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18338
  • 博文数量: 404
  • 博客积分: 10011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538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9-03 16:29
文章存档

2010年(40)

2009年(140)

2008年(224)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8-09-28 17:11:04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学习
 前言:
    接触ARM-Linux已经有9个多月了,经历了毕业设计和公司的练习设计,对ARM-Linux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爱上了ARM-Linux,决心以后从事Linux的工作。
    8月份开始,我算是从头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ARM-Linux。先后对博创UP-NETARM2410-S和友善之臂SBC2440V4进行了系统移植,包括U-Boot1.2.0、Linux2.6.22.2,并针对3个网卡芯片进行了U-Boot和Linux的驱动移植,制作了一个 cramfs和nfs文件系统。可以说已经很好地构建了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ARM-Linux开发平台。这些工作不仅是以后开发必须的,我也在这些过程中进一步地加深了对ARM-Linux系统的认识。由于工作的需要,两个平台上的其他外设的驱动移植已经基本停滞了,现在开始完全投入到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学习中。
    我早在7月底开始就在看《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3版)》但是发现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缺乏实践。学编程就和学游泳是一样的,只是纸上谈兵是学不会的。没有在实践中学习,很快就忘了所学的知识,到头来只学了个大概。从今天开始我将跟随《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3版)》的路线,边学习边编程,同时写这份记录,来巩固学习的效果。
    首先,因为我是在学习ARM-Linux,所以我所做的编译都是交叉编译,然后在ARM9开发板上运行。至于内核版本,我使用的是从 ; 上下载的主线标准内核Linux2.6.22.2。引用《Linux设备驱动程序(第3版)》的原话:“如果想要学习驱动程序的编写,则标准内核是最好的。
阅读(3839) | 评论(4)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utejerry2008-10-27 09:49:54

作者非常细心,非常善于思考. 非常感谢!

chinaunix网友2008-10-26 16:08:36

非常感谢 受益匪浅

chinaunix网友2008-10-10 13:05:28

我交叉编译udev启动或,插上U盘后,监测程序能够收到Hal发送的信号,mdev反而不能用。我是在Mipsel上跑的,新手,希望有空能交流一下mdev,我MSN,leezhenfeng@msn.com。

chinaunix网友2008-10-10 13:05:21

我交叉编译udev启动或,插上U盘后,监测程序能够收到Hal发送的信号,mdev反而不能用。我是在Mipsel上跑的,新手,希望有空能交流一下mdev,我MSN,leezhenfeng@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