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41771
  • 博文数量: 33
  • 博客积分: 207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61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3-17 19:45
个人简介

好吃懒做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3)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2年(1)

2011年(1)

2010年(2)

2009年(8)

2008年(20)

我的朋友
AIX

分类:

2011-04-06 23:35:28

AIX学习

 

1          实验环境

 

设备名称

配置

小型机IBM F85

 

小型机IBM P630

 

磁盘阵列IBM DS4300

2*73.4gb硬盘

光纤SAN交换机

 

网络交换机

 

 

IBM

F85

SAN交换机

IBM DS4300

IBM

P630

HBA卡

HBA卡

网络交换机

 

2          安装单机AIX

AIX5.3-004 共8张光盘

2.1      步骤

2.1.1        BOS安装

1.      将AIX安装盘第一张放入光驱

2.      打开计算机

3.      选择从光驱引导

4.      确认终端

5.      选择英语为安装语言

6.      选择64位及JFS2

7.      选择完全覆盖安装

8.      选择安装操作系统的目的磁盘,选择 [1],安装到hdisk0

9.      图形界面选择CDE

10.  回车开始安装

11.  "root"登录,接着出现系统设置(时间,密码等),设置完毕退出

 

查看AIX位数的方法:

#bootinfo -y

#bootinfo -K

将AIX修改为64位的步骤:

To change to 64 bit multi-processor mode:

# ln -sf /usr/lib/boot/unix_64 /unix

# ln -sf /usr/lib/boot/unix_64 /usr/lib/boot/unix

# bosboot -ad /dev/ipldevice

# shutdown –r

 

查看操作系统版本

#oslevel -r

 

2.1.2        安装基本软件包

1.      将AIX安装盘第一张放入光驱

2.      root# smitty installp

需要安装以下额外软件包:

            Java131.adt          

                         Java131.ext          

                         Java131.rte          

                         X11.Dt               

                         X11.adt              

                         X11.apps             

                         X11.base             

                         X11.compat           

                         X11.vsm              

                         X11.motif            

                         bos                  

                         bos.64bit            

                         bos.INed             

                         bos.acct             

                         bos.adt               

                         bos.alt_disk_install 

                         bos.cdmount          

                         bos.cifs_fs          

                         bos.clvm             

                         bos.compat           

                         bos.content_list     

                         bos.data             

                         bos.diag             

                         bos.dosutil          

                         bos.lrn              

                         bos.dlc              

                         bos.iocp             

                         bos.man.en_US        

                         bos.mh               

                         bos.mp               

                         bos.mp64             

                         bos.net              

                         bos.perf             

                         bos.pkcs11            

                         bos.pmapi            

                         bos.svpkg            

                         bos.sysmgt           

                         bos.txt              

                         bos.up               

                         ifor_ls.base         

                         ifor_ls.java         

                         perfagent.tools      

                         perl.rte             

                         perl.man.en_US       

                         ppe.xprofiler        

                         rsct.basic           

                         rsct.compat.basic    

                         rsct.compat.clients  

                         rsct.core            

                         sysmgt.sguide        

                         sysmgt.websm         

                         sysmgt.websm.diskarray

2.1.3        调整文件系统大小

加大/ /var /usr /tmp 的大小

 

2.1.4        打补丁

1.      下载补丁

 

2.      上传到服务器

 

3.       

Put the package (a tar.gz file) in /usr/sys/inst.images

Extract the filesets from the package.

cd /usr/sys/inst.images

gzip -d -c 530203_v1.tar.gz | tar -xvf -

Back up your system.

Install the package by creating a table of contents for install to use. Then update the install subsystem itself. Run SMIT to complete the installation.

inutoc /usr/sys/inst.images

installp -acgXd /usr/sys/inst.images bos.rte.install

smit update_all

Run the oslevel -r command. Depending on the output, do one of the following:

Output from oslevel -r is 5300-03

4.      instfix –i |grep ML

2.1.5        升级微码

1.      看型号

prtconf |more

lscfg -vp | grep -p alterable

 

2.      下载

 

3.      上传到/tmp

记住要敲bi

4.      加上可执行权限

chmod +x ***.bin

5.      释放文件

./*.bin

6.      检查

sum *.img

7.      开始升级

cd /usr/lpp/diagnostics/bin

./update_flash -f /tmp/*.img

8.      升级完成,重启系统

9.      检查

lscfg -vp | grep -p alterable

3          存储

3.1      MPIO

 

3.2      阵列DS4300划分步骤

3.2.1        接线

1.      用光纤把阵列接到san交换机上

2.      用双绞线把阵列接到网络交换机上

3.2.2        安装管理软件

1.      在某一客户机安装IBM Storage Manager Client

2.      并把该客户机的IP设置成192.168.128.X 网段的IP

3.2.3        DS4300划分

1.      在客户机运行Storage Manager Client

2.      查找阵列(192.168.128.101  192.168.128.102)

3.      选择磁盘,并做成raid1

4.      划分LUN

5.      MAPPING (由于无lisence,所以无法做)

 

4          安装双机软件HACMP

4.1      步骤

2.      检查并安装HACMP5.3前需要安装的基本BOS文件集

3.      使用smitty installp命令来安装以下HACMP软件包

4.      创建共享卷组

5.      启动clcomdES

6.      配置HACMP

1)      节点初始化配置

2)      定义HACMP的interfaces和devices

3)      定位节点可用的硬件资源

4)      部署持久地址

5          安装RAC

5.1      步骤

1.      创建文件系统,并在上面创建ORACLE_HOME目录oracle/app/oracle/product/9.2.0,用于存放ORACLE代码;

