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255401
  • 博文数量: 530
  • 博客积分: 1336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5473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7-13 13:3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30)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5年(2)

2013年(24)

2012年(20)

2011年(97)

2010年(240)

2009年(117)

2008年(12)

2007年(8)

2006年(9)

分类:

2011-08-10 11:14:25

   说漳州市实验小学是一块“盆地”,一点都不夸张:除了校门朝着熙熙攘攘的马路,尚且留着一丝喘息的空间外,校园被林立的高楼裹得甚为严实,学生在教室里 上课,一不留神就容易把“神”留在旁边居民楼的任何一丝动静上。然而,就是在这种与“名校”身份颇不相称的环境下,近年来,漳州实小本着一种在“盆地”里 崛起的精神,铸造了一种求实的自我认知和工作作风。即在教育教学改革风起云涌的岁月里,它不追波逐流,它不虚势伸张,它不夜郎自大、妄自菲薄,它孜孜不 倦,努力构建着自己应有的高度与未来。
  
  学校新建的校史展览室里,悬挂着郑良国校长亲自撰写的前言——
  
  如果把我们学校比喻成一棵大树,它的年轮已经有一百多圈。细细数来,至今正好是123岁。
  
  1979年,学校被定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16所重点小学之一;1991年,被列入“中国名校”,编入《中国名校》一书。
  
  ……
  
  学校之树枝繁叶茂。开花时节,花团锦簇,结果之时,硕果累累。看过去,郁郁葱葱,走进来,芬芳飘逸……
  
  前言题为《请你进来走一走,看一看》,诗意十足,热情洋溢。让我们一同到漳州实小走一走,看一看吧。
  
  
  
  走进“KTY”
  
  
  
   “KTY”是漳州实小1998年开创的一个“品牌”,是“科技、体育、艺术教育活动”的简称(取“科”、“体”、“艺”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组成)。其 目标要求是“四个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广泛普及与部分提高相结合;发展个性与培养特长相结合;提高整体技能与培养拔尖人才相结合。
  
   “KTY”的教师专业化、专任化,学校设立“KTY”工作室,作为指导开展活动的专门机构。工作人员选用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据“KTY”工作室邹清 泉、林美红老师介绍,学校还建立在形式上有别于语文、数学科目而在实质上又等同于这些学科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KTY”活动以“两级”的组织形式进行, 一级是全校性活动,一级是班级活动。活动有专用的活动室,有常任指导教师,有活动计划、点名制度、检查通报。活动保证三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活 动时间到位。课外活动时间,100%的学生都投入到“KTY”活动中。每个年段每周都开展了一次才艺活动,高年段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自行组织,常搞即兴 性表演。学校把礼堂大胆交给学生管理、使用,谓之“小学生大舞台”。每个年段开展活动,都会吸引了不少不同年段的观众。观众常是边观赏边“取经”边揣摩, 力求在全校性的活动中与众不同。
  
  记者在漳州实小采访期间,恰巧目睹了一次全校性的周末班队才艺赛。选手们都是从本班的才艺活动中 选拔出来的,评委则由市青少年宫、龙溪师范学校的专家组成。整场比赛,从主持人到音响监督、场地协调、人员协调、安全保卫,一概由学生自行承担,教师只做 必要的辅助工作。有时候音响出了点小问题,组织者和选手们都从容不迫,镇定自如。台下观众也没有喧哗取闹的。看得出学生们老练的组织能力。比赛的节目有武 术、体操、芭蕾舞、课本剧、双簧、歌仔戏、口技等等,每个节目都限定在3分钟以内(朗诵限定1分钟),让学生学会在最短的时间里表现最佳状态的才华。通过 朗诵比赛,还从中选出每周在“国旗下讲话”的学生。五(2)班的薛骅淳同学为了参加朗诵比赛,一口气把一篇文章都背下来,后来知道比赛时间限定在1分钟, 只好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文章多次进行“压缩”。比赛的时候,她一下子又忘了,习惯性地朗诵起最初准备的文章,还没读上几句,时间就到了,她好不遗憾,可她 同时又不后悔——她知道“这是自己准备不足”。
  
