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3341
  • 博文数量: 27
  • 博客积分: 2510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3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5-29 11:1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08年(27)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8-06-02 14:16:18


 发展越来越快贡献越来越大环境越来越好

  编者按: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没有改革开放的大潮,就没有中国的民营经济,就没有中国的民营企业。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刊发这篇文章,目的是从中部省会城市长沙这个窗口看到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轨迹。

  发展,越来越快

  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7年底,长沙市共有个体工商户195660户,私营企业40280户。全市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1285.38亿元,占全市GDP的58.7%。民营经济在长沙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长沙市老一代民营企业要么经过大浪淘沙,已经被市场经济的强烈竞争所淘汰,要么已站稳脚根,完成原始积累,正在进行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创业;而世纪之初开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多靠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发展而发展,在技术及体制上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正凸现出"后生可畏"的势头。一些民营高科技企业凭借其持续不断的技术、制度和市场创新,出现倍级递增的良好势头。

  显然,今天的民营经济已不只是过去那种摆摊设点、小打小闹的简单概念。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正在崛起,一批"航母型"企业不断涌现,就连一些老字号国企也望其项背。据了解,2007年长沙市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1639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有三一重工,过10亿元的企业有7家,过亿元的企业有225家,以三一重工、山河智能、远大空调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品牌让"长沙制造"享誉海内外;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打造的工程机械、汽车配件、家电等支柱产业使长沙在全国的城市产业竞争地位日渐提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的软件工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显示了长沙经济的生机活力。

  贡献,越来越大

  长沙民营经济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逐步壮大,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长。1978年,全市民营经济总量仅0.1516亿元,占全市GDP的0.9%,1996年达94.82亿元,占全市GDP的23.7%,2001年为254.8亿元,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为35%。到2007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28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占全市GDP的58.7%。

  民营经济上缴税收比重不断升高。1992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上交税金仅为1.25亿元,1996年达4.85亿元,2000年达8.99亿元,2002年为12.9亿元。2005年上缴税金53.05亿元。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实交税金达到168.99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58.7%。全市纳税过亿的非公有制企业有三一集团、经阁集团、威胜电子、加加集团等20多家企业。非公经济的发展已成为长沙地方税收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在流通领域的消费品市场中,非公有制经济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所占份额不断扩大。1997年长沙市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6.7亿元,在长沙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为52%;到2001年,长沙市非公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8.4亿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也提高到了60.4%。2007年长沙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民营经济所占的比重超过九成。

  近年来,长沙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民间投资已占主体地位,为长沙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4年长沙共完成非国有投资424.79亿元,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的63.6%。2007年,全市非公经济实际完成投资1027.95亿元,占全市实际完成投资的71.13%。

  广大个体私营业主富了起来,积极投身到以扶贫帮困为主题的光彩事业上来。一方面,非公经济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较大的提高,极大的缓解了社会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从长沙市工商联等单位连续10年举办的"非公有制企业招聘洽谈会"来看,数以万计前来应聘的求职者,把招聘会的场地挤得水泄不通。"民"字牌饭碗的魅力可见一斑。到2007年底,长沙非公经济就业人员231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总数的58%,新增就业岗位的80%。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近年实施光彩项目323个,到位资金18.6亿元,带动脱贫人数8.67万人,全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在社会公益活动中捐款捐物价值3.68亿元。仅在今年"抗冰"和"抗震"救灾活动中,长沙的非公经济人士捐款捐物达1.23亿元。

  环境,越来越宽松

  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与其生存的土壤是息息相关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平等竞争、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回首近30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发生的一切奇迹,无不是思想解放的结果。从"资本主义的尾巴"到"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从需要"毫不动摇"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再到进行"平等竞争"和受到"平等保护"的市场主体,每一次理论的飞跃,都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无疑,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两个平等"是十七大在非公有制理论上的最大亮点。

  应当说,与中央的大政方针相适应,长沙市对于发展民营经济比较重视,从1999年出台《长沙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以来,扶植政策接二连三出台,利好消息频频传来,这些举措和一系列信息背后,涌动着长沙市委、市政府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决心和魄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鼓劲,加油,提速。长沙民营企业赶上了一个前所未有"发财致富"的黄金时期。

 

阅读(15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