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76998
  • 博文数量: 226
  • 博客积分: 1008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72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11-26 11:1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26)

文章存档

2011年(5)

2010年(64)

2009年(99)

2008年(37)

2007年(21)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9-06-25 18:14:06

 要想真正理解网络设备的功能,还得先了解一下OSI参考模型。这个模型是用于帮助不同厂家创建可与对方进行协同工作的网络设备和等等,最大的特点是分层,但是它仍然只是个逻辑参考模型而非物理模型。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2组,最高3层定义了端用户如何进行互相通信;底部4层定义了数据是如何端到端的传输。

  整个参考模型由高到低分为:


图1

  7应用层(Application):提供用户接口,用来提供文件,打印,数据库,和其他应用程序等服务。

  6表示层(Presentation):表述数据;对数据的操作诸如加密,压缩和翻译等等。

  5会话层(Session):建立会话,分隔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

  4传输层(Transport):提供可靠(TCP)和不可靠(UDP)的数据投递,即提供端口到端口的连接;在错误数据重新传输前对其进行更正。

  3网络层(Network):提供逻辑地址,用于routers的路径选择,即路由(routing)。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把字节性质的包组成帧;根据MAC地址提供对传输介质的访问;实行错误检测,但是不实行错误更正。

  [帧:第二层的数据单元,而且只在第二层中才有意义。]

  1物理层(Physical):在设备之间传输比特(bit);定义电压,线速,针脚等物理规范,定义了物理拓扑结构。

  最高3层(5~7层),也称之为上层(upper layer),主要是操作系统和软件应用。它们不关心网络的具体情况,这些工作是由下4层(1~4层)来完成,绝大多数网络设备都是工作在下4层。

-------------------------------------------------------------------------
                Search & Win
阅读(72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