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70560
  • 博文数量: 12
  • 博客积分: 1415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11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5-01 18:5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2)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2)

2009年(9)

我的朋友

分类: 嵌入式

2009-11-19 09:33:31

上场和下场(奇偶场)的区别
电视使用的PAL-D制采用的是隔行扫描方式,隔行扫描时电子束首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扫描所有的单数行形成一场图 像,然后电子束又回到顶端,再次从左到 右、从上到下扫描所有的双数行形成另一场图像。这两个垂直方向交换显示的扫描场构成每一帧完整的画面,其中每个扫描场只包含扫描图像总行数的一半。我们把 其中一个扫描场全部是单数行的称为奇场或上场;把另一个扫描场的全部是双数行的称为偶场或下场。对于PAL制信号来讲,每秒扫描50场(即25帧)。

由 于隔行扫描存在奇偶场的问题,如果我们在节目制作时没有“场”的意识,把奇偶场的顺序弄反了,对最终作品的输出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作品在监视器上播放时 会出现抖动,变形,边缘不清晰等现象。那到底是奇场优先,还是偶场优先呢?不同类型的视频编辑卡,场的优先顺序是不一样的。我们只要将采集的视频内容导入 视频编辑软件中,查看其属性,即可知道哪一场优先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永远用同一类型的卡采集素材,则只需要检测一段并记住它(upper或 lower),后面的素材就可以跳过检测直接设置你认为正确的即可。但对不明来源的素材(比如别人做的带“场”的三维,另外的采集卡采集的视频素材)等 等,仍然需要检测。


阅读(3832)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emacs 生活体验馆

下一篇:我为何而生?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