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电池如果不会充电的话会非常影响其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时间的,那么如何能正确的发挥其最大功效呢?且听我阿涛为大家细细细细的道来——很细很细(请自行想象回声效果^^)
一些配备锂离子电池的笔记本电脑,运用了诸如SBS智慧电池系统的技术,能够精确地测量电池寿命,所以使用起来要省心一些。虽然锂离子电池有很多优点,但要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维持较长时间的供电,还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的充电方法。
新买回来的锂离子电池在初次使用时,要进行3次完全的充放电,即电池至少要完全充满一次电,再将电量放尽,重复三次后再使用。以激活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使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进入最佳状态,在以后的使用中就可以随意地即充即用,但要保证一个月之内电池必须有一次完全的放电,这样的深度放电能激发电池的活化性能,对电池的使用寿命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超过3个月电池未使用,再次使用之前也应同新电池一样进行 3次完全的充放电,以确保激活电池。
若使用镍氢电池,要很好地控制充电时间,应注意不要频繁地过度充电,否则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镍氢电池在充电前应该完全放电,在充电时也要充分充电,且在正常使用前,也要求完成3次完全的充放电。
大多数用户习惯在每次使用笔记本电脑时,都插接上交流电源供电,很少用电池给笔记本电脑供电。其实应该每月至少用电池来供电一两次,将电池完全用光,再接上交流电一次性充满。请记住这样一条,对于充电电池来说,将电量用完再充满,有益而无害,因为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存在一定的惰性效应,长时间不使用会使锂离子失去活性,需要重新激活。当笔记本电脑在室内使用交流电时最好将电池取出,以免使其经常处于充电状态。充电时最好关上笔记本电脑,使电池能够完全充满电,不要在充电中途拔掉电源。充电完毕,应该在30分钟后使用。
另外,由于电池中的电量很容易耗尽,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又只有一块电池,因此,部分笔让电脑厂家开发了快速充电的功能,让用户在电量耗尽后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补充电能。例如Dell的笔记本电脑就具备ExpressCharge功能,可以在一小时内充电90%以上。为什不是100%呢?因为根据锂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如果经常快速充电到100%,电池的寿命就告大缩短,所以后面的10%会由之前的快充改为慢充来延长电池寿命。
笔记本电脑充电电池使用的6大讹传
笔记本电脑充电电池使用的6大讹传
■新电池的激活
讹传一:新电池应该用循环充放电的方式来激活电池的性能。
真相:准确地说上述说法并不是谣传。电池从出厂到用户手中存在一个时间差,短则一个月、长则半年。对于时间差较长的电池,其电极材料会钝化,因此厂商建议初次使用的电池最好进行3~5次完全充放电过程,以便消除电极材料的钝化,达到最大容量。但通常厂商都没有注意提醒消费者,这里所说的完全充放电不应该是深度放电,而应该控制在5%~8%既可。否则一块新电池很有可能会报废。
■“前三次”充电
讹传二: 当一块新电池买回后,最好进行三次循环充放电,充电时间应该超过12小时,以便激活电池最大效能。
真相:镍氢电池为了达到最完美的饱和状态,需要经过“补充”和“涓流”过程,这个时间一般在5小时左右。而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特性更是将其深充电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一旦充满,电池内部的保护电路便会自动停止充电,因此这种做法是不科学也没有实际意义的。
有人曾用手机做过试验。在用旅充充电器将电池充满后,转用座充充电器来确认电池的饱和程度。当他发现座充充电器仍然对电池进行充电时,便认为电池仍未达到饱和状态。其实这个测试方法欠缺严谨。原因在于,座充充电器的指示灯并不是检测真正饱和与否的惟一标准,座充充电器的基准电压不一定等于手机的基准电压,因此当手机认为电池达到饱和状态时,座充充电器也许并不这么认为,依然进行充电,但是否充进去,就只有它自己知道了。
■最佳状态
讹传三:只要充电电池使用得当,就会在某一段循环范围内出现最佳状态,达到最大容量。
例如早期的镍氢、镍镉电池,如果使用得当,定期维护,会在10~200个循环点中达到其容量的最大值(出厂容量为1000mAh的镍氢电池在循环100次后,容量有可能达到1100mAh)。
真相:这种说法在日系产品电池中比较常见,在其技术规格书中的循环特性图中通常可以看到。然而对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而言,这种循环的峰值现象是不存在的。因为锂离子电池从出厂到报废,其容量的表现为循环一次少一次,从未出现过容量回升的现象。也许有朋友会问,某些ThinkPad笔记本用户通过深放电,可以恢复电池的容量。实际上那只是测试软件的错误检测而已,电池的实际容量根本没有提高。
锂离子电池到底有没有最佳状态?答案是肯定的,这跟其所受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关。一般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在25℃~40℃的环境下会表现出极好的性能。而到了低温或高温状态,其性能就要大打折扣了。例如你在室外阳光直照的情况下使用笔记本电脑,就没有在室内使用的时间长。
■容量
讹传四:两个标称容量相同(例如800mAh)的电池来说,如果一个实际测得容量为860mAh,另一个为805mAh,那么860mAH的就一定比805mAh的好。
真相:一般而言,不同型号(不同体积)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越高使用的时间也就越长。如果抛开体积和重量等因素,当然是容量越高越好。但对于两个标称容量相同(例如上例)的电池却未必。因为实际容量高的那个电池,很可能在电极材料中添加了用于增加初始容量的物质,减少了用于稳定电极的物质。其结果就表现在循环了几十次之后,容量高的那块迅速衰减,而容量低的却依然坚挺。国内许多厂商为了缩减成本,扩大销量,往往就采用了这种手段来生产高容量电池。用户在使用半年后就会发现工作时间大为缩短。总之,提高容量的代价就是牺牲循环寿命,厂商不在电池的材料上下文章,是不可能真正提高电池容量
■电池的保存
讹传五:充电电池如果不使用,应该放光了电再保存。
真相:其实不仅仅有上面提到的谣传,锂离子电池到底该充满了保存还是放光了保存肯定会让很多人感到迷惑?这一问题的解答要从其先天性的缺陷谈起,那就是“老化效应”。锂离子电池在存储一段时间后,即使不进行循环使用,其部分容量也会永久性的丧失,这是因为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自出厂时便开始了它们的衰竭历程。不同的温度及饱和程度下老化的幅度也是不同的,具体幅度可见表所示。
由此可见,存储温度越高、电池充的越满,容量的幅度就越大。因此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长期保存,用户应当将其电量控制在40%,并存储在15℃甚至更低的温度下即可。至于那些镍氢和镍镉电池则不存在这一“老化效应”,长期储存后只需进行几次完全充放电即可恢复其原始容量。
■充满电后续充
讹传六:对电池充电时,冲电充满以后再续充1~2小时,这样做有利于增强电池的饱和度。
真相:笔记本电池一般都有过电保护电路,充满电后将自动切断充电电路,电源只对笔记本设备进行供电,即使电池再充10小时也是没有作用的。
本贴来自天极网群乐社区--
阅读(2061)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