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46984
  • 博文数量: 84
  • 博客积分: 6010
  • 博客等级: 准将
  • 技术积分: 2109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9-25 14:0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4)

文章存档

2011年(10)

2010年(22)

2009年(16)

2008年(36)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09-03-14 10:15:40




教育的规律很复杂,至少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上的规律包括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教育方式。第二,对教育千万不要瞎折腾,要让教师和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静下心来看书、想问题。



朱清时 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

教育机构千万不能造假

新京报:您正在参与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大家对其寄予厚望。

朱清时:它确实很重要,因为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没有宏观规划,没有制约机制,没有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很多人也没有找到客观规律。

新京报: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朱清时:教育本身是科学,但是大家并没有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懂教育,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深层次的教育规律,都是从自己的简单认识发表意见,造成意见极不统一。如果有权力的人,随意发表意见,就会影响教育走向了。

新京报:根据您自己多年从事教育的经验,您觉得教育的规律应该是什么?

朱清时:教育的规律很复杂,至少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上的规律包括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教育方式。

更深层次的规律,即最基本的规律包括:第一,要教育学生做好人,一定要坚守高的道德标准。这就要求教育机构千万不能造假,不管社会上乱七八糟的东西有多少,只有教育机构是纯洁的,新生力量才有可能是纯洁的,只有纯洁的新生力量不断出来,社会才会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对教育千万不要瞎折腾,要让教师和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静下心来看书、想问题。

教学评估陷入了形式主义

新京报:这些年,我们做了哪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

朱清时:不顾客观条件是否成熟,片面追求“做大做强”,是近年来常见的违背教育规律之事。

此外还有不少例子,“本科教学评估”就是其一。从领导的角度来看,评估想法是好的,就是想把 下面管严。但现在评估陷入了形式主义,所有学校都是一刀切,评估一样的东西,包括检查你的讲义、讲稿、上课的测验卷子。这些东西有些时候是不用写的,有经 验的教授不需要写讲义,而检查时又那么认真,达不到形式主义的硬性要求就要扣分,所以学校不得不造假讲义来应付。

新京报:考核部门对造假知情吗?

朱清时:我相信他们一定知道。

新京报: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朱清时:他们没有意识到造假是禁区、是红线,甚至把造假当作潜规则。其实,教育是绝对不能造假的。

新京报:刚才说到讲义,这一点有争议,大学老师讲课到底需不需要写讲义?

朱清时:这个事情不能千篇一律。对年轻教师和新建的大学,这个要求是必要的。对老教师和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讲义就不是必要的了。

在研究型大学,老师讲课不光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学生要学老师的 直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的老师上课不应该照本宣科,应该与学生思想互动,讲的时候出错不要紧,这时老师调动他的智慧迅速找到错误在哪,然后马上纠正, 这个过程是最值得向学生展示,要学生学习的。

因此,不能规定非要讲义,也不能规定不要讲义,世界上的事情都有中间区域,有中间区域才有生命力,如果教育界非要规定得千篇一律,就把生命力扼杀了。

新京报:但有人会说,如果没有这些硬标准,怎么保证教学质量?《纲要》第15项问题就是如何“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健全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制度”。您有什么建议?

朱清时: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时候,他们也评估,怎么评估呢?学校自己定办学目标、办学措施,上面不干预。专家评你的办学目标、办学措施恰不恰当,特别尊重你的办学风格。以后评估,就评价朝自己的目标进展如何。

有一次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教学评估,来了几个科学家,跟老师、校长、学生们谈话,看教什么课, 每堂课教什么,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他就是要让你保留自己的教学作风、教学个性,不是要你保留每堂课的教学笔记。那次评估,静悄悄工作两天,没有横幅标 语,没有大会,大多数师生都不知道,评估就已结束,既取得了实效,又未折腾学校。

