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11-01-24 00:00:18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想起李贺的这首诗,凄凉幽悲。
苏小小的故事,最早见于六朝南陈徐陵(孝穆)编集的诗集《玉台新咏》。苏小小是六朝南齐时钱唐有名的歌妓,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更是一个天生丽质、冰雪聪明的才女。苏小小原本出身殷实人家,先世曾在东晋朝廷为官,晋亡后举家流落到钱塘。到苏小小父母一代,还是身价显赫的当地富商。苏小小是父母的独生女儿,因长得玲珑娇小,就取名小小,自小被视为掌上明珠。苏家虽是商贾之家,但沿袭了祖上香书遗风,聪明灵慧的苏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可惜好景不长,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就相继谢世,苏小小就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桥畔,终因生活所迫,误落风尘。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她作过一首《杨柳枝词》:“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不甘堕落的她,心中渴望真诚的爱,但她的身份却使她无权拥有,但她敢想也敢说,“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便如一纸招聘广告说出她的希望。她还自制了一辆油壁香车,流连湖畔山间,在彷徨西湖山水中寻求寄托。偶然的一天,她与一表人材的少年阮郁邂逅相遇,郎才女貌,一见钟情。一曲“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便成了定情的誓言,这对年轻人终于如愿以偿,结成良缘。毕竟好梦难竟,仅仅过了三个月的婚后幸福生活,在京做官的阮郁之父派人催归,阮郁不敢违抗,一揖而别,从此杳如黄鹤。“男女之情,薄似云烟,短似朝露”,苏小小因此心灰意冷,“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年仅十九岁的她便在满腔悲愤中香消玉殒。临终遗言“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只愿埋骨西泠,以全爱心”。花似人,人终非花。人的生命有时甚至比花还要脆弱,风来了,花开了,风去了,花谢了。在凄冷的秋风中,在迷蒙的尘世里,花落人去,沉寂无声,留下的只是耐人寻味。
苏小小虽是风尘中人,却独有知人识才的慧眼,更不乏仗义疏财的豪侠。她在烟霞岭下的破庙中邂逅萤窗青灯下攻读诗文的贫士鲍仁,谈吐不凡生钦敬,怜才之情油然而生。得知鲍仁家境贫寒,遂变卖妆奁,慷慨解囊,资助鲍仁上京赶考。次年的夏秋之交,苏小小夜犯风寒,终致卧床不起。这时鲍仁已在京城金榜题名,奉命出任滑州刺史。带着如花似锦的功名和知恩图报的虔诚,鲍仁专程赶到钱塘答谢苏小小。却不料西冷桥畔人去楼空,孤山岭间香魂飘渺。带着刻骨铭心的感激而来,却因为香销玉殒而无以为报,鲍仁唯有抚棺痛哭谢知音。遵照苏小小的遗愿,鲍仁把她安葬在西冷桥下的山水佳处。墓前立起高大的石碑,上题“钱唐苏小小之墓”,并在墓上建亭,取名“慕才亭”。“君子受惠不言谢”,六角亭中留下了无限感激的知遇之情。钱塘的文人骚客也闻讯赶到苏小小墓前凭吊,他们祭奠的也许不是一缕幽幽的怨魂,心中的惆怅更因为“知音难求”的无限感慨。
“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苏小小的才气、骨气和侠气倾倒古今,“吴儿解记真娘墓,杭俗犹有苏小坟” 西泠桥边从此留下了无数激情的诗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甚至把苏小小同忠心义胆的伍子胥相提并论:“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明人徐渭深为苏小小的遭遇愤愤不平:“一抔苏小是耶非,绣口花腮烂舞衣。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 薤边露眼啼痕浅,松下同心结带稀。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曲恸兵闺。”清代风流冠世的钱塘诗人袁枚,更把“钱塘苏小是乡亲”七个字镌刻在随身携带的印章上,牵念之情已非言语所能比拟。
薛涛,鱼玄机,哪个命运好到哪里去呢?
北里自然不是好去处,女人一生长求的不过是个归宿。
苏小小和阮郁,还有那首《同心歌》,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不觉轻叹世间,生与仳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