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21404
  • 博文数量: 60
  • 博客积分: 203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7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10-21 09:2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0)

文章存档

2009年(6)

2008年(19)

2007年(35)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07-06-22 09:00:59


“状元”之随想


    “状元”,是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唐代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有时也泛称新进士。宋代主要指第一名,有时也用于第二、三名。元代以后仅限于称殿试一甲第一名。

现在的高考虽是全国统考,却是分省录取,有的省市还是自主命题,所以不同省市的考生之间没有可比性。因此,所谓的“高考状元”只是所在的省市文科或理科成绩第一罢了。如果遇到使用标准分的省市,成绩并列第一的考生还不止两三人。如此算来,每年的“状元”要有几十个之多,难怪“高考状元”会如此泛滥。如果再加上“市状元”、“县状元”、“校状元”,那就数也数不过来了。其实,如今的高考并非科举的延续,何必硬要扯上“状元”这个称谓?实在是让人费思。

     现在高考已经结束。随着各省市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对“高考状元”的炒作也将随之开始。

高考状元的炒作,考生和家长都有意见和无奈。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津津乐道之人,在众人面前风光一番,引以为傲,但这必竟是少数。也有的考生曾呼吁不要炒作高考状元,许多家长对炒作高考状元也极为反感。高考状元的炒作,除了给考生本来就沉重的担子再加重一分之外,有什么益处呢?可能因为有了高考状元的例子,还有不少家长会对自己的孩子说:看看人家怎么考的?考生又多了一分压力。相比起春风得意的高分考生,高考中成绩平平的考生更多,失利落榜的考生每年也不在少数,为什么还要炒作高考状元,来刺激他们本已脆弱的神经?

再说,高考状元不过是一次考试的偶然产物。从实力上说,有能力考第一的考生,每省至少有几十个。所谓的高考状元不过是临场发挥较好而已,上大学之后,乃至将来毕业、工作,第一名一定比第二名、第三名强?不见得。

说到底,对高考状元的炒作无非为了吸引眼球。这么热衷关注状元,倒不如多关注一下“希望工程”、贫困生上大学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这些助学政策和措施才是需要大力宣传的,炒作得尽人皆知才好!

今天的高考与中国历史上沿袭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有诸多形似之处。之所以参加高考,笔者认为,至今尚不能找到一种比高考更为合理的人才选拔办法。与科举制度下的状元、举人不同,现在的大学生一般不能直接学而优则仕,上大学更多地成为一种对未来的投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毕业后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他们都比古代那些直接进入官场的状元、举人们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大学生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不值钱,于是人们很自然要特别瞩目于大学生中的顶尖人物,也就是那些在高考中力挫群雄独占鳌头的状元榜眼。可是很快,人们又发现,状元榜眼虽然智商高,学习能力强(如今高考 的命题水平已大大提高,单靠死记硬背不可能获得高分),大学期间成绩也是顶呱呱,但他们毕业之后却并非一定能迅速在各行各业出人头地,有的甚至还没走出校园,就成了某些成绩平平但来头不小的同学的手下败将。最极端的例子,大约要数1985年以陕西长安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可见高考状元并非一定就是日后的成功人士,至少,与科举制度曾经培养了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 包拯、寇准,明代的杨慎、汤显祖、张居正、海瑞、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林则徐、张謇、蔡元培等一大批状元、进士出身的杰出人物相比,今天的高考状元要在 社会上成头面人物,无疑要困难得多。在科举制度下,读书的规则大致相当于成功的规则,而在现在的高考制度下,读书的规则与成功的规则有时大相径庭。

读书的规则可以学习,成功的规则却未必可以学习,考生、家长、高校和社会都在关注高考状元,是觉得他们在读书竞争”(“”)中的经验具有可学习性,但是在成功竞争”(“”)中的经验,不是学习就能得到的,这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也有的是个人天生具备“天赋”,而这种“天赋”用在学习上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人们对高考状元的关注终究是有限的,时段性的。高考状元大约也有自知之明,不敢奢望像古代的状元那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绝大多数高考状元还是保持了低调、谨慎的作风。

如今不炒作“高考状元”似乎又多了一个理由:“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仿佛不谈“高考状元”了,教育就能均衡发展了。不可否认,宣扬“高考状元”会使名校更加有名,从而更加剧了不均衡度。但这种作用能有多大呢?其实,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主要是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如果教育主管部门继续放任这种不均衡, 不提“高考状元”又能如何?

                    一家之言    海曲布衣于丁亥年暑月

阅读(117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