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43442
  • 博文数量: 42
  • 博客积分: 141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41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3-03 14:17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0年(25)

2009年(3)

2008年(14)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10-10 16:26:48

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论文)

    党的十七大继续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提出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实践中的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基础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在新世纪新阶段,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矛盾,据对小康社会的16项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抽查,我们仍有多项没有达到。存在着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发展不平衡带来了很多教训和启示。一方面如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2004年禽流感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搞好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工作,要把对人的关爱放在我们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另一面,根据国际经验,世界上一些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000-3000美元的这个阶段,由于社会需求升级而引发的矛盾特别多。如果处理不妥善,容易发生各种社会冲突,甚至导致政局动荡,而我们目前正处于社会需求,社会矛盾多的特殊阶段。因此,一定要依据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是硬道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同志主张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对邓小平同志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由此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代化建设的贯彻落实,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抓好经济建设,才能为社会全面发展的提供物质基础。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都作为发展观的问题来考虑。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江泽民同志在20001年“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根据这一思想的要求,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结合实际,分析多方面问题和矛盾、制定正确的政策。

3、坚持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和统筹兼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实现和维护最大多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我们要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同时,要加强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理念的建设,促进全民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理论创新。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赋予人的全面发展以新的含义,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对新中国建设50多年经验教训的正确总结。

2、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能源、矿产等资源极为短缺,而且多年来粗放型发展,高消耗、高能耗、低产出。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提出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此推动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3、科学发展观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需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但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两大历史性课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善于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是两者中很重要的一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所要求的。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注意把握的关系

1、处理好科学发展观与GDP的关系。运用GDP来衡量经济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GDP往往不能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实际状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不能忽视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的问题。要看到两者的辩证关系,不能只抓GDP而忽视了社会生活指标,也不能为了强调科学发展观就对GDP大加批判。

2、科学对待统筹兼顾的关系。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全面地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通过协调、平衡达到各得其所,各得其用,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致富和扶贫这两个方面政策,达到致富是强调发展,扶贫是为发展创造较好的条件,共同协调发展的目的。

3、把握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关系。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求扫除各种体制的束缚与弊端,解放生产力。第二、我们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建设的动力来自于人民群众,目的为了人民群众。以人为本能够更好地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的和本质。坚持以人为本,要看到人们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要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落实以人为本,而不能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孤立地强调以人为本。

总之,我们对科学发展要有科学的认识,不能同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发展理论对立起来,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我国国情和过去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的基础,正确把握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发展观产生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效应,才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本文根据网上资料整理,原文只有1500多字,先修改成2000多字。此文思路清晰,论述有序,全方位阐述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是一篇很典型的论文)

阅读(66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