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篇文章是结合网络上的相关资料结合自己安装心得而写的,浏览过的朋友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妥或者有什么需要交流的地方,欢迎各位留言说明,谢谢。
本文所用的系统版本为FreeBSD6.2,采用VMWare虚拟机安装,VMWare版本为:6.0.1 BUBILD-55017英文版
VMWare介绍:
VMWare交流:
VMWare的获取:
本文采用光驱安装,网络安装没有做讨论
1.FreeBSD安装前的准备
硬盘分割表的概念
在 DOS/Windows 系统中,分割硬盘时,有一个主要扇区 (Primary
partition)、一个延伸扇区 (Extended partition),延伸扇区中再去分割成许多的逻辑扇区 (Logical partition)。在
Windows 系统中,每一个扇区会被分配一个驱动器号,例如, C:、D: 等。
在 FreeBSD 中,硬盘扇区并非以 C:、D:
等方式分配,而是将扇区挂入目录下。例如,系统中会有一个根目录 (/) 是系统的主要目录,我们会将一个扇区挂在根目录下,根目录就好像是 C:
一样。在根目录下有很多目录,例如 /home 这个目录对于 FreeBSD 而言,就好像是 Windows 的 「Documents and Settings」
目录一样。在 /home 中会有许多用户的目录,例如 /home/alex、/home/john 等。我们可以让 /home
使用另一个硬盘的分割区,也就是说,如果您有一个 40 GB
的硬盘,您可以将它切割成二个扇区,第一个扇区做为系统根目录,而另一个扇区专门用来存放用户数据。
笔记:因为linux也是unix的一个分支,在硬盘分配方式方面,linux与FreeBSD有很大的类似之处。不知道linux和FreeBSD在硬盘分配方式存在哪些区别,期待对两个系统都有操作经验的给予一个权威的说明。
在FreeBSD 中切割硬盘的方式和 Windows 也不太一样。我们会将硬盘先切出一块主要扇区
(slice),再细分为许多分割区 (partition),做为档案目录或虚拟内存。
举例:有二颗IDE硬盘,在 FreeBSD 中的代号分别为 ad0 及
ad1。在第一个硬盘中,有一个 DOS 系统及 FreeBSD 操作系统,这二个硬盘分别再分割为许多分割区做为不同用途,因为第一颗硬盘中有 DOS
系统已用去了一个主要扇区的话,那么看到第一个主要扇区是 s2
表1-1.硬盘分割磁区的说明
分割区名称 |
说明 |
ad0s1 |
ad0 代表第一个硬盘,s1 是第一个主要扇区,我放 MSDOS。 |
ad0s2a |
s2 代表第二个主要扇区,最后一个 a 在传统上是指根目录。 |
ad0s2b |
b 在传统上是指 swap 虚拟内存。 |
ad0s2d |
/usr |
ad1s1d |
/home |
ad1s1e |
/var |
将第一个硬盘 ad0 分割成二个主要扇区,一个是给 Windows 使用 (ad0s1),另一个是
FreeBSD 使用 (ad0s2)。而在 ad0s2 中,我又细分为三个分割区:ad0s2a、ad0s2b、及 ad0s2d。分割区名称代号最后一个 a
在传统上是指根目录,所以根目录的名称都会是代号 a;而 b 在传统上会被用在 swap 虚拟内存;c 是指整个主要扇区;而 defgh
等是我们可以任意使用的。所以您可以看到第二个硬盘,因为只有一个主要扇区,所以代号开头都是 ad1s1,而上面有二个分割区,分别用来做 /home 及
/var,由于这二个分割区不是根目录或 swap,所以代号从 d 开始。
图1-1.硬盘分割示意图
在一般 Windows 系统中,我们常看到 C:、D: 等不同的磁盘驱动器,而在 UNIX
系统中,并没有这种磁盘驱动器的观念,所有切割出来的磁盘空间都会被指定挂入某个目录,日后我们要存取该存碟时,就是透过这个目录来存取。以上表为例,我们的第二颗硬盘分割成二个扇区,其中一个扇区被挂入
/home 这个目录下,安装完成后,所以存放在 /home 下的档案都会被放到第二颗硬盘上。
磁盘空间的配置
每一个分割区都是一个独立的文件系统,在一个文件系统上,我们可以分别设定不同的属性。如果不同的目录要设不同的参数的话,就要分割成不同的扇区,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扇区设定不同的属性。例如当要架设
BBS 或 News server 时,由于这类的服务器所使用的档案都比较小,所以 inode 会设比较多。所谓的 inode
