层的领导?答案是:创新大部分情况源于基层。换而言之,并非说干实事儿的人总比高高在上的董事们更聪明些。这纯粹是一个数字游戏:一边是高层管理团队,他们只占企业员工极少数的比例;而另一边,每天工作在第一线的员工却数以万计。因此,征求基层意见,择优采纳,并加以实施实为聪明之举。其聪明之处也无非是很好地掌握了一种几率游戏的原则罢了。 在英国石油公司的创新计划中,很好地融入了这一基本认识,因此大大节省了时间。该计划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一项名为“速战速决”的倡议,顾名思义就是从身边做起,重点落实日常经营绩效的即时改善。与此同时,也体现出公司领导对基层意见的大力支持,也就是说,只要是好的设想,无论大小,公司都愿意付诸实施。再者,由于北美中部大陆业务部门具有工作负荷高、注重绩效的文化特点,因此这样做对迅速达成可衡量的绩效成果至关重要。同时,也更有可能得到员工们的衷心拥护和领导层的必要支持。 我们看到,提出“速战速决”的前提是:公司认识到工作在第一线的员工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设想和建议对公司的日常运作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外,从激发设想开始,一直到付诸实施,“速战速决”还遵循着一整套完善的实施框架。首先,创新小组以访谈形式向一线员工征求意见,要求是能迅速见效的好主意(在90天内即可完成实施)和成本低廉、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解决方案(成本通常在5美元至15000美元之间)。 然后,经提议人同意,他们的建议将提交业务部门领导层审议。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建议得到批准,将由提议人来负责此后的落实工作,包括从建议实施到目标实现的整个过程。同时,给予提议人实施建议所需的相应职责和自主权利。必要时,还允许他们就自己取得实际成果的能力所及,作出方案修改和调整,或干脆取消原先的建议。 人人都能学会创新 那么,创新究竟是个人的天赋呢,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个问题最好还是留待心理学家们去研究吧。但是,有一点十分明确,那就是企业完全可以学会创新。 英国石油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速战速决”计划旨在为公司创造短期价值,在此基础上,他们把目标瞄准企业业务上面临的最严峻挑战,进一步发挥创新的巨大威力。“边干边学”是英国石油公司发起的另一项活动,公司让员工们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共同来解决某天然气田长期存在的业务顽疾和难题。“边干边学”活动的第一步就在于集思广益,设定适当的目标,即公司业务上面临的某项复杂难题。而解决这些问题仍然有赖于细致的分析,更需要综合多方的意见和看法。一旦找出有待改进的潜力,公司就会选定10-15名员工成立“边干边学”小组。小组成员都具有跨部门的工作经验,他们各司其职。 确定某项业务难题后,就要发挥小组成员集体的智慧,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各种解决办法,抑或拓宽思路,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一旦就某一可行方案达成共识,小组即通过书面形式立案,充分表述自己的建议,再对解决方案作出试验和修正。最后,小组向业务部门领导提出正式方案。经领导批准后,他们即对方案实施状况进行监督,并跟踪最终的结果。 持续创新:不是点,而是面 创新这个字眼听来令人为之振奋。然而,奇怪的是,事实恰恰相反,创新必须更多地回归其平淡、乏味的本来面目。在创新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少抱一分狂热与冲动的态度,多几分疑问和实干的精神;少一些广告公司“闪电式”的激情文化,而多一些爱迪生实验室理性的分析方法。 有一点尤其重要,它也是企业推进创新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创新不是点,而是面。发挥少数人的聪明才智并非企业创新的制胜法宝。相反,创新需要更多地发挥员工间的协作效应,同时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杰里•克劳斯是美国NBA篮球联赛6届冠军得主芝加哥公牛队的总经理,他总喜欢说这样一句话:“赢得冠军的不是球员,这是整个组织的胜利。”当然,说大话容易。当时的芝加哥公牛毕竟有巨星迈克尔•乔丹这种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此,我会说创新组织与迈克尔•乔丹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