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10202
  • 博文数量: 46
  • 博客积分: 301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679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0-16 13:11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09年(19)

2008年(27)

我的朋友

分类: 系统运维

2008-10-16 20:55:33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是OSI网络互联模型中的第二层(Date Link Layer)中的协议。

STP是基于什么需要所开发的协议:
一个优秀的网络工程师,冗余的思想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做某些网络互联的项目时,会使用多个交换机Switch进行保障通信,避免单点故障。可是如果几个交换机同时作用时,难免会发生一些问题:1,广播风暴。一个PC或者Host Server 发送一个广播broadcast,从而使形成环路的交换机不停的泛洪(由于交换机是二层设备,没有网络层封装帧的TTL数,所以这种广播风暴更为严重),直到网络堵塞。2,帧的多重复制。由于多台Switch转发数据,可以使目标路由器接收到几个相同的帧,这在三层路由的一些协议中,会出现故障。3,MAC地址表不稳定。由于交换机中MAC表中,一个端口可对应多个MAC地址,而一个MAC无法对应多个端口。然而在多个Switch同时作用环路时,难免会造成MAC表学习重复,使MAC地址对应的端口不断被覆盖,造成MAC地址表不稳定。

基于以上问题,开发出来了STP生成树协议,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生成树协议STP/RSTP
一. 技术原理:
  STP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成“一棵树”,树的根是一个称为根桥的交换机,根据设置不同,不同的交换机会被选为根桥,但任意时刻只能有一个根桥。由根桥开始,逐级形成一棵树,根桥定时发送配置报文,非根桥接收配置报文并转发,如果某台交换机能够从两个以上的端口接收到配置报文,则说明从该交换机到根有不止一条路径,便构成了循环回路,此时交换机根据端口的配置选出一个端口并把其他的端口阻塞,消除循环。当某个端口长时间不能接收到配置报文的时候,交换机认为端口的配置超时,网络拓扑可能已经改变,此时重新计算网络拓扑,重新生成一棵树。

       总之,其目的就是在不影响冗余的情况下,避免交换机环路的出现。

具体的选举步骤为:
1、One root bridge per network(在网络中选一个根桥)
2、One root port per nonroot bridge(在每一个非根桥中选举一个根端口称为RP)
3、One designated port per segment(在每条链路中选举一个指定端口称为DP)
4、Nondesignated ports are unused(剩下的一个端口为BLOCK状态)

选举原则:
1,在所有交换机中Bridge ID越低,越优先。
【先介绍一下Bridge ID,Bridge ID又两部分组成,{Bridge Priority,MAC Adress}。Bridge Priority为桥优先级,默认为32768;MAC Adress就是交换机的MAC地址。注:如果想把指定交换机设为根桥,可把改交换机的Bridge Priority设为更低,一般设为0】

2,选举根端口时,按照以下原则。COST--Port ID,先比较COST值,即该端口到根桥的花费。COST值越低越优先。
【COST值】
带宽       COST
10Gps       2
1Gps        4
100M        19
10M         100
如果COST值相同的话,再比较Port ID,Port 0优先与Port 1。

3,选举DP,规则为COST--Bridge ID。先比较COST,当COST相同时,再比较桥ID,桥ID越小越优先。

4,最后剩下的那个唯一的端口即为BLOCK状态,即不运作,但会接收BPDU报文,监听其他正常使用的交换机是否工作正常,如不正常立即启用。

Spanning-tree transits each port through several different states:
1,收BPDU报文,如20s没有收到回包,即转入下一步骤。------只可收BPDU报文
2,Listening 届时15s 此期间,会进行STP选举------------可以收、发BPDU报文,不转发用户数据
3,Learning 届时15s 此期间会学习MAC地址,为以后减少泛洪流量做准备
4,Forwarding

       以上可以看出,STP协议会持续50s,这就是有的PC开机后50s后才可以上网,进行数据传输。为此,由开发了RSTP协议(快速生成树协议),收敛速度可达到1s。


二. 功能介绍:
  生成树协议最主要的应用是为了避免局域网中的网络环回,解决成环以太网网络的“广播风暴”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网络保护技术,可以消除由于失误或者意外带来的循环连接。STP也提供了为网络提供备份连接的可能,可与SDH保护配合构成以太环网的双重保护。新型以太单板支持符合ITU-T 802.1d标准的生成树协议STP及802.1w规定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收敛速度可达到1s。
  但是,由于协议机制本身的局限,STP保护速度慢(即使是1s的收敛速度也无法满足电信级的要求),如果在城域网内部运用STP技术,用户网络的动荡会引起运营商网络的动荡。目前在MSTP 组成环网中,由于SDH保护倒换时间比STP协议收敛时间快的多,系统采用依然是SDH MS-SPRING或SNCP,一般倒换时间在50ms以内。但测试时部分以太网业务的倒换时间为0或小于几个毫秒,原因是内部具有较大缓存。SDH保护倒换动作对MAC层是不可见的。这两个层次的保护可以协调工作,设置一定的"拖延时间"(hold-off),一般不会出现多次倒换问题。

阅读(688)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Tcl语法简介

下一篇:VLAN技术讨论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