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492400
  • 博文数量: 2905
  • 博客积分: 20098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3629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3-23 05:00
文章存档

2012年(1)

2011年(3)

2009年(2901)

分类: LINUX

2009-03-23 11:05:59

开机流程简介
1
、加载 BIOS 信息,并取得第一个开机装置的代号;
2
、读取第一个开机装置的 MBR boot Loader (亦即是 lilo, grub, spfdisk 等等) 的开机信息;
3
、加载 Kernel 核心信息, Kernel 开始解压缩,并且尝试驱动所有硬件装置;
4
Kernel 执行 init 程序并取得 run-level 信息;
5
init 执行 /etc/rc.d/rc.sysint 档案;
6
、执行/etc/inittab script,启动核心的外挂模块 (/etc/modprobe.conf)
7
init 执行 run-level 的各个批次档( Scripts )
8
init 执行 /etc/rc.d/rc.local 档案;
9
、执行 /bin/login 程序,并等待使用者登入;
10
、登入之后开始以 Shell 控管主机。


运行级别:
0
:关闭
1
:单用户模式,用于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维护。
      
2
:多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不能使用NFS

3
:完全多用户模式:用于将主机作为            
4
:保留,未分配。

5
:图形登录的多用户模式:图形界面登录,图形操作环境。   
6
:重新启动系统。

显示当前的运行级别:runlevel      更改当前的运行级别:init  1 2 3 5
系统服务的启动状态:

l         
查看服务启动状态:chkconfig –list 服务名称
l         
设置独立服务的启动状态:chkconfig --level 运行级别表 服务名称 on | off | reset
l         
设置非独立服务的启动状态:chkconfig 服务名称
on | off | reset
非独立服务的启动状态由xinetd服务在系统中指定运行级别的启动状态决定,xinetd服务启动后才能启动非独立服务程序。

当使用chkconfig对非独立服务程序的启动状态进行更改后,需要service xinetd restart重新启动xinetd服务。
 
 

LINUX目录
系统使用树形目录结构,所有文件都在根目录( / )下。
/bin: bin
binary的缩写。这个目录沿袭了UNIX系统的结构,存放着使用者最经常使用的命令。例如cplscat,等等。
/boot :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dev : dev
device(设备)的缩写。这个目录下是所有
Linux
的外部设备,其功能类似下的.sysWin下的.vxd。在
Linux
中设备和文件是用同种方法访问的。例如:/dev/hda代表第一个物理IDE
/etc:
这个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etc/gateways:
设定
/etc/sysconfig/ network-scripts /ifcfg-eth0:
设置IP
/etc/resolv.conf:
设置
DNS
/etc/fstab:
记录开机要mount的文件系统(做磁盘配额的时候用过这个文件)

/etc/inittab:
设定系统启动时init进程把系统设置成什么样的runlevel(第六章有用过)
/etc/group:
设定用户的组名与相关信息
/etc/passwd:
帐号信息
/etc/shadow:
密码信息
/etc/exports:
设定NFS系统用的
/home:
用户的主目录,比如说有个用户叫laozhu,那他的主目录就是/home/laozhu也可以用~laozhu表示。
/lib:
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须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当系统不正常关机后,这里就成了一些无家可归的文件的避难所。对了,有点类似于DOS下的.chk文件。
/mnt:
这个目录是空的,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

/proc :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也就是说,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

/root :
系统管理员(也叫超级用户)的主目录。作为系统的拥有者,总要有些特权啊!比如单独拥有一个目录。

/sbin : s
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这个目录不用说,一定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地方了。

/usr :
这是最庞大的目录,我们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存放在这个目录下。其中包含以下子目录;
/usr/X11R6 :
存放X-Window的目录;

/usr/bin:
存放着许多应用程序;
/usr/sbin:
给超级用户使用的一些管理程序就放在这里;

/usr/doc :
这是

Linux
文档的大本营;
/usr/include :
Linux
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需要的头文件,在这里查找;
/usr/lib:
存放一些常用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和静态档案库;

/usr/local :
这是提供给一般用户的/usr目录,在这里安装最适合;
/usr/man: man

Linux
中是帮助的同义词,这里就是帮助文档的存放目录;
/usr/src:
Linux
开放的源代码就存在这个目录

/var :
这个目录中存放着那些不断在扩充着的东西,为了保持/usr的相对稳定,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可以放在这个目录下,实际上许多系统管理员都是这样干的。顺便说一下系统的日志文件就在/var/log目录中。
 
 

总结:
·
用户应该将文件存在/home/user_login_name目录下(及其子目录下)
·
本地管理员大多数情况下将额外的软件安装在/usr/local目录下并符号连接在/usr/local/bin下的主执行程序。
·
系统的所有设置在/etc目录下。
·
不要修改根目录(“/”)或/usr目录下的任何内容,除非真的清楚要做什么。这些目录最好和LINUX发布时保持一致。
·
大多数工具和应用程序安装在目录:/bin, /usr/sbin, /sbin, /usr/x11/bin,/usr/local/bin
·
所有的文件在单一的目录树下。没有所谓的驱动符
阅读(105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