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Activity的生命周期是学习Android的必修知识点,其实也不是那么难理解,但很多资料把概念说得一套一套的,反而容易把读者弄糊涂。根据各种资料,做个总结和归纳。
经典的Android Activity生命周期图示:
Activity生命周期三个循环:
- 整个的生命周期,从onCreate()开始到onDestroy()结束。Activity在onCreate()设置所有的“全局”状态,在onDestory()释放所有的资源。例如:某个Activity有一个在后台运行的线程,用于从网络下载数据,则该Activity可以在onCreate()中创建线程,在onDestory()中停止线程。
- 可见的生命周期,从onStart()开始到onStop()结束。在这段时间,可以看到Activity在屏幕上,尽管有可能不在前台,不能和用户交互。在这两个接口之间,需要保持显示给用户的UI数据和资源等,例如:可以在onStart中注册一个IntentReceiver来监听数据变化导致UI的变动,当不再需要显示时候,可以在onStop()中注销它。onStart(),onStop()都可以被多次调用,因为Activity随时可以在可见和隐藏之间转换。
- 前台的生命周期,从onResume()开始到onPause()结束。在这段时间里,该Activity处于所有 Activity的最前面,和用户进行交互。Activity可以经常性地在resumed和paused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当设备准备休眠时,当一个 Activity处理结果被分发时,当一个新的Intent被分发时。所以在这些接口方法中的代码应该属于非常轻量级的。
Activity四种状态:- 在屏幕的前台(Activity栈顶),叫做活动状态或者运行状态(active or running)
- 如果一个Activity失去焦点,但是依然可见(一个新的非全屏的Activity 或者一个透明的Activity 被放置在栈顶),叫做暂停状态(Paused)。一个暂停状态的Activity依然保持活力(保持所有的状态,成员信息,和窗口管理器保持连接),但是在系统内存极端低下的时候将被杀掉。
- 如果一个Activity被另外的Activity完全覆盖掉,叫做停止状态(Stopped)。它依然保持所有状态和成员信息,但是它不再可见,所以它的窗口被隐藏,当系统内存需要被用在其他地方的时候,Stopped的Activity将被杀掉。
- 如果一个Activity是Paused或者Stopped状态,系统可以将该Activity从内存中删除,Android系统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删除,要么要求该Activity结束,要么直接杀掉它的进程。当该Activity再次显示给用户时,它必须重新开始和重置前面的状态。
七种方法说明:
- onCreate():Activity创建时执行,且仅执行一次。初始化activity的地方,在这儿通常可以调用setContentView(int)设置在资源文件中定义的UI,使用findViewById(int) 获得UI中定义的窗口。
- onStart():Activity启动时执行,至此进入了可视状态。
- onResume():这个方法是在所有内容都被加载完成之后执行的。
- onPause():比如说,弹出了一个模式窗口,但你还看得见原来Activity的UI。使用者准备离开activity的地方,在这儿,任何的修改都应该被提交(通常用于ContentProvider保存数据)。
- onStop():当整个页面被其他的UI页面完全覆盖时执行。停止当前程序的后台数据交互,整个页面会被保存到系统堆栈。当用户按回退键,就会在堆栈里提取回该页面(堆栈空间没有被清空的时候)。
- onRestart():上面讲到的回退键,就会调用堆栈中即将被显示的页面的onRestart()方法。或者当你执行程序时,点击了HOME键,然后再次运行该程序(回到该程序的运行页面)时,也会执行onRestart()方法。
- onDestory():这个方法和onCreate()一样,只执行一次。在退出程序的时候执行。会清空未以文件形式保存的所有缓存记录。
阅读(1689)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