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外包我向来是很反感的,说白了就是卖人。特别是武汉,用武汉的薪水雇人去接北京上海的活。有过经验的大师兄说,壹千多块的人,公司有外包顶多给你2k,包出去再加个1k多卖了,特别贱。所以对这个峰会根本没多大期待。不过当嘉宾们个个发表演讲后,才发觉自己对外包的误解和无知。
首先是EDS公司的全球副总裁bonfield(主持人开始讲话特烂,不过念这个名字想起了scofield,俺们的little fish)的外包演讲,EDS可以说是外包的鼻祖公司了,有40多年的从业经验。不过这位老大还是赢利就是一切,向股东负责等等,很坦率的美国风格;其中除了宣讲公司的经历和经验外,探讨了对China的考察,一句话:和欧美有很大差距!有点像我们看非洲的样子。
方正株式会社的管祥红的演讲就富有蛊惑和激情了,在不经意的讲述中叙述了方正的发展,以及打入日本市场,风格有着北大人的气质,很欣赏。
最后出场的就是压轴的IBM武汉交付中心的joeli了,IBM可以说是中国外包的财神爷了。这老家伙应该是港台人,但听不出港台普通话的腔。黎老先生演讲很有深度和哲理,浅显而又深刻。这家伙说IBM全球有36(好像)个BOSS,武汉交付中心就有2个,why wuhan?why not 北,上,深,成,西?say二线城市中武汉最有潜力,really?I'm not sure。反正他看好武汉,用IBM的工作模式来说都是远程协作的,在哪儿都不是一样。比较有意思的是,总部对这个中心的要求是零利润,不能赚,也不能亏,目的是培育一个符合IBM规范和要求的产业链,我怀疑就是成本转移,中国的一线城市正在成熟,政策上该是发展二线城市的时候了,IBM想占个先机把握人力资源。对这一点我是这样理解:目前哪个城市有钱途,人们就奔哪儿,市场就是有限的几个城市,当人们大量涌入时,这几个有限的城市就开始饱和了,消化不了更多的业务很难再提高收入;如果利用资源孵育一个城市,打造一个城市,可以开拓一个新的发展空间,重要的可以打造产业链,特别是IBM这样的公司可以在产业链金字塔最顶层,开拓新市场又不垄断大家都有钱赚,带动城市发展政府而又何乐而不为呢?阴险!
资料:2003年武汉成立软件联盟,同年IBM开始在武汉考察,1年半后,2005年IBM入住武汉,武汉外包市场形成。
就好像IBM在选马桶,有苍蝇嗅到味道了,当这坨shit终于扑通后,于是苍蝇们都上了这个shit,不知谁爽了。但痛苦的只是那些廉价劳动力们。
印度市场不想多谈,曲玲年老先生的数据和其资深的经历向我们阐述了我们跟印度差10年,欧美笔都不能比。是不是印度起步早十年呢?不尽然。人才培育体制不一样,印度的教育是分层的,高层就是金英教育了,所以高中生都可以从事IT业。然吾国泱泱,全是本科生及以上人士,要说是精英全是,要说是shit,90都是shit。老曲说一味阿三委婉地表达了吾国人士仅只需比其国人士多培训6到12个月就可以胜任了,也就是说阿三们培训6个月,我们要培训1年到18个月!!!!!!阿三的发言就不说了,陀螺般的印度腔
IBM GPSG Wuhan Perform Center此性质全球仅此一家,观望吧!
唉,IBM就是一帝国
2006.11.2湖滨花园
solomoon
阅读(768)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