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15885
  • 博文数量: 275
  • 博客积分: 6445
  • 博客等级: 准将
  • 技术积分: 2863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3-04 23:2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75)

文章存档

2024年(4)

2023年(5)

2022年(3)

2021年(18)

2020年(9)

2019年(1)

2018年(13)

2017年(11)

2015年(9)

2013年(2)

2012年(4)

2011年(24)

2010年(114)

2009年(6)

2008年(29)

2007年(13)

2006年(10)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9-04-20 15:23:39


1.分层设计,隔离平台相关的代码。就像可测试性一样,可移植性也要从设计抓起。一般来说,最上层和最下层都不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最上层是GUI,大多数GUI都不是跨平台的,如Win32 SDK和MFC。最下层是操作系统API,大多部分操作系统API都是专用的。

  如果这两层的代码散布在整个软件中,那么这个软件的可植性将非常的差,这是不言自明的。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当然是分层设计了:

  最底层采用Adapter模式,把不同操作系统的API封装成一套统一的接口。至于封装成类还是封装成函数,要看你采用的C还是C++写的程 序了。这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尽然(看完整篇文章后你会明白的),它将耗去你大量的时间去编写代码,去测试它们。采用现存的程序库,是明智的做法,有很多 这样的库,比如,C库有glib(GNOME的基础类),C++库有ACE(ADAPTIV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等 等,在开发第一个平台时就采用这些库,可以大大减少移植的工作量。

  最上层采用MVC模型,分离界面表现与内部逻辑代码。把大部分代码放到内部逻辑里面,界面仅仅是显示和接收输入,即使要换一套GUI,工作量 也不大。这同时也是提高可测试性的手段之一,当然还有其它一些附加好处。所以即使你采用QT或者GTK+等跨平台的GUI设计软件界面,分离界面表现与内 部逻辑也是非常有用的。

  若做到了以上两点,程序的可移植性基本上有保障了,其它的只是技术细节问题。

  2.事先熟悉各目标平台,合理抽象底层功能。这一点是建立在分层设计之上的,大多数底层函数,像线程、同步机制和IPC机制等等,不同平台提 供的函数,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封装这些函数很简单,实现Adapter的工作几乎只是体力活。然而,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应用,如图形组件本身,就拿 GTK+来说吧,基于X Window的功能和基于Win32的功能,两者差巨大,除了窗口、事件等基本概念外,几乎没有什么相同的,如果不事先了解各个 平台的特性,在设计时就精心考虑的话,抽象出来的抽口在另外一个平台几乎无法实现。

  3.尽量使用标准C/C++函数。大多数平台都会实现 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规定的函数,但这些函数较原生(Native) 函数来说,性能 上的表现可能较次一些,用起来也不如原生函数方便。但是,最好不要贪图这种便宜而使用原生函数函数,否则搬起的石头最终会轧到自己的脚。比如,文件操作就 用fopen之类的函数,而不要用CreateFile之类的函数等。

  4.尽量不要使用C/C++新标准里出现的特性。并不是所有的编译器都支持这些特性,像VC就不支持C99里面要求的可变参数的宏,VC对一些模板特性的支持也不全面。为了安全起见,这方面不要太激进了。

  5.尽量不要使用C/C++标 准里没有明确规定的特性。比如你有多个动态库,每个动态库都有全局对象,而且这些全局对象的构造还有依赖关 系,那你迟早会遇到麻烦的,这些全局对象构造的 先后顺序在标准里是没有规定的。在一个平台上运行正确,在另外一个平台上可能莫明其妙的死机,最终还是要 对程序作大量修改。
阅读(118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