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51770
  • 博文数量: 73
  • 博客积分: 4096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110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7-11-21 14:5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09年(3)

2008年(70)

我的朋友

分类:

2008-09-22 14:21:09

要警惕全盘西化,但主要是防止传统文化糟粕的卷土重来。

 

文化赋予了生命存在的本质,它是指挥人们行动的幕后导演,每一个现实中的人不过是文化舞台上的一个个演员罢了,人不过是被注入文化的观念、思想和原则的道具而已。人们在现实中总是试图为每一个问题做好答案,但那些所谓的答案其实早已在当他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已经预先被民族厚积的文化将答案放在他的大脑里,正是文化一直在替他作出决定,而且会有无数个标准答案替他回答任何一个他可能遇到的问题,而真正的他所是的那个人却从来不作决定。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他们真正想做的,或者说,他们的所作所为常常是不真实的。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文化之“水”天上来。究竟是什么赋予了文化如此巨大的力量?

扬弃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得以进步的前提,也是文化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哲学与政治的三位一体所构成的超稳定结构,导致文化缺乏自清能力,各种文化元素无论优劣与否,都能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过多地保留了落后、消极、糟粕的东西——它们的存在看起来是那么合理,让人们无力抗拒,于是经年累月地沉积下来,而且还在不断地沉积着……历史的河床因而被淤塞,历史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到了宋代以后,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几乎完全被禁锢起来,传统文化厚积而成的尘垢一直堆积到“人”的脖颈上,“人”的生活变得毫无生气可言。于是乎,便有不胜枚举的为烈女建造贞节牌坊、将女人的脚裹成“三寸金莲”之类摧残人性的社会丑恶现象堂而皇之地出现,并被全社会的人们所尊崇,形成了惨无人道的集体暴力。每个鲜活的生命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套上一条黑色的文化绳索——那把“长命百岁”的文化之锁从生至死,都将他牢牢地捆缚着。人们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中的全部行为包括行为的细节都被宗教的教条规定得密不透风。一切皆“有法可依”,“人”完全丧失了自由的意志力。传统文化逐渐演变成反人性、反人道的反动文化。这就是封建礼教“吃人”说的来源。

很少有人会真正打心眼儿喜欢千年不变的生活——特别是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过着千年不变的生活时,他的灵魂就会感到不安。于是我敢肯定,中国历史上那些觉醒了的古人们在精神上一定是很痛苦的了,或者只有变得麻木——他们虽然活着,但灵魂已经死去。

我们的祖辈就是那样走过来的,今天的我们显然不愿继续这样毫无变化地走下去。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面前,每个人都感到痛苦、忧伤、迷惘,感到永不满足。

可是,真正的自我在哪里?

现实中,每个人的自我是渺小而脆弱的,似乎只能表现为一种理想,从来也不会、也不能真正地表现出来。而内心中的自我却是永远鲜活的,即使在他快死去的时候,也会挣扎着对自己——也只有对自己说:“我不愿这样活着,我不愿自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怎么能这样地活过了一辈子,我怎么……

传统文化让我们心灵深处隐痛时起。

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灵魂永不安宁。

传统文化像影子一样,既无法摆脱它,更征服不了它的存在。

让更多的人在更多的时候拥有快乐才是有道德的文化,才是真正的真、善、美的文化。人的一生都在围绕着那个平衡的点生死病死着,似乎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在现实中,人们寻找快乐的过程便是自我迷失的过程。每个人的心里似乎都有一堵很厚的墙,那是一堵用几千年的时间筑成的高墙,中国人的快乐被挡在了那堵墙的外面。什么时候,这堵墙被拆除了,快乐才能来到人们中间。

改变显然是困难的。一个人自己去改变,如同从那个密不透风的铁屋子里走出来,虽然是绝顶聪明,但也注定会绝对痛苦;即使所有的人都去改变也未必是真的改变。中国的文化大师们引领我们做过无数次挣脱传统的试验,结果都归于失败。说到集体式的改变,我们不能不提到毛泽东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试图像扫除垃圾一样扫除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精神垃圾。