是用来存放档案及目录的基本信息,包含时间、文件名、使用者及群组等。在分割扇区时,系统会先做出一堆 inode 以供以后使用,inode
的数量关系着系统中可以建立的档案及目录总数。如果要存的档案大部分都很小,则同样大小的硬盘中会有较多的档案,也就是说需要较多的 inode 来挂档案及目录。如果
inode 满了而硬盘未满的话还是不能存档案。就好像是有一面墙(硬盘),上面有很多勾子 (inode)
可以挂衣服(档案)。如果勾子少,则彼此的空间大,衣服大件一点的话很好,小件的话就会很空,浪费墙的空间。反之,如果勾子多则可以多挂点衣服,不过勾子也是会占空间的,而且太多的
inode 会降低硬盘存取的效率。
如果不同目录写入的频率不同,我会把较常写入的目录独立出来,才不会影响其他档案。又如果有多颗硬盘,我也会平均分配每个硬盘的使用频率,利用分割的技巧来平均配置不同的目录。甚至有的目录我们只希望以只读的方式挂入,也必须使用一个独立的分割区。
最简单的分割方式就是一个根目录和一个
swap,这样就不会造成分割不良的浪费,不过这样当不正常关机时,挡案毁损的机会也大。以下为一颗 40GB 硬盘的分割方式供大家参考:
表1-2 磁盘目录介绍与建议大小
目录 |
大小 |
用途 |
/ |
1
GB |
根目录,放开机必备文件,包含/bin、/etc、/sbin、/root.....等。 |
swap |
512
MB |
虚拟内存。在很久以前,RAM 的价格十分昂贵,所以许多系统都会使用硬盘来做虚拟内存,让系统在物理内存用完后,依然有内存空间可以用。FreeBSD 对于虚拟内存的管理建议至少设为物理内存的二倍,因为系统核心在管理内存时,在这种设定下最有效率。也就是当您只有 128 MB RAM 时,建议您至少建一个 256 MB 的虚拟内存。不过现在的 RAM 动不动就是 512 MB,甚至 1GB,一般在使用时就已经很少会用到虚拟内存了。所以为建议,如果您的 RAM 在 256 MB 以下,可以建一个 256 MB 的虚拟内存。而 RAM 在 512 MB 以上,如果您的硬盘空间实在很小,系统上跑的程序也不多,您可以将 Swap 设小一点。 |
/usr |
10
GB |
放执行文件、配置文件等,日后安装的软件都会放在这里,所以要大一点。如果要安装X Window的话,至少要有 7 GB,因为在安装过程中,编译时会用去很大的空间,安装完清除暂存档后大概还是需要 3GB 吧。如果不安装 X Window,只当服务器用的其他数据又位于另一个独立的分割区,则 /usr 2GB 一定足够。 |
/tmp |
1
GB |
/tmp 是许多程序的暂存区,其权限通常是所有使用者都可以读写,而且这个目录写入频繁,所以我将它独立出来。如果您的服务器上所执行的程序会用到大量的暂存空间,您可以切大一点。您也可以将 /var/tmp 也独立分割一个扇区,因为像 /tmp 及 /var/tmp 这二个目录都是一般用户可以写入的地方,如果使用者在里面放大量档案而造成磁盘空间满了,会影响原本的系统运作 (例如必须用到 /var/log、/var/mail、及 /var/spool 的邮件服务器等)。 |
/var |
5
GB |
这是放使用者信件、寄信时暂存区及一些系统记录(log) 的地方,如果信都不大、使用者不多,设成 100MB 也没关系,如果要做邮件服务器的话,就设大一点吧。用户新进的信件都会放在 /var/mail 目录下,您也可以将这个扇区独立出来,并在这个扇区上设定限制用户磁盘空间配额。 |
/home |
22
GB |
这里是放用户的目录,我通常把网页都放在这里。这个分割区会被用来存放用户的数据,所以我将剩下的空间都给 /home 使用。如果您没有分割出 /home 这个扇区,/home 这个目录将使用 /usr 的扇区。 |
原书作者建议:如果有多个硬盘,可以把资料放入独立的磁盘,如/home目录,以后升级时候,只需要把相应的资料挂入就可以了。
笔记:系统再选择所有的Distributions之后虚拟机操作系统虚拟文件所占用的空间是1.46g,不过安装过程中有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选择了所有的Distributions,/usr空间设置为7g是会报错的,提示空间满。所以原作者“至少要有7g的空间”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至于具体至少多少空间没有进行实验,在报错之后我重新把空间改为8g之后安装成功。
安装成功后通过磁盘使用状况查看命令得到空间的占用情况如下
空间占用: / 占用13% /tmp /var
/home占用率均为0% /usr占用率为18%
Inuse状况:/
占用2% /tmp/var/home 使用率均为0% /usr
使用率为17%
我采用的分配方案为 / :500m swap:256m /tmp:500m
