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22298
  • 博文数量: 252
  • 博客积分: 6057
  • 博客等级: 准将
  • 技术积分: 163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12-21 10:1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52)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2年(1)

2011年(32)

2010年(212)

2009年(6)

分类: 系统运维

2010-05-19 09:51:55

居家智能从上世纪80 年代兴起于日本
和欧美,并在90 年代末进入国内,经过十
余年的孕育与发展,特别是伴随住宅产业
的进步,居家智能在中国已经显现出风雨
欲来的征候。
1 从住宅智能化到小区智能
由于中国的居住模式与文化与发达国
家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居家智能在中国的
发展也体现出其独具的特色。近几年以来,
伴随着住宅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装饰装修
的普及,给国内居家智能领域带来了发展
的机遇。伴随住宅(装修)的产业化,人
们对于装修的内容从开始的“四白落地”,
发展到追求“富丽堂皇”;从只重视建筑结
构的装修,发展到“重装饰,轻装修”文
化层面。但无论上述装饰装修发展的哪一
个阶段,其实始终没有离开以建筑美学为
核心的范畴。
伴随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建筑结构、住
宅功能与人们观念的变迁,加之通讯成本
的下降,智能装修开始越来越多的为人们
所关注。在自控、计算机与通讯大行其道
的今天,这些技术进入家庭已经不再是天
方夜谈,遥不可及的事了。
中国人口众多,城市住宅建设也多选择
密集型的住宅小区方式,因此很多房地产
商会站在整个小区智能化的角度来看待家
居的智能化,也就出现了目前一统天下、
无所不包的“智能小区”的模式。
而欧美由于独体别墅的居住模式流行,
因此住宅多散布城镇周边,没有一个很集
中的规模,当然也就没有类似国内的“住
宅小区”这一产业级别,住宅多与市政系
统直接相同。这一点也可解释为什么美国
仍盛行ADSL、Cable Modem 等宽带接入方
式,而国内光纤以太网到小区、到楼的发
展已经如火如荼。因此欧美的居家智能多
独立安装,自成体系,比如美国的X10,欧
洲的EIB 协议(包括澳洲的C-BUS)等都是
以独立的家庭为目标设计的。而国内习惯
上将居家智能当作智能小区的一个子系统
来考虑,这种做法在居家智能概念初始引
进阶段应该说还是可行的,但随着居家智
能的引介与需求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拷
问”居家智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时,才发
现“人性化“与“个性化”是居家智能的
意义所在。因此,居家智能势将从现在的
“千家一面”的一统模式中独立出来,成
为一个可完全由业主自行选配的个性张扬
空间。
2 国内居家智能系统的功能状况
就物理层面而言,居家智能是一个多功
能的技术系统,众多的功能子系统间还要
具有协同配合的能力。这些系统包括:照
BUILDING ELECTRICAL & INTELLIGENT SYSTEM 2005.6 106
明控制、电器控制、环境监测、视频监控、
设施监控、家庭娱乐、背景音乐、通讯设
施、门禁管理、健康监测、居家采购、花
园自控、宠物监护、信息安全等等。
目前市场中常见的各居家智能子系统
基本上是由原来的照明、安防与门禁对讲
系统生产厂家提供的,这些系统的共同特
点都没有脱离原有产品的形态,属于“嫁
接智能”范畴。
就功能层面而言,如果上述系统是单独
配置或彼此孤立运行,那并不符合“居家
智能”的真正意义。居家智能应该是建立
在自动控制、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基础之
上,引入人类行为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将生活中的各种功能系统,按照人类行为
心理需要,通过居家智能产品统和在一起,
并与外界相连通的集控制、监测、管理与
交流于一体的居家智能化、信息化平台,
达到让“生活中各系统,联合起来”!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居家智能系统,应
该是以技术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以客
户需求(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以技术
文化为灵魂,通过量身定制式服务,由居
家智能专业服务商为不同的客人出品各具
特色的个性化系统。
3 国内常见居家智能系统技术特征
居家智能系统可以有多种分类形式,依
据其体系结构为特种进行划分,比较常见。
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以下几类不同结构形
式的系统类型:
(1)拼凑型(功能间无关联的孤立)
控制系统各个功能子系统独立设计、自主
工作。例如安防系统、灯光系统。各子系
统相互之间互不相连,不能交换数据;
这类系统的缺点是:各子系统不能相互
协调,统一控制,网络的潜能与优势未能
开发。(注:这是将原有各独立系统简单堆
砌在一起的方式,严格意义上讲,不符合
居家智能系统的含义,属于自动控制范
畴)。
(2)主机式集中控制系统:
在住宅内安装一台“智能控制中心”,
它可以是一台普通计算机、嵌入式或者单
片计算机系统。
一般采用星形拓扑结构,从控制中心引
出多种控制与数据线,连接到住宅中所有
需要实施控制或者获取数据的监控节点,
现场设备与中央控制单元,使用标准模拟
信号 (4~20mA、0~5V 等)传输现场信息。
每个监控节点不安排任何数据处理能力,
只是单纯地完成对继电开关控制(例如控
制灯光或电源),或者采集无源的数据(例
如门磁开关信号)。系统的逻辑关系固定在
主控制器上,有的可以通过软件修改。添
加新设备需修改主控制器。
(3)分级集中控制系统是前一类型的
扩展,同样也采用在住宅内安装一台“智
能控制中心”,星形拓扑结构。如果现场采
集量较大,通常在中央控制单元和现场设
备之间加入现场级的控制单元 (PLC,单片
机等 ),现场控制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之
间使用 RS-232、&
信息来源:中国智能家居网
阅读(54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