2.      创建oracle用户和组,创建dba和hagsuser组,两台机同样处理;

3.      修改两台机/oracle目录的权限;

4.      修改两台机oracle用户目录下的.rhosts,加入+号

5.      建立两台机的/var/opt/oracle目录,并修改目录权限为oracle:dba

6.      修改两台机oracle用户的.profile

7.      创建裸设备

8.      设置裸设备的权限为oracle:dba

9.      建立dbca_raw_config.txt,设置oracle datafile和裸设备的对应关系

,即在root输入xhost +

11.  安装

1)      挂载光盘:f85_root#mount -rvcdrfs /dev/cd0 /mnt

如果是解压文件

gunzip *.cpio.gz

cpio –idcmv <*.cpio

2)      在两台机上运行rootpre.sh

3)      运行runInstaller

4)      选中所有节点

5)      选择ORACLE_HOME名字及安装路径

6)      选安装Oracle9i Database 9.2.0.1.0

7)      选Custom安装

8)      去掉不需要的安装选项

9)      输入管理员组名

10)  选择不需要建库

11)  指定JDK路径

12)  开始自动安装

13)  根据屏幕提示运行相关脚本

14)  安装完后系统会进行默认设置

15)  安装完成

12.  安装补丁

1)      上传补丁到服务器

2)      用unzip工具压补丁

3)      执行runInstaller进行安装

10.1.0.4.0

9.2.0.7.0

13.  建库

1)      执行dbca起动建库程序

2)      选Oracle cluster database

3)      选Create a database。

4)      点Select All选中所有节点

5)      选New Database。

6)      填入SID(此处要与oracle的.profile文件里的ORACLE_SID对应)。

7)      选择安装项

8)      选择配置项(Memory选项卡、Character Sets选项卡),在文件位置读入之前已经定义了DBCA_RAW_CONFIG=/oracle/app/oracle/dbca_raw_config.txt

9)      选择Generate Database Creation Scripts

10)  生成建为脚本

11)  进入/oracle/app/oracle/admin/ora9i/scripts,执行脚本ora9i1.sh建库。

 

6          安装ORACLE10G RAC

6.1      目标

安装2节点的ORACLE10G RAC,采用ASM

6.2      存储

 

vote disk             1GB

crs disk              1GB

asm disk             10GB x 2

 

1.      划分LUN

使用专业软件连接盘阵,按照要求划分。

2.      使磁盘设备可用

查找刚划分的磁盘设备   cfgmgr

创建PVID               chdev -l hdiskn -a pv=yes

3.      创建磁盘设备别名(可选)

1)      determine the device major and minornumbers that identify the disk device

 

# ls -alF /dev/*hdiskn

The output from this command is similar to the following:

brw------- 1 root system 24,8192 Dec 05 2001 /dev/hdiskn

crw------- 1 root system 24,8192 Dec 05 2001 /dev/rhdiskn

In this example, the device file /dev/rhdiskn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 rawdevice, 24 is the device major number, and 8192 is the device minor number.

2)      创建新的设备文件

# mknod /dev/ora_ocr_raw_100m c 24 8192

 

4.      修改设备磁盘所属用户和属性

– OCR:

# chown root:oinstall /dev/ora_ocr_raw_100m

# chmod 640 /dev/ora_ocr_raw_100m

– Voting disk or database files:

# chown oracle:dba /dev/ora_vote_raw_20m

# chmod 660 /dev/ora_vote_raw_20m

 

 

 

 

 

5.      设置磁盘ODM属性

1)      要求

Disk Type                                     Attribute                                                Value

SSA or FAStT disks                      reserve_lock                                            no

ESS, EMC, HDS, CLARiiON, or

MPIO-capable disks

reserve_policy                                          no_reserve

2)      判断

# /usr/sbin/lsattr -E -l hdiskn

3)      修改办法

■ SSA and FAStT devices:

# /usr/sbin/chdev -l hdiskn -a reserve_lock=no

■ ESS, EMC, HDS, CLARiiON, and MPIO-capable devices:

# /usr/sbin/chdev -l hdiskn -a reserve_policy=no_reserve

 

6.      去掉PVID

# /usr/sbin/chdev -l hdiskn -a pv=clear

 

6.3      操作系统配置

6.3.1        操作系统、补丁版本、程序包

1.      操作系统、补丁版本

AIX 5L version 5.2, Maintenance Level 04 or later

AIX 5L version 5.3 Maintenance Level 02 or later

2.      程序包

bos.adt.base

bos.adt.lib

bos.adt.libm

bos.perf.libperfstat

bos.perf.perfstat

bos.perf.proctools

rsct.basic.rte

rsct.compat.clients.rte

xlC.aix50.rte 7.0.0.4

xlC.rte 7.0.0.1

To obtain the previous two xlC filesets mentioned here, OracleDatabase10gR2 users who do not install the IBM XL C/C++Enterprise Edition V7.0 compiler should install the IBM XLC/C++ Enterprise Edition V7.0 for AIX Runtime EnvironmentComponent. Download all runtime environment file sets, with nolicense requirement, in one package from the following Web site:

 

6.3.2        网络配置

1.      配置IP

/etc/hosts

192.168.3.144   p630

192.168.3.143   f85

192.168.3.142   p630_vip

192.168.3.141   f85_vip         

10.1.10.102     p630_prv

10.1.10.101     f85_prv

  

注意:

1)      Public ip 与 vip 应处于同一子网内

2)      The public interface names associated with the network adapters for each network must be the same on all nodes, and the private interface names associated with thenetwork adaptors should be the same on all nodes.