/var:500m /home:500m /usr:8000m
虚拟机磁盘空间设置为10g 内存设置304m
安装过程选择安装所有Distributions
多系统开机
FreeBSD 本身就支持多重引导,如果您想在计算机中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例如同时安装 Windows 98 及 FreeBSD 的话,请先安装 Windows 98 再安装 FreeBSD。在安装 FreeBSD 时,可以选择使用 FreeBSD 内定的多重引导程序,也可以安装您喜欢的多重引导软件。FreeBSD 的多重引导就只有二行字,画面比较简单,但是安装容易,不需做额外的设定。如果您对于这种画面不满意,您可以使用其它多重引导软件在安装完 FreeBSD 后再在 Windows 98 下设定多重引导。
顺道一提,如果您使用了 FreeBSD 或是其它的多重引导,日后要移除多重引导管理员时只要在 MS-DOS 下执行下列指令即可:
c:\>fdisk /mbr
笔记:因为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时间比较早,用98做了多系统的例子,对于多系统的尝试,因为本身装系统就是比较机械的事情,这个实验有待这本书看完后有个整体了解下再做可能比较好,不明白UNIX下的多重引导不知道与LINUX的GRUB有什么区别。
2.系统的安装
安装光盘的说明:
如果使用磁盘开机的话,放入安装前须知中制作的磁盘,FreeBSD 5.x
以后一共有三张磁盘,先放入 kern1.flp 那一张,再依序放入 kern2.flp 及 boot.flp。如果是 FreeBSD 4.x,请先放入
kern.flp,读完之后会出现一个讯息,要您放入 mfsroot 那一张磁盘,这时候就拿出 kern 那一张再放入 mfsroot 那一张磁盘后,按
enter 就可以继续开机了。
安装过程:
1.
打开VMWare新建虚拟机-typical-other选择FreeBSD-选择虚拟机文件路径-网络选择了host-only-磁盘配额选择了10g-完成
编辑虚拟机属性,调节内存大小,去除不需要的组件,比如说声音、软盘等等
笔记:这里的磁盘空间可以选择更大,因为创建虚拟机的时候默认的虚拟机磁盘空间分配模式是按需增长的,即以你限定的空间为最大值,占用的磁盘空间你用多少增长多少,所以不用为占用太大的实际物理磁盘空间而担心
2.
虚拟机默认从光盘启动,一般不需要再进入bios调整启动顺序,直接进入光盘启动界面,直接按ENTER进入默认模式。
图2-1FreeBSD启动界面
选择默认启动选项后经过一段时间载入出现语言选择框:
图2-2 语言选择框
选择默认,然后会出现一个蓝色画面,这个画面日后您可以在 /stand 目录中,使用指令 sysinstall
去叫出这个安装时的画面。当开机进入蓝色画面时,您可以按 ALT+F2 来看除错信息,看一下是不是有硬件没有安装进来,由于 kernel
中只有安装时要用到的硬件才会驱动,所以如果没有抓到声卡的话也没关系。要回到蓝色画面就按 ALT+F1。
图2-3 系统安装主界面
按下ALT+F2出现的信息:
图2-4 查看出错日志界面
我们选择第四项 Custom 来自定义安装。请使用上下键来选择,并以空格键来确定进入。如果要把光棒从 Select 移到 Exit Install
的话,请使用左右键来移动。进入 Custom 后会出现下列画面:
图2-5 自定义安装选项
如果您所使用的开机片并不是您想要安装的版本的开机片的话,您要先选第二项 Options 进去修改 Release Name
的部份,否则就可以略过这一步,直接选 3 Partition 来选择要安装 FreeBSD 的硬盘扇区。
3. 硬盘分割
选择partition选项后如果电脑中存在多块硬盘会出现一个硬盘选择对话框,如果仅有一块硬盘出现如下画面(虚拟机分配的空间是10g)
图2-6 硬盘分区编辑界面
在图 2-6中,光棒所指的就是未使用的空间,因为分区中只装FreeBSD,直接按 A 使用整个硬盘
如果有多个分区,我们把光棒移到 unused 的地方,按 C
来建立扇区,它会问您要使用多大的空间,您可以输入 10000M 代表 10000 MB 也就是 10 GB 。接着按 Enter 键,它会问您 TYPE
,预设是 165 ,这是 FreeBSD 文件系统代号,请直接按 Enter 就可以了。好了之后再对着刚设定好的 freebsd 扇区按 S
设定为可以开机,如果没有设定也没关系,FreeBSD 会自动将它设定可开机。最后按 Q 离开画面。离开后会出现下列画面:
注:对于选择整个硬盘都给FreeBSD的情况来说只需要设定启动后就可以选择离开了。
图2-7 开机管理员模式选择
