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723855
  • 博文数量: 251
  • 博客积分: 10367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7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05-10 14:4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51)

文章存档

2009年(2)

2008年(86)

2007年(163)

分类:

2007-12-23 17:27:24

 出生时正好赶上了80年代,有幸成为“光荣的80年代的新一辈”。不过我们也算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就捏紧拳头要“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一代人。

  小时候,别人问我们长大以后要做什么,清一色的回答“科学家、解放军、作家、老师”,时髦一点的曰“医生、律师”。那会儿有几个人会想到网络编辑这个职业?起码,我是没想到自己今天会坐在电脑旁,一边找资料一边写咱们论坛“寻找童年”的专题。

   七八十年代,中国人的娱乐生活还特别单调,那会儿连电视和电台节目都很有限,更别提什么台湾综艺节目和美国大片。中央电视台凭着一个《七巧板》和鞠萍姐姐就轻易俘获了当时无比纯洁的少年儿童的心。庆幸的是还有那么多经典的动画片和电视剧陪伴我们成长....


   小时候最让人“回味”的应该是各式各样的零食了,记忆中,偶小时候一般嘴巴都没怎么停过。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特别在别人吃着自己没吃过的东西时,那个馋哦!嘴馋貌似是小孩子的天性,相信大家小时候也都是馋小子和馋丫头吧~

  小时候经典的零食真是太多了,偶只能找一些大家都很熟悉的与大家分享。做这个专题真是“痛并快乐着”,虽然又找回了童趣,但看在眼里又不能马上吃到的感觉可真难熬~~

.

从5分钱的冰棍,到5分钱一小袋的酸梅粉;从一毛钱一块的大白兔奶糖,到两毛钱一锅的爆米花;从一毛五的大大泡泡糖,到2毛钱一斤的烤红薯。
   这些都让人记忆犹新!
.


 

那时候怎么会有那么多玩的东西?地上的石头、树上的枝条都是好道具,一只小蜗牛就能让一群小孩子折腾半天.

可惜啊可惜,现在玩不到那些儿时的小玩意了。闷的时候,打开电脑,玩玩咱们网络的游戏。虽然很棒,但还是怀念。

.

.

.

.

.

.

.

 

.


 

    童年,每次想起童年,一幕幕儿时的场景就进入脑海:拿小木凳去露天广场看电影,在小水沟里摸小螃蟹,寻找蜗牛壳最硬的据点,小伙伴们跃起去抓飞过的小鸟......

  当然,我们不曾也不能忘却,那些作为我们童年时代符号的书籍。在飞散着小雨的寒假里缩在被窝一次又一次看着喜欢的书,那是多么温暖幸福的安逸。当儿时玩具和食物不再流行了无踪迹,再看旧时的书,看着泛黄的封面,嗅嗅内页的味道,或许这是保留下来唯一能让我们重温童年的方式。很多经典的书籍仍能让成年的我们籍以怀缅,怀缅儿时永恒的定格。

 

连环画虽然在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就出现。但却一直流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连环画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革不断变化,却依然受到不同时代儿童的欢迎。记得小时候,很多地方都有出租或者出售连环画的地摊,地摊周围总是围着很多小孩甚至大人在津津有味地看连环画。到了连环画成为收藏品的今天,那六十四开的版式成为童年最初的影像。.

漫画,主要是日本漫画,从8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孩子的童年必修课。漫画出现的时代使中国孩子从连环画的横向阅读过渡到漫画的竖向阅读,也或许也是70后和80后童年的分水岭。漫画迷因为漫画都有一个爱幻想的童年,也在成年后保留了无漫画阅读史者们所没有的一种童真。

.

      几乎每个男性的少年时代都有一个武侠梦,也几乎每个女性的少女时代都有浪漫幻想,想必你也曾经在晚上自习课上偷偷把金庸古龙或者琼瑶压在课本下方躲着老师偷偷看吧?嘿嘿。这些经典享受型书籍从中国人孩童时期就开始影响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并影响深远。小编认为,日本人用“菊与刀”形容,受武侠和浪漫情怀熏陶的中国人就可以形容为“桃花与剑”吧。

  小时候睡不着的时候爸爸妈妈是否曾经在你床边讲故事给你听,那些我们曾经以为是真的故事,美丽的公主,勇敢的王子,可怕的巫婆,机智的小老鼠......也许成年的你已经在你孩子的床边继续延续这种场景,当爱人和父辈的爱更多倾注在你孩子身上的时候,你会否想起儿时受万千宠爱的你

 

.

说到寻找童年,上学应该是每个人最深刻的了。那时的孩子很单纯,都把课本当成宝贝看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学第一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发新课本,闻着新书的味道,恨不得把整本书“奇妙”的课文一下子啃完。

             以前的学生很天真,把课文和老师的话都当成真理,但这种单纯却让人很快乐、满足。

 

.

.

.

.

说到课堂,除了课本之外,最让人爱不释手要属各式各样好玩漂亮的文具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铅笔盒,刚开始是铁的,后来又有那种“全自动”的。当时感觉铅笔盒上的图画超漂亮,而且能“神奇”的把各种功能都集中在一起。虽然跟现在的文具没得比,但那时对文具可是超级爱护珍惜~~

 

阅读(117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