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96008
  • 博文数量: 584
  • 博客积分: 13857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1883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12-16 09:34

分类: 嵌入式

2011-02-20 15:39:56

用UML语言建造系统模型的时候,并不是只建一个模型。在系统开发的每个阶段都
要建造不同的模型,建造这些 模型的目的也是不同的。需求分析阶段建造的模型用来捕获系统的需求、描绘与真实世界相应的基本类和协作关系。设计阶段的模型是分析模型的扩充,为实现阶段 作指导性的、技术上的解决方案。实现阶段的模型是真正的源代码(source code),编译后的源代码就变成了程序。最后是展开模型,它在物理架构上解释系统是如何展开的。
虽然这些模型各不相同,但通常情况下,后期的模型都由前期的模型扩展而来。因此,每个阶段建造的模型都要保存下来,以便出错时返回重做或重新扩展最初的分析模型。如图2-16 所示。

 

UML 语言具有阶段独立性,也就是说,同样的通用语言和同样的图可以用在不同的阶段为不同的事情建模。这使得建模者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虑模型的结构和适用范围上。注意,建模语言只能用于建造模型,不能用于保证系统的质量。(第四章介绍)。
若 使用UML 语言建模,建模工作一定要依照某个方法或过程进行。因为这个方法或过程列出了应进行哪些不同的步骤,及这些步骤怎样实现的大纲。建模的过程一般被分为以下 几个连续的重复迭代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和展开阶段。与实际的建模工作相比,这是一个简单的建模过程。通常情况下,一组人聚在一起提出 问题和讨论目标,就已经开始建模了。他们一起讨论并写出一个非正式的会议记要,记录可能要建造的模型的构想和应有怎样的变化。
记录会议内容的工具 也很不正规,通常在笔记本和白板上书写,这种会议一直要持续到参与讨论的人感觉这些基本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了,才会进入下一阶段。这时形成的模型称为 早期的假说。把假说用某一CASE 工具描述,假说模型就组织起来了,同时按照建模语言的语法规则构建一个真实的图也是可行的了。再到下一阶段时前期模型会被更详细地描述,这个阶段主要完成 的工作是细化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文档,提取更多的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这个工作可能需要几经反复才能最后完成。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假说也逐渐变成一个可使 用的模型了。

再接下来的步骤是集成(integration)和验证(verification)模型。集成就是把同一系统中的各种图或模型结合起来,通过验证工作保证图与图之间数据的一致性,通过验证工作保证模型能够正确地解决问题。如图2-17 所示。

最后,在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模型被实现为各 种原型(prototype)。生成原型时,要对生成的原型进行评价,以便发现可能潜在的错误、遗漏的功能和开发代价过高等不足之处。如果发现了上述不足 之处,那么开发人员还要返回到前期的各个阶段步骤,排除这些问题。如果问题很严重,开发者或许最终要返到刚开始的集体讨论,描绘草图的阶段,重新建模。当 然如果问题很小,开发者只需改变模型的一部分组织和规格说明。注意,把图原型化的工作一定要在把多个图结合成原型结构之后。
原型只是一个很粗浅的东西,构建原型仅仅是为了对其进行评价,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而对原型进一步地开发过程才算得上真正的系统开发过程。
阅读(620) | 评论(0) | 转发(1) |
0

上一篇:2.5 扩展机制

下一篇:2.7 工具的支持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