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链表数据结构简介
链表是一种常用的组织有序数据的数据结构,它通过指针将一系列数据节点连接成
一条数据链,是线性表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相对于数组,链表具有更好的动态性,建
立链表时无需预先知道数据总量,可以随机分配空间,可以高效地在链表中的任意位置
实时插入或删除数据。链表的开销主要是访问的顺序性和组织链的空间损失。
通常链表数据结构至少应包含两个域:数据域和指针域,数据域用于存储数据,指
针域用于建立与下一个节点的联系。按照指针域的组织以及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形式,
链表又可以分为单链表、双链表、循环链表等多种类型,下面分别给出这几类常见链表
类型的示意图:
1. 单链表
单链表是最简单的一类链表,它的特点是仅有一个指针域指向后继节点(next),
因此,对单链表的遍历只能从头至尾(通常是 NULL 空指针)顺序进行。
2. 双链表
通过设计前驱和后继两个指针域,双链表可以从两个方向遍历,这是它区别于单链
表的地方。如果打乱前驱、后继的依赖关系,就可以构成"二叉树";如果再让首节点的
前驱指向链表尾节点、尾节点的后继指向首节点(如图2中虚线部分),就构成了循环链
表;如果设计更多的指针域,就可以构成各种复杂的树状数据结构。
3. 循环链表
循环链表的特点是尾节点的后继指向首节点。前面已经给出了双循环链表的示意
图,它的特点是从任意一个节点出发,沿两个方向的任何一个,都能找到链表中的任意
一个数据。如果去掉前驱指针,就是单循环链表。
在Linux内核中使用了大量的链表结构来组织数据,包括设备列表以及各种功能模块
中的数据组织。这些链表大多采用在[include/linux/list.h]实现的一个相当精彩的链
表数据结构。本文的后继部分就将通过示例详细介绍这一数据结构的组织和使用。
二、 Linux 2.6 内核链表数据结构的实现
尽管这里使用2.6内核作为讲解的基础,但实际上 2.4 内核中的链表结构和 2.6 并
没有什么区别。不同之处在于 2.6 扩充了两种链表数据结构:链表的读拷贝更新
(rcu)和 HASH 链表(hlist)。这两种扩展都是基于最基本的 list 结构,因此,本
文主要介绍基本链表结构,然后再简要介绍一下 rcu 和 hlist。
链表数据结构的定义很简单(节选自 [include/linux/list.h],以下所有代码,除
非加以说明,其余均取自该文件):
struct list_head { struct list_head *next, *prev; };
list_head 结构包含两个指向 list_head 结构的指针 prev 和 next,由此可见,
内核的链表具备双链表功能,实际上,通常它都组织成双循环链表。
和第一节介绍的双链表结构模型不同,这里的 list_head 没有数据域。在 Linux
内核链表中,不是在链表结构中包含数据,而是在数据结构中包含链表节点。
在数据结构课本中,链表的经典定义方式通常是这样的(以单链表为例):
struct list_node { struct list_node *next; ElemType data; };
因为 ElemType 的缘故,对每一种数据项类型都需要定义各自的链表结构。有经验
的 C++ 程序员应该知道,标准模板库中的 采用的是 C++ Template,利用模板抽象出和
数据项类型无关的链表操作接口。
在 Linux 内核链表中,需要用链表组织起来的数据通常会包含一个 struct
list_head 成员,例如在 [include/linux/netfilter.h] 中定义了一个
nf_sockopt_ops 结构来描述 Netfilter 为某一协议族准备的 getsockopt/setsockopt
接口,其中就有一个(struct list_head list)成员,各个协议族的 nf_sockopt_ops
结构都通过这个 list 成员组织在一个链表中,表头是定义在
[net/core/netfilter.c] 中的 nf_sockopts(struct list_head)。从下图中我们可以
看到,这种通用的链表结构避免了为每个数据项类型定义自己的链表的麻烦。 Linux 的
简捷实用、不求完美和标准的风格,在这里体现得相当充分。
三、 链表操作接口
1. 声明和初始化
实际上 Linux 只定义了链表节点,并没有专门定义链表头,那么一个链表结构是如
何建立起来的呢?让我们来看看 LIST_HEAD() 这个宏:
#define LIST_HEAD_INIT(name) { &(name), &(name) } #define LIST_HEAD
(name) struct list_head name = LIST_HEAD_INIT(name)
当我们用 LIST_HEAD(nf_sockopts) 声明一个名为 nf_sockopts 的链表头时,它
的 next、prev 指针都初始化为指向自己,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空链表,因为 Linux
用头指针的 next 是否指向自己来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static inline int list_empty(const struct list_head *head) { return head-
>next == head; }
除了用 LIST_HEAD() 宏在声明的时候初始化一个链表以外,Linux 还提供了一个
INIT_LIST_HEAD 宏用于运行时初始化链表:
#define INIT_LIST_HEAD(ptr) do { (ptr)->next = (ptr); (ptr)->prev =
(ptr); } while (0)
我们用 INIT_LIST_HEAD(&nf_sockopts) 来使用它。
2. 插入/删除/合并
a) 插入
