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36738
  • 博文数量: 1594
  • 博客积分: 230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167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9-05 15:0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594)

文章存档

2011年(137)

2010年(1168)

2009年(261)

2008年(28)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6-19 09:06:07

焚稿断痴情 想想真是很有意思的事儿,黛玉这会儿可以说是锦衣玉食,贾母和宝玉疼她,紫鹃死心塌地地伺候她,有了闲功夫还可以放放风筝、下下棋,最起码还能不愁吃不愁穿而去为柳絮发愁,同一个时间,没准儿这会儿刘姥姥正在乡下“喜耕田”大把大把地流汗呢!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她能把自己的身世构想的如此惨,这也算是一种本事,不过这种本事许多人都有。所以有时候太闲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消极的暗示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它能让你把白变成黑,把囍变成悲,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最少它能降低你一生的幸福度。而相反的利用,做积极地暗示,却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好处。

暗示其实是渗透在生活细节当中的。

黛玉的悲观也就渗透在这首词的字里行间,如果把这首词比做黛玉的一生,就像渗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作词有时候也像做人,一词一句积累起来就是一生。“飘泊、缱绻、空、愁、竟白头、叹今生、不管、忍淹留”,这一连串词语把整个词的基调完全浸泡在悲伤里,也把她自己的人生完全浸泡在悲伤里,我们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黛玉把这些语句换成“远游、笑傲、最喜、趁年华、任平生、谁怕、纵四海”,那么这首词恐怕写出来就会立马被人怀疑成辛弃疾或是苏东坡的了,最少也是个张孝祥!(杨易锋作品)

黛玉作为文学品中的一个典型形象一个所谓的受封建势力迫害的形象无疑是成功的,可是如果一个现实中的人像黛玉那样悲观,他的一生肯定不会怎么幸福,这样的人需要改变。而和她生活在一起的人时间长了也会觉得很郁闷,所以大多数当代男子恐怕初恋会爱上黛玉这样的女子,而最终去娶别的女子。黛玉是个极端,没几个人会像黛玉那样“焚稿断痴情”或是“冷月荡漾”沉湖归天(见《刘心武揭秘红楼》第三部)。

但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人紧锁双眉、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每天为飞机失事操心,和拥挤的交通、飞涨的房价呕气。

那么红楼梦里的“乐观者”是谁呢?今天股市里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人“写的”,这句话是什么呢?
阅读(141)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穷养小子富养女

下一篇:巴萨与国米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