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68927
  • 博文数量: 178
  • 博客积分: 2547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76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08:2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78)

文章存档

2014年(2)

2013年(2)

2012年(2)

2010年(19)

2009年(26)

2008年(69)

2007年(20)

2006年(38)

我的朋友

分类:

2007-10-29 22:41:19

理财周报记者 汪江涛/文

  秋风萧瑟,你听到无数声叹息。

  多少个交易日。在目睹K线连收长阳,股价节节攀高之后,你都会听到——或者自己说出“如果不抛掉,那只股票到现在涨了××”。失望过后,你的自信心又经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

  理财周报统计发现,发轫于2005年6月的此轮大牛市,催生了最高36倍的个股价格涨幅。东北证券、苏宁环球、广船国际、辽宁成大、中国船舶以及驰宏锌锗的涨幅都在30倍以上。

  这些牛股,你现在还持有吗?你曾经持有过吗?你的一时迷失方向,失去的不止是财富,更甚是对自我的怀疑与否定——这恰恰是你守不住牛股的最大敌人。

  市场总是走在前面

  “在物理中,你是同上帝下棋,上帝并不经常改变他的规则。当你已经将住他时,他就会认输。而在金融里面,你是在同上帝创造出的人下棋,这些行动着的人们基于他们转瞬即逝的看法给资产估值。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已经输掉,只知道持续不断地努力下棋。”

  这是联合证券金融工程分析师谢江等人在今年8月份,进行行为金融系列研究结尾的一段话。当然,这段话来自《宽客人生》一书。近期的股市振幅加剧,“二八现象”频现,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投资者心理恐慌,盲从、杀跌等错误行为屡屡发生。

  理财周报不惴浅陋,试图通过行为金融学(Behavioural Finance)对市场的研究,了解交易中的不理性行为,以帮助投资者认清和战胜自身的投资弱点。理财周报采访的业内金融工程研究员、首席策略分析师都认为,基于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短线频繁交易将抹杀大部分收益,此操作手法并不建议采用。

  瑞士人拉斯·特维德是一名成功的金融衍生品投机客。“我相信心理学可以解释相当一部分市场行为,包括一些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

  市场总是走在前面——这是特维德在《金融心理学:握市场波动的真谛》一书中总结的4项基本原理的第一条。作者认为,哪些预测市场走势的人,总是在新闻发生之后无可奈何地分析该事件的影响,而市场早已对此做出反应。也就是说,市场走在新闻前面。

  正如证券投机商托兰尼所言,“一般来说,消息不产生价格波动,而是价格波动产生消息。一天的交易结束后,每一个人都在为当天的价格变化或者趋势反转寻找借口,而这些借口是他两小时前怎么也想不到的”。

  约瑟夫·熊彼特在他的著作《经济周期》中说,“虽然经济形势很好,但是如果没有更多的好消息,股市将下跌。”这种情形,似乎恰好描绘了A股此前的小区间阶段——如6月初的表现。

  其他基本原理包括:市场是非理性的(情绪跟着价格走);混沌支配(许多经济和金融系统存在固有的长期不可预测性);技术图形自我实现(如果所有人都使用同样的技术分析,那它的效果就不是自我实现,而是自我毁灭)。“行为金融学是对传统金融学的修正和补充。投资者在作出一项投资决策时,往往有习惯定势,从而造成行为出现偏差。”谢江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过度反应与羊群效应

  忧愁湖边的孩子们认为自己都不是普通的孩子。当被问及是否是一名好的驾驶员时,大约80%的人会说“是”。

  德累斯顿银行证券策略研究者詹姆斯·蒙蒂尔说,当出现理想结果时,人们认为是其能力使然,反则归因于运气不佳。“掷出硬币的正面是我自己赢得的,而出现反面则是运气不好”。

  奥丁教授发现,表明投资者过度自信效应的指标之一是成交量趋于增加——因为自信,所以人们的交易次数会增多。但实际上,成交量上升后净利润反而会趋向下降。

  2005年8月,时任中关村证券研究员的王琦撰文说,“利用行为金融学的有关内容对A股市场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传统金融学的很多假设前提不能实现,这导致市场出现一系列的‘系统性偏离’理论价值。”

  “羊群效应是群体行为非理性的表现。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的行为是受其他投资者影响的,投资者之间是相互学习模仿的——这就是羊群效应。”

  Wermers(1999)将羊群效应的一种模型归结为:经理人忽视他们自己的私人信息,跟随大多数的投资行为,而不想冒失去名声的风险,不想表现得与众不同。这与目前A股市场一些公募基金的表现何等相似!王琦还总结认为,A股市场还存在另外一种独特的羊群效应,即是对政策市的追捧。“在牛市环境中,羊群效应还是很常见的。”谢江如是说。

  行为偏差、正确交易

  按照谢江等人的理解,行为金融学的一个应用在于从投资人的行为偏差中寻找超额收益(alpha)。“从行为金融角度挖掘alpha有一个显著的优势:人的行为不容易发生改变,即使改变也会是非常缓慢的事情。”

  在中信建投首席策略研究员吴春龙看来,“一般的个人投资者炒股,首要的参照条件是个股盈利效应。他会结合指数和个股目前价格的变化,若价格继续上涨就持有;若价格短期大幅下跌,就选择卖出。”

  “以上这些都反映出投资者对价格的感受。”吴春龙补充说,最近大盘股在上涨而很多个股下跌,此举对投资者的买入热情打击很大。从心理角度来分析,这种投资行为反映“股市钱好赚”的错误观点,“他们并不会设定止赢和止损”。

  “个人很难战胜非理性市场情绪,”具有国际金融分析师资格的万联证券研究员张士伟认为,股价与投资心理有正反馈效应。“价格涨得越高,投资信心越强。不理性投资者因此认为上市公司将出现利好,于是买进,其实公司并没有什么变化。”

  “在行情看好时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因为过度自信,股市交易次数增多,成交量也会趋于增加。“短线频繁交易造成交易成本增加,所获得收益大部分被抹杀。短线交易并不适合一般的投资者。持有的

长期不涨,会对心理承受形成压力,此外还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谢江认为。

  声音

  异常交易量与预期收益关系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个体投资者往往带有较强非理性成分,进而影响到资产价格的确定和投资者的收益表现。在中国,交易量异常高(低)的股票的预期收益一般相对较低(较高)。

  ——汪昌云(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序列性羊群行为

  头羊预测准确度明显高于从羊。资历和研究平台有助于分析师成为头羊,从羊的跟从策略对其个人是理性的(参与羊群可提高其预测准确性),但由于其放弃了自己的信息,导致了整体的信息利用程度低下。

  ——熊维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宋军( 大学博士)

 

资料来源于新浪:

阅读(73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