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386185
  • 博文数量: 890
  • 博客积分: 1287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07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4-10-04 14:18
个人简介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90)

文章存档

2016年(1)

2014年(18)

2013年(41)

2012年(48)

2011年(65)

2010年(84)

2009年(121)

2008年(101)

2007年(129)

2006年(95)

2005年(118)

2004年(69)

分类: 系统运维

2009-08-21 14:43:06

来源:网络


级联是通过集线器的某个端口与其它集线器相连的,如使用一个集线器UPLINK口到另一个的普通端口;而堆叠是通过集线器的背板连接起来的,它是一种建立在芯片级上的连接,如224口交换机堆叠起来的效果就像是一个48口的交换机,优点是不会产生瓶颈的问题。

 

堆叠(Stack)和级联(Uplink)是多台交换机或集线器连接在一起的两种方式。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端口密度。但它们的实现方法是不同的。简单地说,级联可通过一根双绞线在任何网络设备厂家的交换机之间,集线器之间,或交换机与集线器之间完成。而堆叠只有在自己厂家的设备之间,且此设备必须具有堆叠功能才可实现。级联只需单做一根双绞线(或其他媒介),堆叠需要专用的堆叠模块和堆叠线缆,而这些设备可能需要单独购买。交换机的级联在理论上是没有级联个数限制的(注意:集线器级联有个数限制,且10M100M的要求不同),而堆叠各个厂家的设备会标明最大堆叠个数。

从上面可看出级联相对容易,但堆叠这种技术有级联不可达到的优势。首先,多台交换机堆叠在一起,从逻辑上来说,它们属于同一个设备。这样,如果你想对这几台交换机进行设置,只要连接到任何一台设备上,就可看到堆叠中的其他交换机。而级联的设备逻辑上是独立的,如果想要网管这些设备,必须依次连接到每个设备。

其次,多个设备级联会产生级联瓶颈。例如,两个百兆交换机通过一根双绞线级联,则它们的级联带宽是百兆。这样不同交换机之间的计算机要通讯,都只能通过这百兆带宽。而两个交换机通过堆叠连接在一起,堆叠线缆将能提供高于1G的背板带宽,极大地减低了瓶颈。现在交换机有一种

新的技术——Port Trunking,通过这种技术,可使用多根双绞线在两个交换机之间进行级联,这样可成倍地增加级联带宽。

级联还有一个堆叠达不到的目的,是增加连接距离。比如,一台计算机离交换机较远,超过了单根双绞线的最长距离100米,则可在中间再放置一台交换机,使计算机与此交换机相连。堆叠线缆最长也只有几米,所以堆叠时应予考虑。

堆叠和级联各有优点,在实际的方案设计中经常同时出现,可灵活应用。

 

级联是通过集线器的某个端口与其它集线器相连的,而堆叠是通过集线器的背板连接起来的。虽然级联和堆叠都可以实现端口数量的扩充,但是级联后每台集线器或交换机在逻辑上仍是多个被网管的设备,而堆叠后的数台集线器或交换机在逻辑上是一个被网管的设备。

 

简单来说,堆叠不损失带宽,级联损失带宽。

 

只要级连的主交换机处理能力足够强大,它的所有端口都可以做级连,

级连没有数量的限制,只是对主级连设备有要求。

堆叠有限制,各个厂家的主流设备一般在四台以内,D-LINK有一款支持13个设备的,其他厂家也不尽相同。

如果用户需要很大的端口密度,一般我们会推荐45066506等这样的多槽位机箱式设计的三层交换机,因为这种设备具有很高的背板带宽,而且设备很多的时候可以利用VLAN划分广播域或抑制广播风暴。

多个设备堆叠是一个比较经济的大端口密度的解决方案,如果资金实在有限,而且应用级别比较低,1000M主干也可以。

还有一个小问题,不是所有的堆叠都是线速的,某些低端的堆叠设备进行多个设备堆叠时对背板会有一定的压力,但是无论如何效率都比级连要高。

 

堆叠模块一般价格不斐,如果预算有限,多条级连线路做“链路聚合”(又称TRUNK)也是不错的解决方案。

 

堆叠是用专用的端口把交换机连接起来,当作一个交换机使用。堆叠的接口具有很高的带宽,一般在1Gbps以上。而级联通常是用普通网线把几个交换机连接起来,使用普通的网口或级联口,带宽通常为100M以下,这样下级的所有工作站就只能共享较窄的出口,从而获得较低的性能。

堆叠实际上把每台交换机的母板总线连接在一起,不同交换机任意二端口之间的延时是相等的就是一台交换机的延时,而级联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延时级联是上下级的关系。级联的层次是有限制的。而且每层的性能都不同,最后层的性能最差。而堆叠是把所有堆叠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共享。例如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为2G,那么3台交换机堆叠的话,每台交换机在交换时就有6G的背板带宽。是提高交换机速度的很好的办法。而且堆叠是同级关系,每台交换机的性能是一样的。

上面老兄说的用光纤就可以把级联和堆叠的差异去掉,那是不可能的。光纤只是传输介质和负栽数据量的不同,并没有改变网络传输的方法。本质还没变虽然说光纤只是一种传输介质,但要是你的光纤口可以达到千兆的速率可就不一样了。据说cisco29xx就是。

 

所谓“5-4-3规则”,是指在10M以太网中中,网络总长度不得超过5个区段,4台网络延长设备,且5个区段中只有3个区段可接网络设备。即:一个网段最多只能分5个子网段;一个网段最多只能有4个中继器;一个网段最多只能有三个子网段含有 PC,如图1,子网段2和子网段4是用来延长距离的。10Base2(总线型网络)每一区段的架设规则为:每区段的最长延伸距离为185米,最多可接30 台网络设备,每两台网络设备间的最小距离为0.5米。每一区段两端各接一个50欧姆终端电阻器用来结束电气信号。

所谓10Base-T(星型网络)的5-4-3规则,是指任意两台电脑间最多不能超过5段线(既包括集线器到集线器的连接线缆,也包括集线器到电脑间的连接线缆)、4台集线器,并且只能有3台集线器直接与电脑等网络设备连接。如图2所示即为10Base-T网络所允许的最大拓扑结构,以及所能级联的集线器层数。其中,位居中间的集线器是网络中惟一不能与电脑直接连接的集线器。5-4-3规则的采用与网络所允许的最大延迟有关。电脑发送数据后,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回应,那么,将认为是数据发送失败,而不断地重复发送,但对方却永远无法收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延迟,一方面受网线长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集线设备的影响,因此,双绞线网络不仅对电缆的传输距离有限制,而且也限制了集线器的数量。

阅读(106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