  每次比赛还引来了不少家长。有的一家人都来给孩子“加油”,有的老爷爷、老奶奶看 到孙辈们出色的表现,眼睛都笑成了缝。记者随机采访到六(3)班曾佳同学的家长,才知道曾佳这次是来当“配角”的。在参赛小品《怪怪班级闹天下》中,她们 班的林绿同学担任“老师”的主角,她和本班的几名同学都充当“学生”。虽然比赛的得分是算林绿的,但她们都花费了不少工夫参与排练。尽管不是自己的孩子参 赛,曾佳的父母亲都很支持孩子的事,不仅平时在时间上给予保证,还给她们的节目提意见。他们说,通过类似的活动,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不计名利的 品行。而像曾佳这样甘当“绿叶”的学生,在每次的活动中比比皆是。他们的表现将作为班级开展“KTY”的成绩,记入参评“文明班级”的总分。
  
   在此期间,记者还有幸观看了由学生表演的一出台湾歌仔戏——《断机教子》。表演者入情入景,动作惟肖惟妙,令“省级示范小学漳州市级评估组”一行赞赏不 已。记者这才了解到,原来在全国传统戏曲“小梅花”比赛中,漳州实小参赛的这出戏还曾获得“银花奖”,一名演员获得“金花奖”。此外,该校的一个锦歌表演 唱还获得全国首届蒲公英铜牌奖。而这些荣誉的诞生,都源于“KTY”。
  
  “KTY”培育了一茬又一茬的优秀苗子。学校体育传统项目 ——体操和游泳,年年在省级比赛中独占鳌头,田径队更是稳坐市区比赛的冠军宝座;美术项目每年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的绝不少于十个,文学类在省赛中也屡屡榜 上有名……仅以1999年计,学校“KTY”获市级以上奖励的就有200多项次,其中国家级49项次,省级32项次。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却又常常体现着 真实的说服力。
  
  “KTY”还与学校少先队活动紧密联合,相得益彰。漳州实小的少先队活动在全省声名远扬,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 “KTY”作为坚实的后盾,而队活动的蓬勃开展和熠熠生辉,则有力地推动着“KTY”前进的步伐。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委员,全都兼任了“KTY”工作室的 学生委员。而年轻的总辅导员黄博,既是队活动的“火车头”,又是“KTY”的“主攻手”。这位“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学生亲昵 地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阿土伯”,说他脾气好,和蔼可亲得像老爷爷。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先后获得了“全国红旗大队”、“省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 等荣誉称号。他指导的“携手为民众人行”雏鹰假日小队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雏鹰文明假日小队”称号。对于大队部的委员,他亲切地称为“我的小同事”。说 起“小同事”,他的脸上写满阳光,因为他们中不乏有“全国手拉手好少年”、“全国五星雏鹰奖章获得者”、“省十佳少先队员”,他们的成长,有他洒下的滴滴 汗水和心血。
  
  去年,“KTY”与少先队活动嫁接出的硕果当属“绿色小精灵,共护母亲河”活动了,该活动获得中国科协、教育部、国 家环保总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活动二等奖,福建省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一等奖,福建省少先队活动 金牌奖。这个活动始于1998年夏天,学校组织小记者科学考察团,对市区的水资源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漳州的母亲河长年累月受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侵害。在 市环保局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写出了详细的考察报告,呈送市领导,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责成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就此,同学们还向全市少先 队员发出倡议书——《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这个倡议在广大队员中引起很大的反响。
  
  在这个活动的影响下,学校设立的“科技金点子信箱”每周都是“满载而开”。好的点子,学校及时组织采纳、实施。学校每年举办的科技节,总能发掘学生的一大批好作品。上海《动手做》报为此两次刊发了该校学生“科技金点子”的专版。
  
   面对沉甸甸的收获,学校领导的心情却颇不平静。他们说,“KTY”刚实行时,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意见。而实践证明,学生的素质不是“压”出来的,而是培养 出来的。现在学校已经把“KTY”提到“不可侵犯的领地”的位置来对待,要坚持“在量的方面得到保证,在质的方面逐步提高”。他们认为,学生本身能组织活 动就说明活动的质量不错,不必再去评论质量的高低,更不要为获奖而开展活动,功利性太强,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好处。“KTY”树立的是一种“水到渠 成”的导向,对于学生的发展要本着以鼓励为主的评价观。
  