以为只有研究型大学才是一流大学,这是错的

新京报:《纲要》第16项问题是“如何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分类办出特色”。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大学都提出要建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铺大摊子。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朱清时:我去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他们就两千名学生,一千名本科生、一千名研究生,诺贝尔奖得了很多,办学水平很高;麻省理工学院现在还叫麻省理工学院,要是中国早就改成什么大学了;波士顿还有一个波士顿学院,两百多年了还一直叫这个名字。

相比我们的高校,首先都想变成大学,而且要名称响亮,像专科、职业学校都变成了大学,学院也升格为大学,变成大学以后又都想变一流大学。什么叫一流大学?都以为只有研究型大学才能变成一流大学,这是错的。

美国纽约有一个专门的烹饪学校,世界一流,世界顶级厨师就是它培养的。瑞士有个酒店管理学校也很有名,专门给酒店培养五星级经理。

现在中国教育观念的误区在于太单一化,一说一流都以为只有研究型大学才是,这是个大误区。中国什么时候能有学生不愿意上清华、北大,愿意上烹饪学校,那就好了。

新京报:我们为什么有这种观念呢?

朱清时:是我们社会导向的结果。今天早餐我和杨福家先生 (注: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原复旦大学校长)在一起,他说上世纪50年代初他考高中的时候,本想考中专,当时社会的导向是当技术工人很光荣。像我年轻的时 候,八级钳工、电工不比教授威信低,现在社会上你看还有过去那样的八级钳工吗?这种人受尊重吗?没有了。

新京报:也是现实的就业条件导致的。

朱清时:主要是各种政策和舆论导向。比如最近二三十年来,要提干就要求本科毕业,如果是领导岗位还得是博士、硕士。中专学历现在连提干都不行,就业也特别困难。社会自然就把中专层次看作低人一等。

还有制度上的缺陷,国外这种职业学校(社区学院)毕业后还是可以上大学的,我们这中专毕业就不能读大学了,不能够再深造了,使中专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低人一等,而且过早限制了很大一批青年人的发展,这就极大限制了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

像美国一个人一生平均换四五次专业、职业,才能找到他最适合的,这样对社会的贡献很大。我们国家的小孩中专毕业选一个专业就一生不换了,这样他们一生从事的专业往往并不是自己最喜欢和最有才干的,对社会的贡献就少了。

应该好好研究美国的教育模式

新京报:应该怎么改变这种制度上的缺陷?

朱清时:我们的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都是模仿前苏联,前苏联教育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过分实用化和过分专业化。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把综合性大学都分解为一个个专业学院,又办了许多中专、大专,其核心思想是把人从小就分好类,按计划培养。这样做容易管理,但是违背人性的规律。

过去十年我国的“并校”热潮,最初的一个动机就是想纠正苏联模式中分专业太细的弊病。但遗憾的是,“并校”潮很快变味了,这个弊病并未深入纠正下去。

新京报:应该怎么深入纠正这种模式?

朱清时:教育模式还有一种是美国模式,美国模式没有中专、大专,是通才教育。二次大战后,美 国有大量人员需要安置,美国就大量开办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在这种学院里学两年,得的学位是副学士。这种模式宽口径、实用型,有基础知识也有数理化选课,还 有缝纫、烹调、修汽车等等,这些都为以后找各种工作打下基础。两年期满后,学生也可以继续升学。这样的设计就避免了苏联模式的很多缺点。

美国现在高等学校社区学院占了一半(48%左右),研究型大学只占全部高等学校的3%。我们应该好好研究一下美国的经验,放弃苏联模式中不好的东西,创造出适合我国自己的模式。

要改变师生关系,关键是老师要让学生敬畏

新京报:《纲要》第20项问题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办法措施”。前段时间中国政法大学发生学生杀老师的“不和谐”事件,社会很震惊,您怎么看师生关系紧张问题?

朱清时:这段时间出的师生关系的事情不少,有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社会对老师不敬畏了,过去我们对老师很敬畏,一是尊敬,因为老师教给我们很多东西;二是敬畏,因为老师道德标准比较高,我们是真心敬畏他们。

阅读(66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