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1159)
分类:
2011-11-17 08:06:48
我们牺牲土地和肥料,辛辛苦苦种庄稼,眼看要收成了,却被别人抢去成果。无论是知识精英,还是经济精英,国家为培养这些高素质人才,耗了十数年 甚至数十年的精力与资源,是社会发展弥足珍贵的人力资本,如此轻易就流失海外,中国的未来怎么办?改革、发展靠什么?没有人才,社会就会呈现空心化,没有 什么比精英“退出”更让人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的。
回眸历史,当年背井离乡、漂洋过海的移民大多数是社会底层,是穷得生活不下去的社会群体;而这一波移民潮的主体则是精英,社会的中产阶层,而且 还是在我国成为世界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黄金期”,其移民原因显然要比他们的前辈复杂得多,不是单纯的生存需求可以涵括。虽然不同领域的精英移民目的未 必一致,提纲挈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交集”,即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
一个美好的人生,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维度:自然禀赋的充分发展、公平与正义。国民的自然禀赋发展的充分程度,既是社会制度实践的结果,也是检 验制度体系是否有效的标尺。当社会一些领域闪现某种权力通吃、贪腐成风、潜规则横行、社会板结、阶层固化、对立仇视的“丛林色彩”,个人的禀赋、努力难以 保障自我实现,成功更多靠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和金钱,这种制度环境确实难以获得普遍的信任与合作。
公平与正义的实现,需要宪法权威、司法公正、行政公平。揆诸现实,譬如公民的上访权,就难以见容于一些基层政府;司法公正,“路漫漫其修远”, 司法不公已不是司法者个人素质问题;行政公平更成问题,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裁判员”的政府部门亲自下场踢“球”,下河摸“鱼”,何来公平、公正?权 利不受尊重、规则不被信守,公平不获珍视,直接影响国民对未来的预期,财产再多也不知何时遭遇不测,化为乌有。在焦虑情绪长期得不到抚慰、又无力改变的情 形下,一些缺乏责任意识的精英便选择了“以脚投票”,“去国三千里”。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解决十多亿人的生存问题确实前无古人。我们也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一直以来,奉行“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的原则,GDP是上去了,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根植于公平公正之上的制度体系却没跟上,让整个社会吃够了“跛足式”发展的苦头。其实,精 英移民并不可怕,“退出”还可以再“进入”。当年,钱学森等一大批知识精英,不是抛弃业已获得的名誉、地位、财富,从西方世界回到贫穷的中国参加建设吗? 原因何在?说明制度有时候比金钱对精英阶层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