  
  
  记者短评:热热闹闹的活动不一定就是素质教 育,关键在于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学生能从活动中得到什么。是为了作秀还是获奖,抑或……漳州实小“KTY”最为可贵的还当属学校领导对“KTY”清醒的 指导思想及其评价观,它让人正确地对待课外活动,它使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有了保证,它使素质教育不至于迷失方向。这与一些学校表面热闹无比的课外活动有着 本质的区别。柳斌同志曾提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要让学生主动发展。漳州实小的“KTY”都紧紧实 践着这三个要义。从它的名称看,它充满创意,但绝不是哗众取宠;从它的内容看,它扎扎实实,而不是浮光掠影。它提出的“四个有机结合”的目标,构筑了生动 活泼的“大课堂”,把素质教育的本真内化了。
  
  
  
  教改“内功”是怎样练成的
  
  
  
  漳州实小的教学改革常叫人产生不以为然的感觉,因为从外表看,它实在是太“宁静”了,有如盆地里的一棵老青松,傲然挺立。在习惯于在一些课题和口号里“雾里看花”的教育人士看来,像它这样的名校、老校,怎能没有令人瞩目的大课题,没有清脆响亮的口号?
  
  漳州实小的教改拒绝口号,倡导细水长流,细嚼慢咽。
  
  不爱张扬似乎是实小教师共有的特征,他们说,学校的教改练的是“内功”。
  
  “内功”首先从教师身上练起。学校的教师业务建设工作,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用”、“抓”、“创”、“压”、“专”。
  
  “用”即是采用传统有效的做法,如健全教研制度,开展教学研究,教研活动的时间列入每位教师的任课表,每周保证有两节课的时间;每周至少都有一个年段开展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开展传帮带活动。
  
   “抓”就是抓住有效的机制和机会,把继续教育机制落实到人、到时、到效,鼓励教师参加培训、进修、业余学习,给予公假,给予应有的报销,给予职称评聘优 先权;积极给教师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以及参加各级教学比赛的机会。每有市级或省级教学教研比赛的机会,学校都把其作为每个人都参与都受益的活动, 力求“一人捧花,众人得叶”。
  
  “创”指的是开拓创新。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有一个研究课题,在各自的学科中有所得,有所创造。课题不贪大、不贪全,求小、求精;学校成立以骨干教师为主导的课题指导组。
  
   “压”即给年轻教师施加压力,要求3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必须阅读一定篇数的教育、教学论文,列述出一定数量的教改案例,写出一定数量的论文或总结,并 开展评比活动。在学校教研室提供给记者的一份工作计划中,各个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必读的文章一目了然,文章来源广、内容多、观点新,具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专”指根据特定时期的特别需要和特殊任务,组织校内专项培训,如普通话达标培训、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等等。
  
   学校领导介绍说,这是从制度入手,营造浓厚的教改氛围,让教师逐渐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教改内部良好环境创设的过程,离不开学校正确思路的指引,同时要 求学校具有鲜明的态度和坚强的勇气。两年前,郭海鹰老师开始进行“自主性教学”实验时,学生的作业少了,自习的时间多了,却遭到不少家长的强烈反对,误传 “老师不会教”,甚至联名上诉到有关部门,要求撤换老师。面对沸沸扬扬的“换师”风波,学校硬是顶住各方压力,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的思想疏通工作, 一方面态度鲜明地支持郭老师继续开展教改工作,使郭老师的实验很快就见了效果。提起这件事,郭老师就感慨万千。而这件事,也更加坚定了学校教师开展教改的 勇气和信心。
  
  老教师不仅勤于做好传、帮、带的工作,而且在学习上率先垂范。“50岁的人了,怎么充实、提高自己”成了洪亚哲老师 等一大批资深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参加计算机培训时,王水素老师虽然笑自己是“今天学,明天忘,比学生还不如”,可她就凭着啃硬骨头的劲,把 学习的内容一点一点啃下来。
  