For example: With a two-node cluster, you cannot configure network adapters onnode1 with en0 as the public interface, but on node2 have en1 as the public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names must be the same, so you must configure en0 aspublic on both nodes. You should configure the private interfaces on the samenetwork adapters as well. If en1 is the private interface for node 1, then en1should be the private interface for node 2.

2.      检查机器时间

节点的时间尽可能一致。

3.      检查是否符合oracle10g rac 安装要求

/mountpoint/crs/Disk1/cluvfy/runcluvfy.sh comp nodecon -n node_list [-verbose]

 

6.3.3        创建所需的操作系统组、用户和目录

6.3.3.1     组

1.      Oracle Inventory Group

oinstall

2.      OSDBA Group

dba

 

注意:各节点的组GID要一致

6.3.3.2     用户

1.      Oracle Software Owner User

  oracle

注意:各节点的用户UID要一致

6.3.3.3     目录

■ Oracle Base Directory

/mount_point/app/oracle_sw_owner

如:/opt/app/oracle

# mkdir -p /mount_point/app/oracle_sw_owner

# chown -R oracle:oinstall /mount_point/app/oracle_sw_owner

# chmod -R 775 /mount_point/app/oracle_sw_owner

■ Oracle Inventory Directory

oracle_base/oraInventory

如:/opt/app/oracle/oraInventory

■ Oracle Clusterware Home Directory

/mount_point/app/oracle/product/10.2.0

如:/crs/app/oracle/product/10.2.0

# mkdir -p /mount_point/crs/oracle_sw_owner/product/10/app

# chown -R root:oinstall /mount_point/crs

# chmod -R 775 /mount_point/crs/oracle_sw_owner

 

■ Oracle Home Directory

oracle_base/product/10.2.0/db_1

如:/opt/app/oracle/product/10.2.0/db_1

 

注意:

CRS HOME与ORACLE HOME 不要放在同一个文件系统上

 

6.3.4        各节点用户等效性配置

可以通过配置SSH或者配置/etc/hosts.equiv

 

6.3.4.1     通过配置SSH实现

6.3.4.2     通过配置/etc/hosts.equiv实现

p630       oracle

p630_vip oracle

p630_prv oracle

f85         oracle

f85_vip   oracle

f85_prv   oracle

6.3.5        调整操作系统参数

1.      Shell Limits

要求:

Soft FILE size -1 (Unlimited)

Soft CPU time -1 (Unlimited)

Soft DATA segment -1 (Unlimited)

Soft STACK size -1 (Unlimited

方法:

smit chuser

2.      Maximum number of PROCESSES

要求:

Maximum number of PROCESSES =2048

方法:

smit chgsys

 

3.      Network Parameters

要求:

ipqmaxlen 512

rfc1323 1

sb_max 2*655360

tcp_recvspace 65536

tcp_sendspace 65536

udp_recvspace 655360

Note: The recommended value of this parameter is 10 times the

value of the udp_sendspace parameter. The value must be less

than the value of the sb_max parameter.

udp_sendspace 65536

Note: This value is suitable for a default database installation. For

production databases, the minimum value for this parameter is 4

KB plus the value of the database DB_BLOCK_SIZE initialization

parameter multiplied by the value of the

DB_MULTIBLOCK_READ_COUNT initialization parameter:

(DB_BLOCK_SIZE * DB_MULTIBLOCK_READ_COUNT) + 4 KB

 

方法:

■ ipqmaxlen parameter:

/usr/sbin/no -r -o ipqmaxlen=512

■ Other parameter:

/usr/sbin/no -p -o parameter=value

 

6.3.6        配置用户的环境变量

创建.profile 文件

 

ORACLE_BASE=/opt/oracle

export ORACLE_BASE

ORACLE_SID=ora101

export ORACLE_SID

ORACLE_HOME=/opt/oracle/product/10.2.0/db_1

export ORACLE_HOME

ORA_CRS_HOME=/crs/oracle/product/10.2.0

export ORA_CRS_HOME

DISPLAY=192.168.4.45:0.0

export DISPLAY

NLS_LANG='AMERICAN_AMERICA.ZHS16GBK'

export NLS_LANG

LD_LIBRARY_PATH=$ORACLE_HOME/lib

export LD_LIBRARY_PATH

PATH=/usr/bin:/etc:/usr/sbin:/usr/ucb:$HOME/bin:/usr/bin/X11:/sbin:.

export PATH

PATH=$ORACLE_HOME/bin:$ORA_CRS_HOME/bin:$PATH

export PATH

 

6.4      安装Clusterware

 

6.5      安装数据库软件

 

6.6      安装补丁

 

6.7      创建ASM实例

 

6.8      创建数据库实例

 

6.9      ORACLE 10G RAC的启动与关闭

6.9.1        启动

srvctl start nodeapps -n

srvctl start nodeapps -n

srvctl start asm -n

srvctl start asm -n

srvctl start database -d

srvctl start service -d -s

crs_stat -t

6.9.2        关闭

srvctl stop service -d -s

srvctl stop database -d

srvctl stop asm -n

srvctl stop asm -n

srvctl stop nodeapps -n

srvctl stop nodeapps -n

crs_stat -t

 

7          培训

7.1      AIX操作系统概述

7.1.1        AIX主要组成

1)      内核

2)      文件系统

3)      Shell

4)      网络通信

5)      文本处理

6)      编程工具和编程语言

7)      连机系统文档

8)      AIX Windows 环境、其他功能、各种应用程序

7.1.2        内核

1)      多用户、多进程的调度

2)      I/O设备的接口

3)      管理磁盘上的文件

4)      AIX内核主要用C语言编写、少量用汇编语言

7.1.3        文件系统

三种类型的文件:普通文件,设备文件和命令文件

7.1.4        shell

1)      是系统于用户的接口

2)      系统支持很多种shell,其中常见的有三种Shell :(Korn Bourne C)

