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显示器上同时能显示的颜色数量是由色彩深度(Color Depth )决定的,例如色彩深度若为16 则同时能显示2 的16 次方即65536 种颜色,色彩深度若为24 则同时能显示2 的24 次方即16777216 种颜色。在显卡驱动设置里通常把16 位色模式称为“增强色”,24 位色模式称为“真彩色”。至于显卡支持的 32 位色模式,只是为了更好地处理色彩,实际上液晶面板能支持的色彩深度通常还是24 位,也就是红绿蓝各8 位。
正常人眼可分辨的颜色种类可达几十万种以上,而用测色器则可以分辨出一百万种以上的颜色。所以一般来说24 位色(即真彩色)已经能很好地表现人眼所能看到的自然界真实的色彩,比如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一般就是以24 位色模式保存的。
一台显示器实际能显示的最大色彩深度由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决定。硬件方面,CRT 显示器的R 、G 、B 由模拟信号控制,理论上能显示的色彩种类是无穷多的,液晶显示器则取决于液晶面板和驱动电路对色彩的处理能力,以及显卡支持的色彩深度。目前计算机用的液晶显示器至少都可以支持24 位色显示,显卡也没有任何问题。软件方面,则要看显卡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是否能支持24 位色显示,目前的主流 PC 操作系统如 Windows 系列、Linux 也都没问题。
实际上通常情况下人眼也不易分辨出16 位色与24 位色的差异,若将计算机显卡设为16 位色模式观看数码相机拍的照片,通常看不出来与在真彩色模式下有什么差别。
但如果在屏幕上显示色彩连续渐变的图形,不同的色彩深度就会看到明显的差异。如下图所示(此图片引用自 ),最左边的图片是原始图,颜色从橙色到红色过渡很平滑,中间和右边的图是在16 位色的系统上显示的效果,色彩渐变的过渡带出现了明显的色斑。
一般来说,象这种由于色彩连续渐变导致出现色斑的情形在数码相机拍摄的自然界景物的照片中并不多见,所以数码照片无论是在 16 位色还是在真彩色模式下看起来的效果其实差别不大;但在人工设计的图片中则比较常见这种情形,比如在手机产品开发中,有些 UI 设计师喜欢用绚丽多变的色彩来吸引用户的眼球,包括大量使用渐变色,他们设计的 UI 图片如果在 16 位色的手机上显示就会出现上述的色斑,严重影响了视觉效果,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要么修改 UI 设计,尽量避免使用渐变色,要么就只能修改软硬件实现真正的24 位真彩色显示。
阅读(1671)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