那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文化革命。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陈伯达炮制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社论,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在年底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毛泽东语)。1966年8月1日至8月12日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进一步肯定了破“四旧“的提法。但如何破‘四旧”,中央没有说明。1966年8月18日,召开“庆祝文化大革命大会”,并举行大规模的游行。这一天,毛泽东第一次接见了红卫兵。从这天起,受毛泽东接见的30万北京红卫兵“小将们”走向街头,张贴传单和大字报,集会演说,开始了所谓的“破四旧”运动,他们的目光从店铺转向包括历史文物在内的更加广泛的目标。红色的风暴席卷了北京的千家万户,在20天左右的时间里就有十万多户抄了家。一切外来的和古代的文化,都是扫荡的目标。来自中学的红卫兵(加上少数大学生)杀向街头,以打烂一切“四旧”物品为宗旨,把北京城内外砸了个遍。新闻舆论对于红卫兵的行动给予了大力支持。8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会《好得很》,社论指出:“红卫兵小将们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正在横扫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灰尘……”在红卫兵抄家高潮中,人民日报又发表社论号召红卫兵对“那些吸血鬼、寄生虫”动手,“把他们的金银财宝、杀人武器、变天账拿出来展览……” 北京破“四旧”运动开始后,很快蔓延到上海、天津和全国各大城市乃至广阔农村。在破“四旧”过程中,北京市有11.4万多户被抄家。

平等代表着中国人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人内心中的梦想。也许正是由于中国人得不到平等,中国人才那么向往平等。在中国漫长历史中,无数文人都向往尧舜禹时代的平等社会,如同西方人对古代希腊伯里克利时代民主实践的向往一样。说起平等,我们不能不再次提到平等思想的实践者毛泽东。他创建的军队提倡官兵平等,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国以后,他在政治上反专制、反特权;在经济上实行“均贫富”式的政策;在社会生活上提倡男女平等;在文化上提倡反传统,破四旧。几乎一切政策都来源于他对平等梦想的追求。他在政治上抑制权力集团和利益集团的出现,他似乎非常清楚,历史上出现的所有统治集团或者利益支撑集团都是反人民的。从1951年三反五反运动开始每隔三、五年就开展一次政治运动,以强有力的形式不间断地打击形形色色的权力集团与利益集团的出现这也是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根源。通过政治运动等政治高压手段,从而使中国人民始终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只是均了贫富的中国人太穷了,日子过得太苦了。

毛泽东是真心为人民服务的,但他选择的方式方法却是传统的“均贫富”之类的手段——他始终在抑制一个统治集团或者利益支撑集团的出现。政治上却无法摆脱“个人崇拜”的盲目性,解决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无法参与世界范围内的残酷竞争。经济上使中国人过着吃不饱肚子的贫困生活,社会陷入了低水平意义上的平等。

与毛泽东在政治上的反传统做法的不同,鲁迅先生的一生都在精神上坚定地反对传统文化。鲁迅试图把人从铁屋子里赶出来,却没有告诉人们应该向那个方向去,结果从铁屋子里走出来的人反而成了痛苦的人。人们控诉 “吃人” 的封建文化,但结果仍是复归于文化之中。毛泽东与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他们改造传统文化方式都是惊人相似的——以传统的方式反对传统,如同自己拎着自己头发试图离开地面一样是完全不可能的。

没有比毛泽东先生更显出强势的改革家了,连他也无力改变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历史事实啊!

时代在不断地前进着,我们迎来了中国崛起的大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传统文化?如何改造传统文化?

文化系统内部严重缺乏自清能力,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化石文化的本质特点。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依靠外力推动,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透进来。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反复读着邓小平先生1992年的南巡讲话一文,我分明感觉到邓公身上所隐藏着的常人难以想像的精神力量。他的讲话澄清了多少人对于改革开放的怀疑,为混沌的中国社会扫清了前进的障碍。他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讲话,其实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人内心深处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几乎在一切方面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困扰着我们的所谓传统文化问题,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摒弃传统文化糟粕,不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不学习西方文化,不吸收人类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普世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只能是死路一条。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是为了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西方文化也是为了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拿来”。姓“中”还是姓“西”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中国文化环境的建设,是否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国文化要赢得与西方文化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一切合理内核。

关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关系问题,传统文化多一点还现代文化多一点,不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传统文化不等于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也有传统;现代文化不等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也有现代文化。传统和现代都从属于文化的内涵。

……

毛泽东在政治上让中国人站了起来。

邓小平在物质上让中国人站了起来。

中国人能否真正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从精神上也能站立起来呢?

于是,我想借用孙中山先生的名言结束本篇文章的写作——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阅读(88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