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19079
  • 博文数量: 125
  • 博客积分: 4066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140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03-03 18:5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25)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3年(1)

2012年(2)

2011年(29)

2010年(92)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10-05-07 15:13:52

一、此转换方法为文件转换方式,需要对现在的文件分析的基础上生成新的音频文件。

二、方法占用时间比较多,但速度在允许范围之内

三、分析文件与写入新文件的时候是按字节操作

四、本方法转换生成的新文件的精度只能为16位,如果需要其他的精度,需要另外进行精度转换。

操作流程:

一、分析源文件的头结构,取得源文件的采样率、声道数、数据长度、数据流量等参数。

二、根据文件头结构生成新文件的头结构,确定各项参数,其中采样率由用户自行指定。

三、根据源文件的采样率与声道数确定转换的循环次数。

四、对源文件的语音数据进行获取与转换,转换公式:

(((itmp <<8)+itmp)-32768) << 16

其中,itmp为取得的双字节数据。

五、将转换后的数据传给需要写入的文件,再次进行转换,公式如下:

1c = (((c + 0x80000000) >> 16) & 0xFFFF) ^ 0x8000;

其中c为传入的采样率数据

需要将上面转换的数据进行字节转换,公式如下:

第一个字节c&0xFF

第二个字节c>>8

将第一字节与第二字节依次写入新生成的文件.

六、对源文件与目标文件进行循环操作,只到源文件末尾。


备注:关于重采样
频率对应于时间轴线,振幅对应于电平轴线。波是无限光滑的,弦线可以看成由无数点组成,
由于存储空间是相对有限的,数字编码过程中,必须对弦线的点进行采样。
采样的过程就是抽取某点的频率值,很显然,在一秒中内抽取的点越多,获取得频率信息更丰富,
为了复原波形,一次振动中,必须有2个点的采样,人耳能够感觉到的最高频率为20kHz,
因此要满足人耳的听觉要求,则需要至少每秒进行40k次采样,用40kHz表达,这个40kHz就是采样率。
我们常见的CD,采样率为44.1kHz。光有频率信息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获得该频率的能量值并量化,
用于表示信号强度。量化电平数为2的整数次幂,我们常见的CD位16bit的采样大小,即2的16次方。
采样大小相对采样率更难理解,因为要显得抽象点,举个简单例子:假设对一个波进行8次采样,
采样点分别对应的能量值分别为A1-A8,但我们只使用2bit的采样大小,
结果我们只能保留A1-A8中4个点的值而舍弃另外4个。如果我们进行3bit的采样大小,
则刚好记录下8个点的所有信息。采样率和采样大小的值越大,记录的波形更接近原始信号。
阅读(356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