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14596
  • 博文数量: 49
  • 博客积分: 4045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119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6-15 12:5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9)

文章存档

2013年(29)

2010年(6)

2009年(6)

2008年(8)

我的朋友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3-03-07 16:33:53

原文地址:wlan基本概念 作者:

IBSSinfrastrcture BSS的比较:

infrastrcture BSS中的STA 都是要与AP 建立连接的,虽然在数据传输的时候增加了hop数,但是这种方式使得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而在IBSS中,每一个STA都要与其他的STAS有连接,这样就增加了物理层的复杂度,

infrastructure BSS可以为目的地的STA(如果这个时候这个STA处于PowerSaving模式)存储Frame,这样的话对于能够用开关控制的STA来说就能够在开状态后接收存储在AP中的数据。

在一个infrastructure BSS中,STA要通过associate来建立与AP的连接,这种方式不是对称的,总是由STA先发起,然后AP会选择允许和拒绝。并且一个STA只能与一个AP建立连接。在802.11中并没有对一个AP可以服务的STA数量进行限制,当然随着AP服务的STAS 数量的增加,其数据吞吐率也会降低。

ESS

由于一个BSS服务的AREA有限,所以我们可以将多个BSS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大的ESS,连接各个AP的方式并没有具体的规定,我们将这种连接各个AP的系统称作DS(分布系统),

这样的一种连接可以使得一个SAT从一个BSS移动到另一个BSS中,并且可以正常通讯。

在一个分布系统中,一个AP要向在同一个DS中的其他AP通告它服务的STA,这样在有数据从一个BSS中传输到另一个BSS中的STA时,就能够通过DS传输到目的STA所在的AP上。这种协议叫做IAPP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

在一个分布系统中,一般可以用固网将多个AP连接起来,但是并不是一定要求这样,我们还以用 wireless bridge(无线网桥)将多个AP连接起来。

一些网络服务:

distribution:用于在一个分布系统中数据的分发,将数据发送到目的地

integration:这是由一个分布系统提供的服务,用于与非802.11网络的连接

association:在数据传输前要先建立与AP的连接,并且分布系统会更新,这样就能将数据传输到目的地。

Reassociation:当一个STA从一个ESS中的一个BSS移动到另一个BSS中是,要重新建立与AP的连接,它跟association一样也是由STA发起的,当新的连接建立起来后,DS将要更新它的本地记录。

Disassociation:当结束一个存在的连接时候,就要用到这个服务,当STA调用disassociation时,存在DS中的STA的记录被去除,当这个服务完成后,这个STA 将不再连接到网络了,这是一种比较文明的关闭STA的方法,在MAC中是可以支持非正式的断开连接的方法的。

Authentication:物理层的安全策略不能保证接入者的合法,所以要由另外的验证途径来保证接入用户被授权了,这个服务是在连接前要做的服务,因为只有接受验证后的用户能够使用网络。

Deathentication:在一个连接要结束前,要进行这个服务,就像连接建立前要进行authentication一样。

Privacy

安全行的服务

MSDU delivery:

802.11D对移动特性的支持:

一个STA的移动可以分成三种

1. No transition :

STA在一个BSS中移动或者就没有动

2. BSS transition

在一个ESS中,从一个BSS移动到另一个BSS

3. ESS transition

从一个ESS移动到另一个ESS中。

CSMA/CA:

这个机制由两个方面提供,一个是物理的方面,一个是虚拟机制的实现,

不管是哪个方面检测到信道忙,那么MAC都将会报告给上层,

虚拟机制的实现主要是靠一个叫NAV的网络分配向量实现的

发送STA可以在发送RTS的时候将要占用信道的时间放在duration中一起发送出去,并且为了防止隐藏节点的存在,接收节点在返回CTS的时候也会将那个时间放在CTS中一起传输出去,这样接收到RTSCTS的节点(除发送和接收节点)都会修改自己的NAV

虽然RTSCTS的时候不是必须的,但是在有重叠的区域使用RTSCTS还是很有必要的,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有句话说的还是对的,也许这是一生中最好的机会,机会稍纵即逝。在我最忙的一段时间里,

四种IFS

SIFS,PIFS,DIFS,EIFS

这四种时间间隙可以实现不同的优先权级别,拥有SIFSSTA将会有最高的优先权,依次类推,SIFSNAV的使用可以使得STA能够尽量久的占用信道

802.11规范为MAC协议定义了5类时序间隔,其中两类是由物理层决定的基本类型:短帧空间(SIFS)和时隙(slot time)。其余3类时序间隔则基于以上两种基本的时序间隔:优先级帧间空间(PIFS)、分散帧间空间(DIFS)和扩展帧间空间(EIFS)SIFS是最短的时序间隔,其次为时隙。时隙可视为MAC协议操作的时间单元,尽管802.11信道就整体而言并不工作于时隙级时序间隔上。PIFS等于SIFS1个时隙,而DIFS等于SIFS2个时隙。EIFS比上述4类时序间隔都长得多,通常在当收到的数据帧出现错误时才使用。搞清楚各个时序的意思和底层状态机的控制,对我们想办法提高产品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02.11 MAC支持两种协调模式:单点协调功能(PCF)和分散协调功能(DCF)PCF提供了可避免竞争的接入方式,而DCF则对基于接入的竞争采取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检测多路访问(CSMA/CA)机制。上述两种模式可在时间上交替使用,即一个PCF的无竞争周期后紧跟一个DCF的竞争周期。但在WIFI认证要求中,DCF为强制性支持认证部分,而PCF为可选实现,因此许多芯片厂商并不完全支持PCF方式

对一个BSS中的AP进行配置是必须的,即使是在一个比较简单的网络中。

阅读(152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