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248002
  • 博文数量: 530
  • 博客积分: 1336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5473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7-13 13:3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30)

文章存档

2017年(1)

2015年(2)

2013年(24)

2012年(20)

2011年(97)

2010年(240)

2009年(117)

2008年(12)

2007年(8)

2006年(9)

分类: 系统运维

2010-10-03 17:34:55

1.为什么要用流媒体
      目前,在网络上传输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有两种解决方案,即http或ftp下载以及流式传输。
  http或ftp下载使用标准的http和 ftp协议,但由于多媒体信息个头巨大,下载一个多媒体文件一般需要几分钟或几小时的时间,这就造成为了看一个并不知道内容的视频,首先需要耗费可能比整 个视频都要长的时间来完成下载。这些被下载的文件还必须在下载前制作完成,放在网络服务器上,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网络带宽不断提高,人们下载的等待 时间越来越少,但最终还是不能观看网上现场直播。

2.什么是流媒体
      流媒体是指在数据网络上按时间先后次序传输和播放的连续音、视频数据流。
       流媒体数据流具有3个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即其数据流具有严格的前后时序关系。由于流媒体的这些特点,它已经成为在互联网上实时传输音、视频的主要方式。
       本质上,流媒体技术是一种在数据网络上传递多媒体信息的技术。目前数据网络具有无连接、无确定路径、无质量保证的特点,给多媒体实时数据在数据网络上的传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流媒体技术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在数据网络上有效地传递多媒体信息流。

       流式传输时,声音、影像或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由流媒体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它首先在使用者端的电脑上创建一个缓冲区,于播放前预先下载一段资料作为缓冲,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需经过几秒或十数秒的启动延时即可进行观看。当多媒体信息在客户机上播放时,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 从服务器内继续下载。如果网络连接速度小于播放的多媒体信息需要的速度时,播放程序就会取用先前建立的一小段缓冲区内的资料,避免播放的中断,使得播放品 质得以维持。
       流式传输除了能够发送已经制作完成的文件外,还可以通过采集服务器实时采集现场音视频,推送到流媒体服务器端,实时提供给用户。因 此,流媒体除了能够更好的承担如下载一样的多媒体点播服务外,更能够应用在现场直播、电视转播、突发事件报道等多种对实时性传输要求较高的领域。

3.有关流媒体的厂商[2]
  流媒体的市场巨大,世界上许多优秀的厂商都加入此行列,现阶段更是系统集成商竞争的风水宝地。而在通用市场上,竞争的公司主要有三 个:Microsoft、RealNetworks、Apple,而相应的产品就是:Windows Media、Real Media、QuickTime。而近来,以开发Winamp著名的Nullsoft公司也在自己的MP3服务器中加入了视频支持,欲在流媒体市场分一杯 羹。
  由于Apple的服务器和编辑软件一般都以Mac为操作平台,Nullsoft的流媒体服务器属于新生不成熟事务,所以今天在这里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Microsoft和RealNetworks的产品。
  流媒体的传输协议
  大家在观看网上电影或者电视时,一般都会注意到这些文件的连接都不是用http或者ftp开头,而是一些rtsp或者mms开头的东西,为什么是这样 呢?实际上,这些和http和ftp一样,都是数据在网络上传输的协议,只是它们是专门用来传输流式媒体的协议而已。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现在使用的主要 的流媒体协议:
  1.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媒体协议,它是由RealNetworks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现在用于RealNetworks的Real Media产品中;
  2. PNM(Progressive Networks Audio),这也是Real专用的实时传输协议,它一般采用UDP协议,并占用7070端口,但当你的服务器在防火墙内且7070端口被挡,且你的服务 器把SmartingNetwork设为真时,则采用http协议,并占用默认的80端口;
  3. MMS(Microsoft Media Server protocol),这是微软的流媒体服务器协议,MMS 是连接 Windows Media 单播服务的默认方法。
  介绍了主要的三个,可能您还会问,Apple的QuickTime使用哪种协议呢?在多数情况下,QuickTime使用http协议,但实际上它也由标准的流媒体传输协议,这就是标准RTSP协议,而Real公司使用的RTSP是自己经过开发的。

4.流媒体文件和发布格式[2]
  有了实时的传输协议,我们应该还能够想到,只有较小的文件才适合网络实时传输,那么,流媒体文件采用了什么样的压缩算法呢?
   而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朋友可以看到,我们观看网上流节目时,它们的后缀名一般是rm、asf、wmv等,这些就是流媒体的格式。流媒体文件格 式经过特殊编码,不仅采用较高的压缩比,还加入了许多控制信息,使其适合在网络上边下载边播放,而不是等到下载完整个文件才能播放。
  常见的流媒体格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流媒体文件格式扩展(Video/Audio) 媒体类型与名称
  asf               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 (Microsoft).
  rm               Real Video/Audio 文件 (Progressive Networks).
  ra               Real Audio 文件 (Progressive Networks).
  rp               Real Pix 文件 (Progressive Networks).
  rt               Real Text 文件 (Progressive Networks).
  swf               Shock Wave Flash (Macromedia).
  mov               QuickTime(Apple公司格式)
  viv               Vivo Movie 文件(Vivo Software).
   另外还有一个wmv格式,是Windows Media Video的简称,它与asf文件有稍许区别,wmv一般采用window media video/audio 格式,asf视频部分一般采用Microsoft MPG4 V(3/2/1?),音频部分是windows media audio v2/1,不过现在很多制作软件都没有把它们分开,所以直接更改后缀名就能够互相转换为对方格式。
  制作完成的流媒体文件需要发布到网络上才能够被别人使用,这就需要以特定方式安排压缩好的流媒体文件,而安排流媒体文件的格式就被成为流媒体发布格式。常见的发布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流媒体发布格式扩展 媒体类型和名称
  asf        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
  smil        Synchronised Multimedia Integration Language.
  ram        RAM File.
  rpm        Embedded RAM File.
  asx        ASF Stream Redirector/ASF流转向器文件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5.MPEG-4与流媒体[2]
   到流媒体就不能不提及MPEG-4。MPEG-4是当前讨论的焦点之一,只因为它能够在大的压缩比下实现近似DVD品质的视频和音频效果,这也是许多 朋友认为MPEG-4格式肯定比rm清晰的原因。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MPEG-4只是一种视频编码技术,它的清晰度也根据压缩时所选择的码率的不同有较 大的改变(我们见到的MPEG-4格式文件通常为500Kbps压缩生成,质量当然高了),并且,MPEG-4还有多种压缩标准,如Microsoft的 asf视频部分就是基于MPEG-4的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另外还有DivX的免费MPEG-4版本(开始是破解微软的格式而来)。至于音频部分,更是混乱,Microsoft采用windows media audio v2/1,DivX采用MP3或者更高质量的AC3等。相比而言,Real或者Apple的格式使用的是自己开发的编码,在相同码率,特别是低码率下,不 见得就比MPEG-4差,采取高码率的rm格式照样清晰可人,所以大家以后说rm格式清晰度差的观念要改变一下:),至少也要加上条件。而且,最新的 Helix Producer中的Real Video 9采用VP5压缩格式进行编码,这可比DivX优秀多了!
  不过,流媒体服务器开始向MPEG-4格式靠拢是不争的事实,Real最新的Helix就开始支持mp4格式文件的服务,而RealOne Player更是只需安装一个插件便可实现MPEG-4格式的播放。

参考文献
1.P2P流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
2.流媒体简介. http://zbl19830728.blog.163.com/blog/static/47776390200792654012597/
阅读(984)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Punit实例学习

下一篇:P4P技术简介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