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98805
  • 博文数量: 1812
  • 博客积分: 90800
  • 博客等级: 元帅
  • 技术积分: 223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5-03 18:3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812)

文章存档

2008年(1812)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05-03 18:41:43

一起学习 “协同商务之父”Jim Hepplemann1996年提出:以人为本的协同工作将成为今后衡量企业是否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核心。

2001年,作为前美国Capital One公司(信用卡公司)的IT负责人,李漫波遇到了来自业务部门的巨大挑战:外包业务越来越多,外包合作伙伴遍及印度、中国等,同时业务的国际化使得办公机构遍布全球各地,如何对这些服务商和分支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如何实现跨部门、跨公司、跨地域的协同工作?为此,李漫波启动了协同应用的项目,寻找适合Capital One应用的协同软件产品。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协同产品的概念当时在美国才刚刚兴起,成熟的产品和应用还不多见,但他也发现这是一个市场需求空间非常大的朝阳产业。而在此过程中,李漫波认识了点击科技的创始人王志东先生,王志东此时刚刚在国内推出了其第一版的协同软件的产品,而他所倡导的协同理念竟然和李漫波所在的Capital One公司的需求不谋而和。也正是基于此,李漫波放弃了在美国的工作,成为了点击科技公司的副总裁。

如今像Capital One公司这样需求的企业越来越多,协同软件作为一个新的软件分类正成为国内软件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据Gartner的统计分析,从2003年开始,全球范围协同软件已成为用户应用软件采购最大热点,位居信息化应用软件首选,到2005年全球协同商务市场的营业额将达近500亿美元,到2006年协同软件市场规模将赶超ERP。中国协同软件发展也非常迅速,专家分析,2005年中国协同软件的市场份额将占全球的5%~8%,中国用户用于采购协同软件的资金额将达到200~320亿人民币。调查数据还表明,未来4年,中国协同软件市场将以34.45%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李漫波对协同软件的快速市场增长表示非常乐观,“协同软件的发展将要经历市场认知、市场成熟到井喷的过程,未来协同软件的增长速度达到100%甚至200%也有可能。”

协同软件赋予新义
协同软件(Collaboration Software)是指那些以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为目标的沟通协作软件工具,包括各种通信软件,如E-Mail、即时通信、VoIP等;实时会议包括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群组协作如工作流管理、群件、网络化项目管理;联系人管理以及相关的信息安全产品如信息加密、身份认证等。

其实这一市场已存在多年,但由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全球化等新需求的提出,协同软件概念也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结合了Internet、通信、工作流和SOA等多种技术和手段 。或者可以认为,最早的群件、电子邮件、工作流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协同工具、企业门户等等,组成了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协同软件。

另外,从应用的角度看,一般把协同软件分为三个部分:协同工具软件、协同平台软件、协同应用软件。例如电子邮件、即时通信,MSN等称之为协同的工具软件;协同平台软件是指在这之上开发构建应用软件的平台软件,例如IBM的Lotus Domino平台以及最新推出的Workplace;微软公司的Exchange平台;点击科技的竞开协同之星(GK-Star);复旦协达的协同软件业务架构平台CAP 等;协同应用软件是指能够为最终用户实现相互沟通和协作、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实时管理和敏捷管理。例如,协同办公、协同商务、协同政务等。

另外,随着协同理念的发展和传播,会有相当一部分应用软件,将在其开发或应用过程中实施协同理念,同时,另一部分软件将直接在协同平台软件基础上开发,形成协同化OA、协同化政务、协同化CRM、协同化物流、协同化KM、协同化HR等软件。

下一页>> “协同商务之父”Jim Hepplemann1996年提出:以人为本的协同工作将成为今后衡量企业是否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核心。

2001年,作为前美国Capital One公司(信用卡公司)的IT负责人,李漫波遇到了来自业务部门的巨大挑战:外包业务越来越多,外包合作伙伴遍及印度、中国等,同时业务的国际化使得办公机构遍布全球各地,如何对这些服务商和分支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如何实现跨部门、跨公司、跨地域的协同工作?为此,李漫波启动了协同应用的项目,寻找适合Capital One应用的协同软件产品。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协同产品的概念当时在美国才刚刚兴起,成熟的产品和应用还不多见,但他也发现这是一个市场需求空间非常大的朝阳产业。而在此过程中,李漫波认识了点击科技的创始人王志东先生,王志东此时刚刚在国内推出了其第一版的协同软件的产品,而他所倡导的协同理念竟然和李漫波所在的Capital One公司的需求不谋而和。也正是基于此,李漫波放弃了在美国的工作,成为了点击科技公司的副总裁。

如今像Capital One公司这样需求的企业越来越多,协同软件作为一个新的软件分类正成为国内软件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据Gartner的统计分析,从2003年开始,全球范围协同软件已成为用户应用软件采购最大热点,位居信息化应用软件首选,到2005年全球协同商务市场的营业额将达近500亿美元,到2006年协同软件市场规模将赶超ERP。中国协同软件发展也非常迅速,专家分析,2005年中国协同软件的市场份额将占全球的5%~8%,中国用户用于采购协同软件的资金额将达到200~320亿人民币。调查数据还表明,未来4年,中国协同软件市场将以34.45%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李漫波对协同软件的快速市场增长表示非常乐观,“协同软件的发展将要经历市场认知、市场成熟到井喷的过程,未来协同软件的增长速度达到100%甚至200%也有可能。”

协同软件赋予新义
协同软件(Collaboration Software)是指那些以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为目标的沟通协作软件工具,包括各种通信软件,如E-Mail、即时通信、VoIP等;实时会议包括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群组协作如工作流管理、群件、网络化项目管理;联系人管理以及相关的信息安全产品如信息加密、身份认证等。

其实这一市场已存在多年,但由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全球化等新需求的提出,协同软件概念也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结合了Internet、通信、工作流和SOA等多种技术和手段 。或者可以认为,最早的群件、电子邮件、工作流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协同工具、企业门户等等,组成了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协同软件。

另外,从应用的角度看,一般把协同软件分为三个部分:协同工具软件、协同平台软件、协同应用软件。例如电子邮件、即时通信,MSN等称之为协同的工具软件;协同平台软件是指在这之上开发构建应用软件的平台软件,例如IBM的Lotus Domino平台以及最新推出的Workplace;微软公司的Exchange平台;点击科技的竞开协同之星(GK-Star);复旦协达的协同软件业务架构平台CAP 等;协同应用软件是指能够为最终用户实现相互沟通和协作、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实时管理和敏捷管理。例如,协同办公、协同商务、协同政务等。

另外,随着协同理念的发展和传播,会有相当一部分应用软件,将在其开发或应用过程中实施协同理念,同时,另一部分软件将直接在协同平台软件基础上开发,形成协同化OA、协同化政务、协同化CRM、协同化物流、协同化KM、协同化HR等软件。

下一页>> 一起学习 协同软件井喷在即协同软件井喷在即协同软件井喷在即协同软件井喷在即协同软件井喷在即协同软件井喷在即协同软件井喷在即协同软件井喷在即协同软件井喷在即协同软件井喷在即协同软件井喷在即协同软件井喷在即
阅读(17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