3)      系统赋予用户缺省Shell是ksh

4)      shell的功能作用有:命令解释程序、支持前后台执行、可编程

7.1.5        系统管理

1)      软件安装

2)      用户管理

3)      设备配置

4)      储存储管理

5)      数据备份

6)      性能监控

7)      问题诊断

 

7.2      文件与目录

7.2.1        文件

1.      以.开头的为隐藏文件

2.      区分大小写

3.      文件名最多为255个字符

4.      文件在磁盘中包括两部分

1)       i 节点--对文件的描述(每一个文件对应一个 i节点),i节点中包含以下内容:文件的大小、修改日期、时间、连结数、文件物理定位等

2)      数据块

7.2.2        文件属性

文件类型(权限声明) 链接数 文件主 所属组名 文件长度 时间 文件名

用ls -l得到的结果中从第二列到第十列的这九列表示不同的人对该文件的使用权限,每三列为一组

rwx rwx rwx

分别表示对文件主,文件所属于的组的成员用户和其他人这三种人的权限

对一般文件:

r = read 可读

w = write 修改、删除

x = execute 可执行

对目录

r 可察看目录内容

w 可对目录文件修改、删除

x 可进入该目录

许可权的数码表示形式:文件、目录许可权对应数码

7.2.3        有关文件与目录的常用命令

1)      cp ---- 文件拷贝

cp 源名目标名

2)      mv --- 移动文件(改名)

mv 源文件名 目标文件名

mv old_file newfile

3)      ln --- 链结文件(使文件有多个名字)

ln 源文件名 文件别名

ln -s 源文件名 目标文件,表示建立符号链接(-s 可以跨越文件系统)

4)      cat --- 列示文件内容

5)      pg , more ---- 分屏显示文件内容

6)      rm --- 删除文件

rm file1 file2 …

rm -i file1  交互式删除

7)      显示当前路径:pwd

8)      改变当前路径:cd

cd --- 进入缺省目录

cd .. 进入上一级目录

9)      ls 命令

列当前目录下的文件:ls 目录名

列出包括隐藏(. 开头)文件在内的所有文件:ls –a

列出包括子目录下文件在内的文件:ls –R

列出文件的属性:ls -l

10)  创建目录 : mkdir 目录名

11)  删除目录: rmdir 目录名

指定的目录必须为空目录

指定的目录不能是当前的目录

12)  文件许可权的修改:chmod [选项] 文件名

u 文件主

g 组

o 其他人

a 所有人

- 除去特性

+ 增加特性

= 设置特性

如将文件改成同组和其他用户都可写:

$chmod go+w file1

13)  umask 命令-- 显示或修改文件的缺省许可权

文件和目录在创建时系统都会付给她一个权限,这个权限是系统通过用户的umask值计算得到 的.目录是用777和umask值做异或运算得来,而文件是用666和umask值做异或运算得来.用户默认得秒拾值是022,则用户创建得文件缺省权限 是644,目录缺省权限是755.我们可以修改自己得umask值

umask [-s] [掩码]

一般推荐用户可将自己得umask值设置为027

7.3      文本编辑器

7.3.1        vi :全屏幕编辑器

7.3.2        vi 命令

1)      a 在光标后插入文本

2)      i 在光标前插入文本

3)      o 在当前行下面加入一空行并进入输入方式

4)      不存盘退出 : :q 或 q!

存盘退出 : :wq 或:x 或 ZZ

5)      1G 移动到第一行 nG 移动到第n行 G 移动到最后一行

6)      x 删除当前字符

7)      dd 删除当前行

:n1,n2d 删除n1行到 n2行

向上查找 ,用 /

向下查找 ,用 ?

n 命令将继续同一方向的查找

N 则继续进行方向的查找

8)      查找并替换命令

地址 s/oldstring/newstring/[g]

9)      . 重复上一次修改

10)  u 取消上一次修改

11)  移动时,先要用dd删除要移动的文本. 拷贝时,先用yy将要拷贝的文本读入缓冲区.以上两者都可以用P命令将原来的文本粘贴到光标所在的位置。

yy 将当前行读入缓冲区

dd 删除当前行

ndd 删除当前行开始的n 行

p 将文本写到光标后的下一行

P 将文本写到光标后的下一行

12)  set -o vi

当需要调出以前输入的命令时,先按ESC键,就进入了vi的行编辑状态,这时vi的文本编辑命令都可以直接使用.不过k键表示取上一条命令,j键表示取下一条命令

7.4      shell

7.4.1        通配符

? ---- 替代一个字符

* ---- 替代任意个字符

[ ] --- 替代[ ] 中的任意一个字符

[!] --- 替代除[ ] 中!后字符外的任意一个字符

[-] --- 替代连续字符范围中的任一字符

[!-] -- 替代字符范围以外的任一字符

7.4.2        重定向

1)      command < filename 输入重定向到文件

2)      command > filename 输出重定向到文件

3)      command >> filename 输出重定向附加到文件

4)      command 2> filename 错误重定向到文件

5)      command 2>> filename 错误重定向附加到文件

7.4.3        管道

用 | 隔开构成管道,其中每一个命令的标准输出构成下一条命令的标准输入

command1 | command2

7.4.4        过滤器

过滤器指一个命令,它的功能是从标准输入读取数据,将其输入做某些改变,再输出到标准输出,这种命令常置于管道中间

cat 作为过滤器,如:

ls -R /home/wang | cat a* |wc -l

7.4.5        命令行

1)      同一命令行可以输入多条命令,命令间用 ; 隔开,各命令输入、输出不相关。

2)      一条命令占多行:当命令在一行太长,希望分行输入时,在结尾输入 \

7.4.6        shell变量

1)      变量是有名称的,它在程序中代表一定的数值,程序在执行时可以使用或改变变量的值.

