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41911
  • 博文数量: 244
  • 博客积分: 9445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257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4-11 16:39
个人简介

简单点,再简单点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44)

文章存档

2020年(2)

2019年(1)

2018年(2)

2014年(2)

2013年(4)

2012年(13)

2011年(24)

2010年(12)

2009年(34)

2008年(61)

2007年(51)

2006年(38)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12-12-13 16:12:10

“我掘的第一桶金是在二十年前,但赚到的却不是钱,而是一种致富思想。有一天,我在街上排队购物,从长长的人流后面,一下子悟出了超越他人的道理。就是在这样一列各种人都有的队伍里面,大家都太过专注,太争先恐后,还时不时为某人加了个塞儿愤愤不平。我看着看着就笑起来,感觉自己真的很蠢,就算我也能加个塞儿,结果并不会有别于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在劳心伤神地干着这件事。
  “我觉得自己跟他们不一样!我该干的不是如何挤上前去购物,而是如何另辟蹊径——在购物的窗口旁边再开一扇窗口。这样我才能既有物又有钱。当别人只为一个目的努力时,我可以一举两得,不用排队、不用加塞儿、还做了老板。
  “在我看来,人生的许多困惑都可以从中找出答案,只为达到一个目的的人或许会有作为,达到两个目的的人更容易有成就——显现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总是在得到的地方更多,失去的地方更少。商人经商,不通晓这个是不行的。为此,我也总是告诫我的孩子们,别做有一没二的事。”
 
案例二
如果你当真没有本钱,就应该去做点不要本钱的事,而不要以此为出发点,陷入困境;同样的道理,你也不该急于摆脱你的难题,并假设自己可以不需要本钱一样;相反,小的东西要学会放大,大的东西要学会缩小,二者都导致绰绰有余的情况,既不会被极大所限制,同时又完全被渺小所容纳。”
 
案例三
有人看事情不是用头脑,用嫉妒——用感情——这就很糟糕!真实的情况是,小气的胸怀与小气的头脑损失一样多,甚至还可以在让人损失更多的意义上彼此兼具。故而,我们尽管可以不喜欢一些东西,却不应偏激地看待它们;尤其在文明的社会里,人最好远离一个征服者的本能,要是有谁不知道吃肉的方式早已改变,就不会真正地有所作为。面对对手,欣赏比恨有价值。”
 
案例四
人生的桥梁都是借助来的,不是搭建好的,所以,即便是一个人两手空空,也不意味着没什么材料可用。
 
案例五
学习只有在经验的意义上才能够兼具实用性与创造性,尤其在我们有意识地向自己讨教的时候更是如此,否则,我们拥有的知识,就无异于一种傻瓜的学问,在看起来相似的方面,结果南辕北辙,学经济如此,学手艺亦然。
案例六
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对知识的重新解读改变命运。
 
案例七
“就个人感受而言,我认为理论是重要的,能否行之有效,取决于认知在实践上的市场化水平。我经常跟员工们谈及这一点,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即在我们这个不断鼓励创新的行业里,市场就是差一点点接近于一家实验工厂。没有理论不行,照搬理论更不行,当事物注定要换个方式重新审视时,没有任何东西与先前完全一样。正如对待客户,一味地迎合只会招来反感,适时地对立才更有利于彼此认同。这让我通常站在比他们稍前一点的位置,但绝不脱离他们。我发现这是赢得客户的好方法。你需要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与之不同。
  “举例说吧,把一块蛋糕分成八份并不能增加这块蛋糕的分量,但这的确可以改变这块蛋糕的形状,甚至连内容也会有些许改变;也许这就意味着点什么,或者是一种解决问题之道。故而我相信变化,并对变化的哲学感兴趣。
  “但是起初我怎么也适应不了这一动态的取向,困惑于它不断出现的新的情况。就在我试图说服自己、合理解释时,竟然意外地发现,逻辑也会有自己的偏见,这让我从前熟悉的一切突然模糊起来,在无法看清楚的地方,也无法为之把握。我因此不再相信任何确定的东西,转而寻求在多角度上观察同一个问题——于是我看到,必然的不是事物本来的样子,必然的是它们将要变化的样子,它们变化的样子将直接切入我们的生活,并改变生活。
  “这是一个发生了深刻变革的世界,所有以过去为经验的人都将经受严峻考验。趋利避害的本能,是可以让一个人选择最小痛苦的方式和借口——在不能肯定变化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不为所动,但在排斥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则更多地保有了自己的劣势。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人也变了!古老的金科玉律在针对人性方面很有意义,却在变化了的事物面前无能为力。仅就‘利害’而言,对二者的比较,新的看法也渐渐站了上风,是‘利’或‘害’,既取决于它们显示给人看的样子,又取决于人看它们的样子,更有甚者,人怎样看待它们的这个事实,将最终改变它们;我们对于一般空间的认识,也有了革命性的飞跃——致使一种动态的认知,在高度复合的倾向中集合为立体的审视,在可以链接的地方,发现了新的世界。
  “一种方案解决问题的时代也随之结束。”
    “这是角度问题。你若站在生存的角度上看,我们制作得还可以,可站在生活的角度上看,就糟透啦!生存与生活是两个层次上的状态。”
阅读(480)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平衡

下一篇:老板和领袖的区别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