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37156
  • 博文数量: 1594
  • 博客积分: 230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167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9-05 15:0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594)

文章存档

2011年(137)

2010年(1168)

2009年(261)

2008年(28)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3-11 11:36:10

常识在这里消失了 我曾经就梁文道的《常识》问他,在中国大陆,借美国人潘恩的旧名翻译公司卖书,有何感受?文道哈哈一笑,说的是借小书表达对潘恩的景仰。事实上,我和文道聊到的话题还有,究竟什么才算常识?在一个常识稀缺、分辨能力有限的国度,扯起常识的旗帜,受众的认同感有多大?我为文道担心,是因为我想起80年代的美学热,关于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一直以来都是莫衷一是。有人说对生命的屠杀,不论以怎样的名义,都不美,但马上就有人说,鲜血染红了旗帜,那也是一种美。真理似乎在这里消失了,或者我们说,常识在这里消失了。

梁文道的《常识》就是在这样蛮荒的地带展开。他出生在台湾,生活在香港,在全世界游历,而观察的场域,主要是中国大陆。正是这样的履历,我以为他是有资格对中国人说常识的。或者倒过来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人可能一直逆常识而行,比如生命为什么珍贵,比如市场为什么均衡,比如信息为什么自由,比如私人财产为什么不可剥夺,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台湾人和香港人看来,就像地球必须有空气包裹一样正常,但在大陆人之间,却是吵破脑袋的头等大事。我的意思是说,如果由一名大陆读书人来讲这些常识,估计大多数都会不屑一顾,但梁文道来讲这些,效果就不一样了,文道来自外面的世界,他还在电视上经常露脸,所以我说,文道传递常识的责任重大。我甚至还提到了当年从美国回来的胡适之,他也讲了一辈子常识,演讲的时候人潮汹涌,书出版了更是洛阳纸贵。

不过梁文道很谦虚,不敢拿自己和胡适之类比。但无论如何,文道的确受欢迎,我在一家小书店里观察过,5分钟之内,有6名衣着精致的年轻女性买了《常识》《我执》,或者是《读者》。这很好,因为文道向来慈悲,内心柔软,而那些读文道《常识》翻译公司的姑娘们,想必也是一些心思柔软的好人。
阅读(132)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当李白遇到不喝酒的人

下一篇:纪念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