2)      shell变量常用于定义环境,如

HOME (主目录,如: /home/student)

TERM (终端类型,如: vt100)

PATH (搜索路径,如: /bin:/usr/bin:.)

PS1 (主提示符号)

3)      显示变量设置:set

4)      变量设置:xy=“hello”

5)      删除变量:unset 变量名

7.4.7        shell元字符

1)      '' ---- shell对其中所有字符不做任何解释

2)      " " ----shell仅解释其中的 $ , ` , \的特殊含义

3)      \ ---- 转义其后的一个字符,既shell不对其后的字符做解释

 

7.5      客户化用户环境

7.5.1        Shell 对用户环境的缺省定制顺序

首先根据/etc/profile文件中定义的定制变量,然后读取/etc /enviroment文件中对shell变量的设置,最后读取用户主目录下.profile文件对设立了进行设置.如果在这三个文件中对系统的某一变量 都进行了设置,则以最后一次设置的为准.用户只能修改自己主目录下的.profile文件.而系统管理员可以对这三个文件进行修改

   

7.5.2        命令历史

1)      $HOME/.sh_history 文件中存放着该用户刚用过的128个命令.

2)      系统中HISTSIZE变量用以确定命令历史文件中最多存放多少条命令

3)      history --- 列示以前用过的命令 (存于 .sh_history中)

4)      r 命令 --- 调用以前用过的命令

5)      用vi的行编辑功能可以重调用用户以前输入的命令,vi行编辑功能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需在.kshrc文件中设置:set -o vi或在.profile中设置 EDITOR=/usr/bin/vi export EDITOR

7.6      系统管理

7.6.1        smit与smitty

smit快捷方式

1)      smitty tape

2)      smitty user

3)      smitty tcpip

4)      smitty nfs

5)      smitty jfs

6)      smitty lvm

 

7.6.2        设备管理

1.      分类

物理设备、端口、设备驱动、逻辑设备

/dev目录 放置所有可以被用户直接访问的逻辑设备

2.      设备分层管理

1)      顶层: 按功能分类

2)      功能子类:按性质加以划分(SIO, mac)

3)      类型子类:按类型与制造商区分设备

3.      ODM

1)      所有的设备的配置信息存放在Device configuration database,并由ODM管理,包括两部分:predefined  database和 customized database

2)      customized database里面存放系统目前活动的设备的信息

3)      predefined database里面存放系统所支持的所有设备的的信息

4.      设备状态

1)      Undefined   系统没有记录设备的存在

2)      Defined 系统已经分配了逻辑设备名称及端口给设备。但设备对于系统来说,还不可用.

3)      Available   设备已经准备就绪,可以使用

5.      自动配置设备

cfgmgr

cfgmgr -i

6.      删除设备

把设备改成defined状态: rmdev  -l

彻底删除设备:rmdev –d –l

7.      显示设备

 

lsdev -C [ -c Class ] [ -s Subclass ] [ -t Type ] [ -f File ]

  [ -F Format | -r ColumnName ] [ -h ] [ -H ] [ -l Name ]

  [ -S State ]

  lsdev -P [-c Class ] [ -s Subclass ] [ -t Type ] [ -f File ]

  [ -F Format | -r ColumnName ] [ -h ] [ -H ]

 

  一些常用的flags:

     -C        显示在Customized Devices Object class里面的设备信息

     -P        显示在Predefined Devices object class里面的设备信息

     -c Class  指定显示的设备的类别

     -H        在输出的栏上显示标题

     -S        显示指定设备状态的设备

7.6.3        lspv

用lspv命令来看跟物理卷有关的特定信息

7.6.4        lsattr

用lsattr显示指定的设备或设备类型的属性

7.6.5        lscfg

显示设备信息

 

 

7.7      存储管理

7.7.1        LVM

Logical Volume Manager是一个管理逻辑卷存储的命令及工具的集合

 

7.7.2        PP

Physical partition(PP):硬盘存储的最小分配单位.

它的大小在创建VG时定义,以后就不能改变了.

一个硬盘缺省时最多可以被划分成1016个PP.

一个PP一般设为128MB

 

7.7.3        PV LP

Physical Volume(PV):系统的物理硬盘

一个硬盘同时只能属于一个VG

如果一个硬盘如果参与系统的存储分配,则需要将该硬盘加入的系统的卷组(VG)中或自己创建一个卷组

Logical partition(LP):LP与PP相对应.一个LP一般对应一个PP,LP的大小与PP的大小相同

7.7.4        VG

Volume Group(VG):AIX存储分配的最大单位,它包括一个或多个PV.一般情况下最多包括32个PV,一个系统最多有255个VG.VG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还包含多个LV.在系统安装时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卷组rootvg.