  年轻教师则谦虚好学,把年轻的热情倾注在心爱的事业中,并取得不菲的成绩。身为学校团支部书记、校务 委员的年轻教师吴伟杰,具有美术专长,两度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取得美术教育本科学历,参加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省、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1998年 被破格晋升为全市最年轻的高级教师,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去年,教龄很短的曾永强老师就有一篇自然科教学论文荣获全国一等奖,蔡风义老师获奖和发表的文 章就达10多篇。
  
  夹在“老少”中间,以教导主任魏丽英、副主任杨王玲,骨干教师廖亚王宣等为主的一批中年教师,不仅惯于“双边学习”,而且为“老少”之间的学习互助搭起了坚固的桥梁。
  
   善于在实践中总结,是漳州实小教改“内功”练成的另一重要条件。在漳州实小,教学没有模式,只有思路。扎根在学校的素质教育主体工作“三点论”——全面 发展论、课堂教学主渠道论、充分保证课外活动论,使课堂教学有了“双新双活”方针的指引——在理论认识上树立新的教学观,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在实际教学 中,把书教活,把学生教活,实现科学化、艺术化、精彩化和风格化。
  
  于是,“小学语数单元教学程式改革实验”卓见成效,具有趣味 性、智力性的“1+1(或2)活动课”在全省独树一帜(本刊曾在1999年第9期上发表介绍文章)。原先“教学——复习——考试——讲评”的格局被彻底打 破了,教师教完一个单元的新知识,不是急于让学生复习,而是要充分挖掘课本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以达到巩固、延伸知识的目的。而且规定,课堂上讲过 的知识不能作为活动课的内容。比如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活动课的内容就有“联系课文,学读古诗”、“了解天文地理,学习科学知识”、“动手做实验”、“考考 你的智力”、“算一算,得几分”、“益智故事欣赏”等。这在增加教师教学难度的同时,也“逼”着教师去“挖空心思”、“搜肠刮肚”。 “挖空心思”、“搜肠刮肚”的过程,往往就是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以教研为主导,学校不断探索考试改革。单元考试和期末 考试(笔试)各学科每次都出一道既联系课文内容,又检测创造思维或实践能力的“试一试”题,学生可以当场做,也可以带回家做,可以交,也可以不交,一律不 记分,教师只写诸如“好”、“妙”、“聪明”、“难得”等简单评语。“试一试”题印在卷末,可以用小刀割下来。
  
  期末考试,语文科 还增加了“口语表达”面试项目,如一年级的读音节、短语,二年级的读课外小故事,三年级的抽题阅读片断、提问题等,每次测试的内容都在课外且不重复。语文 科还实行“口语与阅读教学互促”系统设计计划,结合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开展想象作文训练、“多彩作文、心声作文”实验。所以学生的作文里,就出现了“戴安 娜的死与本·拉登有关”的观点。学生颇能自圆其说——本·拉登认为妇女生来应当是相夫教子的,而戴安娜却是女权主义者,戴安娜得罪了本·拉登,所以遭到恐 怖主义者的暗杀。
  
  数学学科则增加“实际操作”测试项目,如让学生动手测量、做简单模型等等;深入抓“小学数学教学实施‘问题解决’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其开展的“现代数学能力培养”实验不久前获得省级一等奖。
  
  体育课推行“成功体育”教学;音乐课从一年级开始就教识五线谱,高年级的学生则学作词、编曲。这些学科都改革了评价制度,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在学生中建立帮带小组,用每次提高幅度的高低客观评判学生的成绩。
  
  “写字学校考级”、“英语学校考级”、“计算机学校考级”等一批课题实验也正在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
  
   成绩让人气足。继“五论进课堂教学研究”(“五论”指讨论、议论、评论、争论、辩论)运作以来,漳州实小对校内各教学单项改革进行调查和研讨,目前正在 研究、酝酿课堂教学整体性改革,课题初定为“课堂教学四性化”教学改革,目的是通过改革,使课堂教学具有自主性、活动性、趣味性、智能性四个特点,成为优 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
  
  
  
  管理,在科学与个性的大道上
  
  
  