对链表的插入操作有两种:在表头插入和在表尾插入。Linux为此提供了两个接口: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add(struct 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head);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add_tail(struct 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head);
因为 Linux 链表是循环表,且表头的 next、prev 分别指向链表中的第一个和最末
一个节点,所以,list_add 和 list_add_tail 的区别并不大,实际上,Linux 分别用
__list_add(new, head, head->next);
和
__list_add(new, head->prev, head);
来实现两个接口,可见,在表头插入是插入在 head 之后,而在表尾插入是插入在
head->prev 之后。
假设有一个新 nf_sockopt_ops 结构变量 new_sockopt 需要添加到 nf_sockopts
链表头,我们应当这样操作:
list_add(&new_sockopt.list, &nf_sockopts);
从这里我们看出,nf_sockopts 链表中记录的并不是 new_sockopt 的地址,而是其
中的 list 元素的地址。如何通过链表访问到 new_sockopt 呢?下面会有详细介绍。
b) 删除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del(struct list_head *entry);
当我们需要删除 nf_sockopts 链表中添加的 new_sockopt 项时,我们这么操作:
list_del(&new_sockopt.list);
被剔除下来的 new_sockopt.list,prev、next 指针分别被设为 LIST_POSITION2
和 LIST_POSITION1 两个特殊值,这样设置是为了保证不在链表中的节点项不可访问--
对 LIST_POSITION1 和 LIST_POSITION2 的访问都将引起页故障。与之相对应,
list_del_init() 函数将节点从链表中解下来之后,调用 LIST_INIT_HEAD() 将节点置
为空链状态。
c) 搬移
Linux 提供了将原本属于一个链表的节点移动到另一个链表的操作,并根据插入到
新链表的位置分为两类: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move(struct list_head *list, struct list_head
*head);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move_tail(struct list_head *list, struct
list_head *head);
例如 list_move(&new_sockopt.list,&nf_sockopts) 会把 new_sockopt 从它所在
的链表上删除,并将其再链入 nf_sockopts 的表头。
d) 合并
除了针对节点的插入、删除操作,Linux 链表还提供了整个链表的插入功能: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splice(struct list_head *list, struct list_head
*head);
假设当前有两个链表,表头分别是 list1 和 list2(都是 struct list_head 变
量),当调用 list_splice(&list1,&list2) 时,只要 list1 非空,list1 链表的内容
将被挂接在 list2 链表上,位于 list2 和 list2.next(原 list2 表的第一个节点)
之间。新 list2 链表将以原 list1 表的第一个节点为首节点,而尾节点不变。如图
(虚箭头为next指针):
当 list1 被挂接到 list2 之后,作为原表头指针的 list1 的 next、prev 仍然指
向原来的节点,为了避免引起混乱,Linux 提供了一个 list_splice_init() 函数: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splice_init(struct list_head *list, struct
list_head *head);
该函数在将 list 合并到 head 链表的基础上,调用 INIT_LIST_HEAD(list) 将
list 设置为空链。
3. 遍历
遍历是链表最经常的操作之一,为了方便核心应用遍历链表,Linux 链表将遍历操
作抽象成几个宏。在介绍遍历宏之前,我们先看看如何从链表中访问到我们真正需要的
数据项。
a) 由链表节点到数据项变量
我们知道,Linux 链表中仅保存了数据项结构中 list_head 成员变量的地址,那么
我们如何通过这个 list_head 成员访问到作为它的所有者的节点数据呢?Linux 为此提
供了一个 list_entry(ptr,type,member) 宏,其中ptr是指向该数据中 list_head 成员
的指针,也就是存储在链表中的地址值,type 是数据项的类型,member 则是数据项类
型定义中 list_head 成员的变量名,例如,我们要访问 nf_sockopts 链表中首个
nf_sockopt_ops 变量,则如此调用:
list_entry(nf_sockopts->next, struct nf_sockopt_ops, list);
这里 "list" 正是 nf_sockopt_ops 结构中定义的用于链表操作的节点成员变量
阅读(2606) | 评论(4)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