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27043
  • 博文数量: 239
  • 博客积分: 8010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243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6-02 21:12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08年(239)

我的朋友

分类: DB2/Informix

2008-06-18 00:46:08

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为了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必须要使用某种手段来抽象和描述这些数据,这就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或者实体特征的数字化模拟和抽象,用以表示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是之能够存放到计算机中,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

在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按照数据模型和时间的先后,可以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演化划分为以下几类:层次数据库系统、网状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系统。

在现实世界中,许多实体之间的联系呈现一种自然的层次关系,如:行政机构、家族关系等。因此层次数据模型可以自然地表达数据间具有层次规律的分类关系、概括关系、部分关系等。层次数据库系统使用层次数据模型,出现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以IBM公司的IMS系统为代表。

由于层次数据模型只支持实体之间的1 : 11 : N联系,实体之间的M : N联系,需要数据记录的多处存放,数据冗余量大。另外,对任何数据记录的访问,都需要从根结点开始进行扫描,处理时间长。这些缺点使层次数据库系统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大多数是网状的,因此网状数据模型更具有普遍性,层次模型可以看作是网状模型的一个特例。网状数据库系统使用网状数据模型,出现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以美国CODASYL组织的DBTG标准为基础。网状数据模型能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但由于结构复杂,数据库设计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实现比较困难,从而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关系数据库系统使用关系数据模型,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得到长足发展,至今仍长盛不衰。我们常见的数据库系统,如:DB2ORACLEINFORMIXSYBASE等,都是关系数据库系统。

关系数据模型使用关系表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在关系数据模型中,每个实体、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一个关系表表示,关系表从结构上看就是一张二维表格,表中的每条记录都表示一个实体对象或者一个联系。在关系表中,通过外部关键字直接表达实体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联系,不需要任何转换或者中间环节。

和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相比,关系数据模型面向记录集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概念单一、结构简单,可以直接处理多对多的联系,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阅读(286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