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94558
  • 博文数量: 82
  • 博客积分: 2085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8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6-10 10:2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2)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3年(4)

2012年(2)

2011年(3)

2010年(10)

2009年(36)

2008年(26)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10-01-05 15:01:21

32bit PCI系统的管脚按功能来分有以下几类:

系统控制: CLKPCI时钟,上升沿有效
RST
Reset信号

传输控制: FRAME#,标志传输开始与结束

IRDY#
Master可以传输数据的标志

DEVSEL#
,当Slave发现自己被寻址时置低应答

TRDY#
Slave可以转输数据的标志

STOP#
Slave主动结束传输数据的信号

IDSEL
,在即插即用系统启动时用于选中板卡的信号

地址与数据总线: AD[31::0],地址/数据分时复用总线

C/BE#[3::0]
,命今/字节使能信号

PAR
,奇偶校验信号

仲裁号: REQ#Master用来请求总线使用权的信号

GNT#
Arbiter允许Master得到总线使用权的信号

错误报告: PERR#,数据奇偶校验错

SERR#
,系统奇偶校验错

PCI总线进行操作时,发起者(Master)先置REQ#,当得到仲裁器(Arbiter)的许可时(GNT#),会将FRAME#置低,并在AD总线上放置Slave地址,同时C/BE#放置命令信号,说明接下来的传输类型。所有PCI总线上设备都需对此地址译码,被选中的设备要置DEVSEL#以声明自己被选中。然后当IRDY#TRDY#都置低时,可以传输数据。当Master数据传输结束前,将FRAME#置高以标明只剩最后一组数据要传输,并在传完数据后放开IRDY#以释放总线控制权。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PCI总线的传输是很高效的,发出一组地址后,理想状态下可以连续发数据,峰值速率为132MB/s。实际上,目前流行的33M@32bit北桥芯片一般可以做到100MB/s的连续传输。

二、即插即用的实现

所谓即插即用,是指当板卡插入系统时,系统会自动对板卡所需资源进行分配,如基地址、中断号等,并自动寻找相应的驱动程序。而不象旧的ISA板卡,需要进行复杂的手动配置。

实际的实现远比说起来要复杂。在PCI板卡中,有一组寄存器,叫"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用来存放基地址与内存地址,以及中断等信息。

以内存地址为例。当上电时,板卡从ROM里读取固定的值放到寄存器中,对应内存的地方放置的是需要分配的内存字节数等信息。操作系统要跟据这个信息分配内存,并在分配成功后把相应的寄存器中填入内存的起始地址。这样就不必手工设置开关来分配内存或基地址了。对于中断的分配也与此类似。

三、中断共享的实现

ISA
卡的一个重要局限在于中断是独占的,而我们知道计算机的中断号只有16个,系统又用掉了一些,这样当有多块ISA卡要用中断时就会有问题了。

PCI
总线的中断共享由硬件与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上,采用电平触发的办法:中断信号在系统一侧用电阻接高,而要产生中断的板卡上利用三极管的集电极将信号拉低。这样不管有几块板产生中断,中断信号都是低;而只有当所有板卡的中断都得到处理后,中断信号才会回复高电平。

软件上,采用中断链的方法:假设系统启动时,发现板卡A用了中断7,就会将中断7对应的内存区指向A卡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ISR_A;然后系统发现板卡B也用中断7,这时就会将中断7对应的内存区指向ISR_B,同时将ISR_B的结束指向ISR_A。以此类推,就会形成一个中断链。而当有中断发生时,系统跳转到中断7对应的内存,也就是ISR_BISR_B就要检查是不是B卡的中断,如果是,要处理,并将板卡上的拉低电路放开;如果不是,则呼叫ISR_A。这样就完成了中断的共享。

阅读(948)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高等数学 同济

下一篇:分治法排序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