加一个VG:smitty mkvg

修改卷组的活动属性

       chvg -ay newvg   每次开机的时候自动激活卷组,使卷组可用

       chvg -an newvg   关闭每次开机的时候自动激活卷组

 卷组的解锁

     当对一个卷组进行管理操作时机器突然当机,卷组可可能会被锁住。可以用以下

     命令对卷组解锁:     chvg -u newvg

  加一个物理卷到卷组

     用命令行:      extendvg newvg hdisk3

     用smitty:        smitty vgsc

  从卷组里面移除一个物理卷

     用命令行:      reducevg myvg hdisk3

     用smitty:       smitty reducevg

     如果移除的这个物理卷里面存有数据,而没有把数据移到其它物理卷或备份

     的话,将可能破坏卷组数据的完整性

  激活一个卷组:    varyonvg testvg      注:用smit mkvg建立卷组之后,会自动激活卷组

  卸载一个卷组:      varyoffvg testvg   在做这个动作之前,要      确保卷组上面的文件系统是卸载的

Importing 和 exporting卷组:如果物理卷需要移到另外机器,就需要Importing和exporting卷组, 让卷组里面的逻辑卷及文件系统数据可以被另外一台机器使用

exporting卷组,从ODM数据库里面移除卷组的定义,如:

     #exportvg myvg

Importing卷组,加入卷组的定义到ODM数据库里面,如:

     # importvg -y myvg hdisk12

Export/Import VG的注意事项

q     当import VG所含的LV与现有的LV名字冲突时,系统自动改变import VG中LV的名字

q     当一个VG中含有处于Active状态的Paging Space时,不能export VG

q     Import VG后,应使用fsck命令检查文件系统

q     Export VG后,/etc/filesystems文件中相关信息将被删除    但是mount points仍存在

同步VG

在用varyonvg激活VG的时候,系统自动对VG里面的拷贝进行同步

例子:

  syncvg -p hdisk04 hdisk05    同步PV hdisk04和hdisk05

  syncvg -v vg04               同步VG  vg04

 

显示Vg

lsvg    显示系统所有的VG

lsvg -o  显示系统所有活动的VG

 

 

7.7.5        LV

Logical Volume(LV):由同在一个卷组的一个或多个LP组成,它不需要占用连续的PV空间,它可以跨越硬盘存在可以动态的扩充容量.应用程序访问磁盘一般 访问到LV这一层.LV中可以包括日志文件系统,Paging Space,日志log,BLV系统启动逻辑卷等.一般情况一个LV最大为64G,一个VG中最多包含256个LV.

 

添加一个LV

smitty mklv

移去LV

smitty rmlv

减少LV的大小

步骤:

 1.备份LV上面的数据

 2.移除LV

 3.重新建立LV

 4.恢复数据

增加LV的大小

smitty extendlv

拷贝LV

smitty cplv

显示LV

lsvg –o|lsvg –i –l

lslv lv2

lv镜像

smit mklvcopy

 

7.7.6        VGDA

VGDA(Volume Group Descriptor Area)是包含在卷组中硬盘上的一个区域.卷组中的每一个硬盘至少有一个VGDA区,同一个卷组中所有硬盘的VGDA内容是一样的.VGDA中存放的是 关于卷组的管理信息如卷组的ID号,包含的硬盘ID,逻辑卷ID还存放PP与LP的对应关系

 

7.7.7        Quorum

quorum是一种状态,它代表在一个卷组里面有51%的VGDA是活动的,这时候。可以对卷组进行正常的操作。如果一个卷组的quorum丢失的话,卷组将关闭。这样可以禁止对卷组的进一步的操作,保护数据

7.7.8        镜像

7.7.9        striping

strping技术将LV的数据分布到不同PV上访问这些数据时可以进行并行的读写.如图在读写数据时1,2,3块数据由于分布在不同的硬盘上可以同时进行操作

 

7.7.10    rootvg 镜像

将新的硬盘加入到rootvg 中

然后对它进行运行:

 mirrorvg rootvg hdisk0 hdisk1

如果取消

 unmirrorvg rootvg hdisk1

相同大小的PV才能做镜像,或者大盘给小盘做镜像

7.7.11    添加硬盘

方法一:

    1.关机

    2.连接新的磁盘

    3.开机,系统启动的时候,cfmgr命令就会自动配置磁盘

方法二:

    1.连接新的磁盘(机器在开机的状态)

    2.手动运行cfmgr命令,就可以配置磁盘

 

磁盘配置之后,可以用以下的命令来确认

    #lspv  

7.7.12    给硬盘分配ID号

chdev -l hdisk1 -a pv=yes

7.7.13    移去硬盘

reducevg rootvg hdisk1

rmdev -l pvname   把设备状态从available改为defined

rmdev -d rmdev    从ODM里面去除设备的定义,这时设

                                备的状态变为undefined

rmdev –l pvname –d  合并以上两条命令

rmdev –l pvname –dR 把所属子设备也删除

7.7.14    有关硬盘与PV的一些命令

显示系统的物理卷

  #lspv

  #lsdev -C -c disk

显示物理卷的特性

  #lspv hdisk1

显示物理卷上面的逻辑卷的信息

#lspv –l hdisk1

显示在物理卷里面,分配给逻辑卷的物理分区的范围及在磁盘上的位置

#lspv –p hdisk1

7.7.15    PV内容迁移

smitty migratepv

不同卷组间不允许进行这个操作

7.8      文件系统管理

三种类型的文件系统

 -Journaled File system(jfs)

   -CD-ROM File system(cdrfs)

   -Network File system(nfs)

7.8.1        文件系统与LVM的关系

7.8.2        /etc/filesystems

7.8.3        Mount 文件系统

mount:将文件系统和系统的目录树进行逻辑连接,使独立的文件系统和系统的其他文件系统相互连接.

mount /dev/lv00 /home/pastie

7.8.4        查看文件系统

lsfs

df

mount

du

du –sk

du -sm

7.8.5        删除文件系统

步骤:

1.#umount filesystem_name

2.smitty rmjfs

7.8.6        增加、减少文件系统

smitty fs

aix 5.3 以后可以动态减少文件系统,但要小心,做好备份

 

