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2314
  • 博文数量: 44
  • 博客积分: 1431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55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2-24 12:5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

2011年(28)

2010年(15)

分类: LINUX

2010-12-24 13:05:29

1、备份系统

We can use dd, dump, cpio, tar commands to backup our linux system.

 

在备份前,首先执行如下命令:

#su root

#cd /

linux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的文件都是需要备份的,不需要备份的目录

/dev 
(待定)
/proc
/proc文件系统并不是真正的磁盘文件,而是Linux内核用于保留操作系统和内

存信息的区域,因此无需备份,即使备份了也是无法恢复的
/mnt
(是通过网络映射的,不需备份)
/tmp
/media(
确认一下“/media”上没有挂载任何东西,如果有则把“/media”也排除在外)

/sys

/lost+found

使用tar命令备份系统:

#su root

#cd /

#tar cvpzf backup.tar.gz / --exclude=/proc --exclude=/backup.tar.gz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tmp --exclude=/dev --exclude=/mnt --exclude=/sys .


z
(压缩; 备份资料经由 ``gzip''压缩)
c
(建立; 一个 archive 档开始被建立)
v
verbose 显示出已经备份好的档案)
p
(允许保存;保护的资料将会被记忆,可以被回复)
f
(档案) 选项後面接的是的要写入的 archive (或装置)名称,注意包含资料的档名是如何得到的,只要用两个後引号将``date'' 指令圈起来。 一般的命名惯例是在未压缩过的档案後面加上 `` .tar'' ,压缩的档案加上 ``tar.gz''

——exclude
选项告知 tar 不要备份所指定的档案或目录。
最後有一点,''.'' 符号告知 tar 要备份目前目录中的所有东西。


在备份命令结束时你可能会看到这样一个提示:’tar: Error exit delayed from previous errors’,多数情况下你可以忽略它。


2.
恢复系统
建议先清空目标路径下的除/boot目录外的所有文件,再还原备份

 

警告:看在上帝的份上,在这一部分请小心谨慎。如果你不理解你在这里干了什么,你可能最终毁坏了对你而言很重要的东西,所以请小心谨慎。 那么,我们将紧接着上一章的例子:在分区的根目录下的backup.tgz文件

 再一次确保你是根用户以及备份文件在文件系统的根目录。

 Linux 美妙的地方之一就是这一项工作甚至可以在一个正在运行的系统上进行;没必要被引导cd或者任何东西搞得晕头转向。当然,如果你使你的系统无法被引导了。你也许别无选择,只能使用一张live-cd了,但是结果是一样的。你甚至可以在Linux系统正在运行的时候,移除它里面所有文件。可是我不告诉你那个命令!

 好了,言归正传。这是我要用的命令:

 tar xvpfz backup.tgz -C /

 如果你使用 bz2

 tar xvpfj backup.tar.bz2 -C /

 警告:这会把你分区里所有文件替换成压缩文档里的文件!

 只要敲一下确定/回车/你的兄弟/随便什么,然后去看焰火吧。同样,这会花一段时间。等它完成了,你就有了一个完全恢复的Ubuntu系统!只需确保在你做其他任何事情之前,重新创建你剔除的目录:

 mkdir proc mkdir lost+found mkdir mnt mkdir sys etc...

 当你重启以后,所以的事情都会和你备份的时候一模一样。

 

3、恢复 GRUB

  那么,如果你想把你的系统移动到一块新硬盘上,或者,你想对你的GRUB做一些糟糕的事情(比方说,安装Windows),你也将需要重装GRUB。在这个论坛里,有不少如何做这个的非常好的指导,所以我不会从头重新做起

 

 

4、备注:

还可以使用命令: dd,dump,cpio命令来备份系统。
1
cpio 用于完整备份,配合与Find命令一起,配合另一块完全用来备份的硬盘
格式:
#find / -print | cpio -covB > /dev/st0 ##
备份到磁带机
#cpio -iduv < /dev/st0 ##
还原

2
dd 用于完整备份,特点:备份一块完全一模一样的硬盘
格式:
#dd if=/dev/hda of=/dev/hdb

 

5、制定备份策略
 常用的备份策略有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同时增量备份还可以分为差异增量备份和累计增量备份,下面简单讲述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1
.完全备份
 
完全备份就是将所有数据全部备份,对于Linux操作系统来说,就是将根分区下所有文件进行备份,完全备份的好处是:所有数据都进行了备份,系统任何数据丢失都能恢复,并且恢复效率高;缺点是备份时间较长,备份了很多无用数据,浪费了存储空间。
2
.增量备份
 
在一个数据量很大的业务应用中,每天对系统进行完全备份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增量备份策略了。增量备份就是只备份每天增加或者变化的数据,而不备份系统中没有变动的数据,这样备份的数据量就大大减少了,可以缩短备份时间,但是增量备份也有缺点,那就是恢复数据时比较复杂,需要用首次完全备份的数据和增量备份数据组合进行恢复,如果有多个增量备份文件,恢复过程将变得十分缓慢。
 
一个比较好的备份策略是:对于数据量不大,并且每天数据量增加不多的系统,建议选择完全备份,备份过程较短,恢复也很简单。对于数据量巨大,每天新增数据也很多的系统,一定要选择增量备份。

阅读(120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