上图是问要使用哪一种开机管理员,如果要使用其他操作系统,可以使用 FreeBSD
的多重引导管理员,即选择第一个 BootMgr 选项。如果要使用其他多重引导管理员就选 None,不过这样一来如果没有安装其他多重引导管理员便无法使用
FreeBSD 开机。如果计算机中只有 FreeBSD 这个操作系统,就选中间这一个 Standard。我只要使用 FreeBSD
,并没有其他操作系统,所以我选 Standard。选完后会回到刚才的硬盘选单,如果还有其他的硬盘要加入的话,您可以选其他硬盘重复刚才的步骤,如果要加入的是
DOS 的硬盘,只要选择进入后,什么都不做,直接按 Q 离开即可。当所有的硬盘都设定好了,回到硬盘选单时,按 Cancel
离开选单,回到自定义安装选单。
回到自定义安装选单后,选第 3 个 Lable 进入 Disk Lable 编辑。即图2-8的画面:
图2-8 label edit编辑界面
我们之前在安装前的须知中说过关于扇区的分割方式及大小配置,您可以直接按 A
自动配置,不过这样出来的结果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我们手动来做吧,最上方蓝色光棒的位置就是您现在要分割的硬盘及其使用空间。如果有二个硬盘,所看到的就不是像上面那样,而是有比较多个硬盘。不管硬盘有多少个,只要对着您要的硬盘按
C 去建立一个分割区,它会先问您大小,如图2-9所示:
图2-9 label edit大小选择界面
在图 2-12 询问您所要分割的大小时,您可以输入想要的空间大小,接着会出现图 2-13
的画面,询问您要给哪一种类型的分割区,如果是要给目录使用的话,就选 A file system,如果是 swap 就选 A swap
partition。我们先来分割给根目录使用,如下图:
图2-10 label edit分区类型选择界面
接着选择挂入点,如果是分割给 swap 使用的话,并不会问您挂入点是什么。这里我们先分割根目录,如图2-11:
图2-11 挂入点选择界面
这时您就输入 / 就代表根目录。接着再继续分割给其他目录,如 /usr、/home等。最后如图 2-12所示:
图2-12 label edit完成
注:在label
edit的过程中如果容量或者其它输入错误及时cancel,如果在确定之后想要更改设置必须要undo,这个界面下是不允许delete操作的,undo之后需要从图7的地方进行重新操作
在图2-12中,如果您有 DOS 分割区在硬盘中,您可以把它挂进来 (mount)
做为一个目录,这样子在 FreeBSD 中就可以看到 DOS 分割区了。您可以对着最上面一行 DOS 那一个按 M ,并输入目录名称为 /MSDOS
,就可以了。
除了 / 及 swap 外,其它的分割区 Newfs 字段都有一个 UFS2+S
的设定。您所看到的 S 表示使用 Soft Updates。Soft Updates
可以用来加速系统写入档案及目录的系统数据,对于新增及删除档案的速度有明显的提升。Soft Updates
可以让我们在写入资料时保有完整性,在面临系统不正常关机时,能让所写入的数据尽量完整。而其缺点是在删除或更新档案时,硬盘空间的释放较慢,这个缺点在于一个快要满的分割区中比较明显。例如,当我们的
/ 目录快满时,我们更新该分割区的数据时,可能会因为分割区在删除数据后空间释放较慢而使空间不足而失败,进而造成某些档案无法使用。所以 FreeBSD 默认并未在
/ 目录中使用 Soft Updates。
如果您有 BBS 站的话,您必须更改一下 inode 的设定,才不会造成空间的浪费。把光棒移到
BBS 的目录,再按 N 并输入参数为 newfs -i 1024 -b 4096 -f 1024,来改变 inode 的设定。
都设定好了就按 Q 离开,回到自定义安装选单吧。接下来就开始选择要安装的套件。
3.安装自定义套件
回到了自定义安装选单后,选择 Distribution 来选择要安装的套件。进入图3-1
的画面后,选择最下方的 Custom:
图3-1 Distributions选项
选择最下面custom选项后进入图3-2界面
图3-2 Distributions选择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选择所有的套件 All 以安装所有的 FreeBSD
预设套件。如果不需要使用窗口接口,可以不必安装 X.Org。FreeBSD 使用 X Windows 做为图形化接口,X Windows 原本是 XFree86
这个套件,但后来因为版权及管理问题而分裂成 XFree86 及 X.Org 这二个套件。原本 FreeBSD 使用的是 XFree86,但自从 5.3
以后,改用 X.Org。