7.8.7        碎片整理

defragfs –q filessystem

defragfs –r filessystem

defragfs filessystem

7.8.8        文件验证

fsck可以检查日志文件系统的log,检查日志文件系统的索引节点,间接指针块,数据块和文件系统的空闲列表等的完整性,如果发现用错误,当文件系统没有被连接时可以进行修复工作

fsck [-p|-y|-n][-f][file system]

7.8.9        Page  space 管理

用命令lsps -a查看Paging Space大于70%时,需要增加内存空间

当Paging Space过小时,提示信息显示在console上,新的进程无法启动,系统可能停止工作

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

    -使用多个Paging Space,每个Paging Space放在不同的

      PV上

    -移动Paging Space到一个不频繁使用的PV上

当内存小于256M时,Paging Space大小是内存的两倍

当内存大于256M时

    Total paging space = 512 MB + (memory size - 256 MB) * 1.25

系统用swapon -a命令激活所有在/etc/swapspaces文件中列出的Paging Space

 

创建ps      smitty mkps

 

7.9      进程管理

查看系统中进程运行情况

修改进程的优先级

停止进程

7.9.1        查看系统进程

ps –ef

列出所有非内核进程 

ps –fu   userid

列出由 UserID 拥有的所有进程,以及进程标识、最近 CPU 使用情况、总的 CPU 使用情况以及启动该进程的命令(包括其参数)

查看oracle的进程

ps –ef|grep  oracle  |pg

PID进程标识

TTY与进程关联的终端或伪终端

TIME消耗的累积 CPU 时间,以分和秒计

CMD进程正在运行的命令

USER进程所属的用户的登录名

UID进程所属的用户的数字用户标识

PPID此进程的父进程的标识

C最近使用的 CPU 时间

7.9.2        死进程

可能在进程表中注意到偶尔的死进程,也称为 zombies(僵尸)。这些进程不再执行,不分配系统空间,但仍然保留其 PID 号码。可以识别进程表中的 zombie 进程,因为它在 CMD 列中显示

Zombie 进程继续在进程表中存在,直到父进程死掉或系统关闭并重新启动

7.9.3        修改进程优先级

renice +5 ProcID

7.9.4        停止进程

kill

用途:送一个信号给某个进程或使之中止

语法:/usr/bin/kill [-signal] pid

/usr/bin/kill –1

参数:-I         列出动态符号名称

kill 指令的用途是送一个 signal 给某一个 process 。因为大部份送的都是用来杀掉

process 的 SIGKILL 或 SIGHUP ,因此称为 kill 。kill 的用法为:

kill [ -SIGNAL ] pid……

kill –l

SIGNAL 为一个 singal 的数字,从 0 到 31 ,其中 9 是 SIGKILL ,也就是一般用来杀掉一些无法正常 terminate 的讯号。其馀讯号的用途可参考 sigvec(2) 中对 signal 的说明。

你也可以用 kill -l 来察看可代替 signal 号码的数目字。kill 的详细情形请参阅 man kill。

#kill –9  3456 

7.10系统资源控制器SRC

7.10.1    SRC概念

System Resource Controller (SRC)提供了一批命令与子程序,来方便系统管理员建立和控制子系统(subsystem),如启动或停止。子系统是实现某个特定的功能,在系统里面相 对独立的程序或进程的集合,如nfs。子服务器(subserver)是subsystem里面的一个程序或进程

SRC提供以下的功能:

      -包含启动,停止和状态查询的用户接口

      -记录子系统的异常终止

      -跟踪subsystem,a group subsystem or a subserver

      -支持远程系统控制

      -subsystem的刷新功能

7.10.2    LSSRC(小写)

系统目前的subsystem与subsystem group:

       #lssrc –a

来看subsystem inetd里面的subserver

      #lssrc –ls inetd

7.10.3    SRC启动

System Resource Controller (SRC)在系统初始化的时候就启动。它的

执行命令为/usr/sbin/srcmstr,包含在/etc/inittab文件里面

7.10.4    stopsrc命令

stopsrc命令

stopsrc命令送一个关闭subsystem或一组subsystem的命令到SRC

 

命令常用的flag

  -g Group      指定要关闭的一组subsystem

  -s Subsystem  指定要关闭的一个subsystem

  -t Type       指定要关闭的一个subserver

如:

#stopsrc -g nfs

#stopsrc -s syslogd

 

7.10.5    startsrc命令

startsrc命令

startsrc命令送一个启动subsystem或一组subsystem的命令到SRC

 

命令常用的flag

  -g Group      指定要启动的一组subsystem

  -s Subsystem  指定要启动的一个subsystem

  -t Type       指定要启动的一个subserver

如:

#startsrc -g nfs

#startsrc -s syslogd

 

7.11进程的定时启动

7.11.1    crontab

crontab守护进程cron启动之后,才可以在制定的时间进行指定的操作

某一个用户相关的操作存放在/var/spool/cron/crontabs/user中

相关文件

      -/var/adm/cron/cron.deny 不能够使用cron的用户

      -/var/adm/cron/cron.allow 可以使用cron的用户

crontab的时间格式

 

显示crontab表

       #crontab -l

编辑crontab表

      #crontab –e

7.12备份与恢复

7.12.1    Rootvg 备份命令  : mksysb

mksysb  /dev/rmt0

7.12.2    备份rootvg 过程

7.12.3    mksysb备份带的恢复

7.12.4    备份用户数据

savevg     备份指定的VG的所有的文件

tar   备份文件到存储介质,或从存储介质恢复文件

backup 备份文件到存储介质

savevg

用savevg命令备份属于某个指定的VG的所有文件

命令的flag

    -i                调用mkvgdata命令来建立数据文件

    -f Device   指定用来存放备份的设备或文件名

非rootvg的恢复

smitty restvg

用tar命令

命令的flag:

