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08772
  • 博文数量: 186
  • 博客积分: 2606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20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5-17 01:0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86)

文章存档

2012年(1)

2010年(3)

2009年(1)

2007年(91)

2006年(90)

我的朋友

分类: IT业界

2007-01-11 13:17:12

博客盈利
作者: javatm 发表日期: 2006-12-15 09:33 文章属性: 原创 复制链接


第一,率先提出WEB2.0概念的博客网董事长方兴东昨日介绍,博客金行是该公司自己开发的系统,可以让所有的个人博客都有机会分享商业收益。目前在TCL和亚马逊、卓越等企业的赞助下,该系统首批可以分享的商业推广费用已达3000万元,此次发布的新系统增加和优化了博客联播、博客搜索、博客聊天室、博客群体等多项功能,丰富的人性化功能让第一次使用博客的用户,也能顺畅地撰写博客和结交朋友。

按照方兴东的设想,博客用户在向博客金行提出申请后,博客网将在其博客页面上挂出相应的广告。之后博客网通过技术的手段,对各个博客页面广告进行跟踪分析和统计,按照广告访问量的不同、对广告主广告效果影响的不同等标准,与个人博客分成。

而个人博客也可以选择广告的数量和时间,并且可以在公开的系统面前详细观察到每一天的广告、流量、人气等数据及收入情况。

第二,8月24日,北京泛利大厦11层,在今年3月抛出“博客广告联盟”5个月之后,和讯终于付出第一笔广告费。“今天来的是7名博客代表。”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小平说,“这次广告费结算中,超过1000名博客,每人都能拿到从50元到1000元不等的广告费”。在马小平看来,这笔金额并不多的广告费,意味着一个新商业模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在“博客能否盈利‘这篇文章中我曾经写到,博客赢利的分析应该分成博客网和写博客的人这两个方面来探讨。但是当读完上面的文字之后,我发现单纯地分成这两块,远远达不到要求,也没有把问题阐述透彻。当单独地分析之后,应该把他们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虑,而上面的报道显然就是综合考虑之后的盈利模式。

仔细分析这样的盈利之道,发现这样的创意不仅没有分析到,估计不亲自实施或认真严读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 是一次‘长尾理论“的经典应用。博客网站的建立和繁荣是靠广大博客的内容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单独的个人博客是没有什么太多的点击量可言的(极个别除外),而博客网站只的做了一个综合统计的工作。之所以说的长尾理论的应用就是说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博客,要尽量同等对待博客,当然对贡献极大者要特殊对待。一个博客网的繁荣离不开广大的博客。

第二, 精准营销,三方得利。为什么说是精准营销呢?我认为在博客网站上投放广告并不是象在门户网站上那样广而告之,在博客尤其是个人博客网上投广告首先需要分析这个博客是写什么内容的,他的忠实的读者是那类人,这类人对什么感兴趣,针对他们的兴趣有针对性投放广告,这才是上上策。之于说三方得利是讲博客网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提供一个可以比较精准投放广告的系统,理应分得部分广告费。而对博客来说因为广告的投放地点是在自己的 博客上,而且我为该广告的投放和获取效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应该分一杯羹。而对广告主而言,这样的广告相当于窄告,投放的花费不会很多,而效果按理比一般的好也算是一赢吧。

那么该模式的问题在哪里呢?

第一, 该模式的关键是要能识别和区分那些博客是哪一类,做到精确分类和统计,这样的系统需要比较高的技术门槛。

第二, 模式的缺陷有分成问题。一旦该模式流行起来,怎么样分成,价格战会不会破坏这样的模式?怎么样才能吸引有吸引力的博客来我的博客网上安家。怎样才能持续吸引?如何做到黏性度最高?我想这样的问题应该都是将来该模式流行起来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 那么现在到底是吸引用户?还是努力盈利?还是在盈利的同时发展用户?由上面的模式看似乎是在盈利的同时发展用户更有吸引力,但是真的能做到吗?

综合以上该模式的优劣点,我认为当前该模式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是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这样的行为会改变很大一部分写博客的目的,不再为了单纯地展现自我,可能会为了盈利而炒做,也可能会激发和成就很大一部分的二级写手。

能否成为主流的盈利模式,让我们2007年拭目以待。
阅读(43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