全部选完之后就选 Exit 离开。回到上一层选单,再选 Exit
回到自定义安装选单。接着就是选择安装的来源了。
回到自定义安装选单后,我们选择 Media 来决定安装的来源,如图3-3:
图3-3 安装来源选择
如果您是以光盘安装的话,就选第一个 CD/DVD
作为安装来源,选了之后就可以回到自定义安装选单,选 Commit 开始安装,并按下确定开始。
4. 最后的设定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安装后,最后就会出现一个窗口问您是否要做最后的设定,这时候选
[YES]。又回到了一开始 sysinstall 的画面。
图4-1 配置选择菜单
这个设定选单中,各个选项的说明如下:
表4-1 配置菜单详细说明
Distributions |
让我们新增 FreeBSD 的安装套件。 |
Packages |
安装其他 packages 软件。 |
Root
Password |
设定超级用户密码。 |
Fdisk |
分割硬盘的工具,日后要再加入新硬盘时可以使用。 |
Label |
Disk Label
editor,让我们将己分割的硬盘再分割成不同扇区,以挂入 FreeBSD 中使用。 |
User
Management |
使用者账号管理工具。 |
Console |
文本模式下屏幕的设定。 |
Time
Zone |
设定时区。 |
Media |
让定安装软件的来源。 |
Mouse |
设定鼠标。如果您要使用鼠标,可以在此驱动。 |
Networking |
设定网络。 |
Security |
设定 FreeBSD Security Level。 |
Startup |
设定开机时要启动的选项,我们可以在 /etc/rc.conf 中设定。 |
TTYs |
设定不同 TTY 的权限。 |
Options |
设定一些安装时选项。 |
XFree86 |
X Window
的设定。 |
Desktop |
X Window
的桌面管理员设定。 |
HTML
Docs |
显示 FreeBSD HTML文件。 |
Load
LKM |
从磁盘中加载 kernel module。 |
这里的设定只要先设定 Console 及 Time zone
即可,其余的设定(如新增用户及设定密码等)我们都可以在重新启动后,于文本模式设定。
Console设定屏幕和键盘属性
图4-2 console配置选项
在 System Console Configuration 选单中,第二及第三个选项
Font、Keymap 可以让我们设定屏幕字体及键盘对映,不过我们不需要设定。第四项 Repeat
是设定键盘按键重复的速度,因为笔者喜欢按下一个键时,能快速的重复输入该键,所以我选了 Repeat 设定,并将速度设定 Fast。第五个选项是
Saver,我们可以选择喜欢的屏幕保护程序,也可以选择 Timeout 来设定启动屏幕保护的时间。当您设定完成之后,请选择 Exit 回到
Configuration Menu ,接着我们再选取 Time zone 来设定时区:
选择了 Time zone 后,它会问您目前 BIOS 是否设定为 UTC (格林威治时区),如图
2-24 所示,如果您不清楚,请选 NO。
图4-3 时间设置询问对话框
接着要选择所在区域,我们选择第 5 项 Asia,如图4-4:
图4-4 region选择
然后再选择国家china即可。
图4-5 国家选择
最后系统会询问您所选择的是 CST 时区是否正确,如图4-6,我们便选取 [Yes] 即可。
我们在 Configuration Menu 所做的设定最后都会存放在 /etc/rc.conf 中,如果日后有需要更改,可以经由修改
/etc/rc.conf 来完成。
最后就一直选 Exit ,最后 Exit Install 离开安装程序,重新启动即完成 FreeBSD 的安装。
笔记:安装过程并不难,不过有点非常愤怒的地方,FreeBSD核心开发小组公然承认台湾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截图入下,这显然与一个中国大相径庭。希望有渠道的FreeBSD爱好者能够向开发小组提个修改的建议,只有一个中国,是中国台湾不是台湾国。即使下面有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但是标题赫然在立countries in
Asia这不明摆着承认台湾是亚洲里的一个国家么,退一步说,这种可以引起民族感情问题的歧义有存在的必要么?
图4-7 FreeBSD的错误
本文转载自:
作者:翎
如果想了解FreeBSD的更多资源与相关教程请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