     -x                 从介质恢复文件

  -c                建立一个新的归档,并写文件此归档

  -t                 按照文件在归档里面的顺序显示文件

  -f Archive   指定归档的名字,如/dev/rmt0

    -v                  在处理的时候显示文件的名字       

例子:

# tar -cvf /dev/fd0 *

用backup命令

命令的flag:

     -i    指示从标准输入读文件,并以文件名称归档

  -p    指示在归档前对文件压缩

  -q    指示可移除的介质已经准备就绪。这样backup命令不用询问你就可以

            继续下去

  -u    更新/etc/dumpdates文件的内容,把备份的时间,日期,级别写进去

  -v    让backup命令显示关于备份的额外的信息

例子:

#find . -print | backup -i -f /dev/rmt0

通过smit备份文件和目录

smitty backfile

以文件结构备份文件

命令格式:

# backup -u [-level] [-f device] [filesystem]

 

backup命令加上-u这个flag就可以进行递增的备份。递增备份分成0-9共10级,

其中0级为完整的备份,后面的每个级别在备份的时候会仅备份自上一个级

别备份以来有改变的部分

通过smitty以文件结构备份文件

smitty backfilesys

7.12.5    恢复用户数据

restore

列出在介质上的文件

   #restore -Tvf /dev/rmt0

恢复单独的文件

   # restore -xvf /dev/rmt0 /home/mike/alog

恢复完整的文件系统

  # restore -r[-q][-v][-f device] filesystem

通过smitty恢复文件

smitty restfile

tar

传统的Unix命令

  # tar -cvf device files

 # tar -xvf device [files]

 # tar -tvf device

dd

语法结构

dd [option=value] [if=infile][of=outfile]

 

例子:

# dd if=/dev/fd0 of=/tmp/ddcopy

 

7.13网络管理

7.13.1    启动TCP/IP相关进程

在系统启动时运行/etc/rc.tcpip文件,启动相应的TCP/IP进程

7.13.2    TCP/IP定制步骤

1.         定义/配置网卡

smitt device--Communication

2.         定义/配置网络接口

大多数网络接口在系统自动配置时已经定义。

使用SMIT “Minimum Configuration & Startup”配置第一个网络接口

使用SMIT “ Network Interface”菜单中的“Further Configuration”修改和添加另外的接口

手工配置网络接口,使用ifconfig命令

 

ifconfig命令可以让我们以命令行方式修改网络接口的属性

#ifconfig –a  看机器里面所有的网路端口的状态及地址设定

#ifconfig tr0 up   激活网络端口

#ifconfig tr0 down 关闭网络端口

#ifconfig tr0 delete 删除IP地址

#ifconfig tr0 detach 移除网络端口

#ifconfig tr0 10.1.2.3 netmask 255.255.255.0 alias 建立IP别名

Tr0表示一个网络接口

 

3.         定义主机ID和主机名

应用程序用主机名进行标识或授权,用SMIT或hostname命令来设定主机名

显示主机名    #hostname

使用SMIT可以永久性修改主机名

/etc/hosts文件

4.         定义名字解析方法

5.         定义路由信息

smit mkroute创建路由

6.         启动服务器进程

 

7.13.3    相关命令

显示网络状态 netstat -in

显示与远程主机的连通性 ping

把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或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host hostname

显示和修改IP地址与硬件地址之间解析 arp -a

登录到远程主机 telnet hostname

在本地与远程机器之间传送文件 ftp

/etc/ftpusers文件是由root用户创建的,用于存放那些不能使用ftp命令登录到该系统的用户

在远程主机上执行命令 rexec

在两台机器之间复制文件 rcp

远程执行shell命令 rsh

登录到远程主机 rlogin

7.13.4    Hosts.equiv 与.rhosts

etc/hosts.equiv和$HOME/.rhosts文件,可以用来定义哪些远端主机和用户不需要密码就可以在本机上执行命令,如执行rlogin,rcp命令

当本机接收到一个远端命令的执行要求时,首先检查/etc/hosts.equiv

      文件,如果里面没有的定义远端主机或用户,则接下来检查HOME/.rhosts

 

7.13.5    主机名解析

默认的解析主机名称的顺序为:

1. BIND/DNS (named)

2.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NIS)

3. Local /etc/hosts file

可以更改文件/etc/netsvc.conf的内容来改变顺序,如:

   hosts = bind,nis,local

 

7.14配置NFS

7.14.1    NFS文件系统

NFS文件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文件系统,它允许用户像本地一样访问远端主机上的文件或目录

 

7.14.2    启动NFS

系统默认安装的时候已经安装了NFS,但没有激活,使用之前,一定要激活

用命令行

      #mknfs -B

用smitty

     #smitty mknfs

用SRC命令

      #startsrc -g nfs

7.14.3    配置NFS服务器

1.         确认共享的资源

smit mknfsexp

2.         验证exportfs

showmount -e

3.         exportfs

4.         pg /etc/rc.nfs

5.         mkitab “rcnfs:2:wait:/etc/rc.nfs > /dev/console 2>&1”

 

所有以上步骤都可以在smitty nfs 中实现

7.14.4    配置NFS客户端

1.         用mkdir命令建立本地安装目录

mkdir dirname

2.         启动客户端进程

smit mknfs

3.         安装需要的共享目录

mount sys3:/home/files      /home/mntpt

 

所有以上步骤都可以在smitty nfs 中实现

阅读(479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