  ……
  
   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漳州实小除了实行行之有效的刚性管理外,更注重以人为本的弹性管理,既体现制约性原则,又体现了适应性、灵活性的原则。比如学校的 考勤制度,对50岁以上的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的要求就不一样。中青年教师每月必须考勤40次,50岁以上的教师则相对放宽。对于教师迟到的,学校还为其考虑 了种种原因,如自行车的车胎半路破了、路上堵车等等。因此,一般每位教师当月只要完成80%的出勤率,就可以算出满勤了。曾经发现个别老师要钻这个空子搞 “副业”,或者以“友情代课”的方式逃避考勤,学校领导则一声不吭,把出勤率调到100%,让这些老师自觉收敛。
  
  “该谁忙,就谁 忙。老师可以偷闲养养身子,但轮到自己忙的时候就不要在意别人闲着。轮到打‘人民战争’(例如学校创建省示范小学)的时候,大家都要一块忙,一块上,没有 商量的余地。”郑良国一脸幽默地对记者说,“学校不能老要求教师要奉献这奉献那,教师做出了努力,应该获得什么就得给予什么,一句话,就是不能让老师感觉 自己在白干。”
  
  “不能让老师白干”,这是郑良国对于学校管理最朴实的想法和做法。而善于爱护教师,善于表扬教师则是学校老师对他的共同评价。
  
  实小的老师都叫郑良国“老郑”,而不叫他“校长”。郑良国说这是他请求老师们做的一件事。他说,这样的称呼听起来亲切、悦耳,体现一种平等的关系,校长和教师都是一样的。他更愿意和老师成为朋友。
  
   在他看来,学校充分尊重、关心老师,得到的回报必将是很丰厚的。但这种尊重、关心必须是真诚的,而不是权术的运用。有一次“老郑”率三位教师到福州开 会,会议日程安排得很紧张,可他还是推辞了一个晚上的活动,带着老师们专门到福建教育学院,看望正在进修的一位同事。这让同样在进修的其他学校的老师羡慕 不已。
  
  从某校调到漳州实小的一位老师,在比较学校管理时感受至深:在原来的学校时,校长动不动就以“叫你们都出去(下岗)”训导 老师,好像学校是他们家经营的一样;而“老郑”则经常乐呵呵地和他们开玩笑:大家不配合,不认真工作,首先下岗的是“俺老郑”。“俺老郑”有什么不对的, 请大家尽管指出来,我岁数大了,比你们更害怕下岗!
  
  幽默的管理带来了管理的幽默。学校教学大楼建设的过程中,有调皮的学生在新刷 的墙壁上留下手掌印,“工头”告到校长处,郑良国则满脸坦诚地辩解:“工地让学生留掌印,那是你们管理不善,学生出了事情,你们责任比学校还来得大。如果 我是学生,我也很想去留个印记,那多好玩!当然,我们会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的……”说得人家心服口服。
  
  知道了这件事,你就不会再惊诧于漳州实小的校训了——好学善玩,友爱上进!而由此,我们也再次深刻理解了漳州实小管理原则向素质教育目标的回归——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记者短评:制度是构成管理的核心要素,制度的科学与否是管理落实成败的关键。漳州实小的学校管理是自主性的创新管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 进素质教育的坚强支撑。它的管理,让人感兴趣的还在于科学的制度之外。那就是校长善用弹性的手段,坦诚的想法,诙谐的言行去创设了管理的个性,实现了科学 之下管理的民主化、人性化,使管理沿着科学与个性的大道,经过“以教师为本”的驿站,通向“以学生为本”的归途。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好校长队伍和 教师队伍,可喜的是,漳州实小已经有了一个好源头——一个精诚合作、开拓奋进的领导班子,有了一股清澈的流水——一支勤学精湛的教师队伍,把知识和爱,潺 潺地流进学生的心田。
  
  
  
  常有一种先天不足让人遗憾。漳州实小面对“盆地”遗憾过,但它没有泄气。它更多 的是在沉默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进。它的校训对于学生提出的是“好学善玩,友爱上进”,而对于学校自身,我们不妨谓之“好学善思,自强不息”。“春天到了, 秋天还会远吗?”沐浴素质教育的春风,它经常这样问自己,也以此鼓励自己,并随时做好接受烈日考验与收获喜悦的两手准备。
阅读(165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