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79303
  • 博文数量: 289
  • 博客积分: 1073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463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1-14 14:5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89)

文章存档

2011年(94)

2010年(168)

2009年(25)

2008年(2)

我的朋友

分类:

2011-03-16 12:55:44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空前重视,以及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我们必须要思考,作为传统媒体,如何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继续创造辉煌。

创新力

每年年底,历来都是中国电视广告大战最为激烈的一段时期,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可以肯定的说,在分众化和碎片化的趋势下,2010年11月央视和湖南卫视的成功招标,已经告知我们,一是2011年企业的做多热情高涨。事实确实如此,群邑集团发布的数据标明:2010年,电视媒体广告收入有16%的增长。后危机时代,中国广告市场“乐观向上”。二是媒体之间的厮杀日益白热化,广告经营更加产业化。值得关注的是,媒体的品牌化又带来了巨大的溢价功能。

作为电视媒体,“内容为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道理。“内容为王”需要的是创新的引擎,随着受众的精力和时间越来越宝贵,在信息泛滥和信息过载的时代,创新是一道迈不过的坎。当下,媒体和栏目对于自身个性的树立让传播进入“创新个性”时代:特殊资源,唯一性资源变得更为紧俏,从今年央视招标的“电视剧特约剧场”的激烈争夺可见一斑。而植入营销则升级至独家定制时代,传播平台也由单一化走向多媒体联动新模式。即便此种情况,创新力更像是湖南卫视、上海文广、江苏卫视等的专有名词。这里的创新,可能强调的是如何贴近自身特点,追求更有效率、效果、效益的创新方式,这包括媒体自身的创新、推广的创新、合作的创新,营销的创新、渠道的创新等。

融合力

正如喻国明教授指出,当前媒介业的一个现实是,几乎所有的媒介在竞争和发展中都感到一种势单力薄的资源短缺。显然,媒介依靠自身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而媒介间的资源、业务及品牌的关联与整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融合发展将成为2011年的主旋律,我们会看到,包括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以及新媒体产业链之间的融合,我们会看到新媒体的技术,新媒体的设备,新媒体的终端。还有一个传统企业的新营销模式与新媒体的融合。因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滚滚而来的融合大潮。作为电视媒体,在坚持创新力的同时,强化各类介质之间的融合,各取所长,为我所用,在融合的过程中,锻造自己的复合优势。这可能不是一两年就可以显现出来的,但一定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目前,很多电视媒体在文化产业开发,产业链条上下游以及电视购物、网站、广播、包括户外等强势打造,全媒体运营商的概念,就是希望以整合的资源,强化融合的力量,以更多的产品设计去给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同样也是给自己更大的发展想象力。

品牌力

媒体发展到最后,也许就是一个品牌,一个LOGO。但这 是最有成长空间的。央视的“相信品牌的力量”就是品牌力带来的影响力与“吸金”效果。只有品牌力才能决定战斗力,促进销售力,打造竞争力。我想我们到了要把品牌提升到生命线这个高度去看待的时候了。提升品牌力不是扯虎皮,做大旗。可以确认的是,在经历了创新力和融合力之后,我们迎来了品牌力时代。据我所知,很多电视台也成立了类似品牌传播中心之类的部门,专攻品牌这个无形资产的建设、开发和维护。CTR副总裁田涛曾经说的,品牌建设是大合唱不是媒体或者企业的独唱,需要更多的声部和消费者的配合,我们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品牌建设是“牵一发动全局”的制高点,是实现自身从“资源型媒体”向“价值型媒体”转变的切入口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2011,对于很多媒体,可能也是一个分水岭。多年前的《双城记》同样带给我们很多时代的启示。我们什么都有,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需要信仰的是在历史积淀上的有机扬弃,我们需要怀疑的是在固守传统电视媒体传播模式的僵化思维。我想借着“创新力、融合力、品牌力”,传统媒体在继续优化资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超越并形成新的价值体系,由结果走向效果,由组合走向整合,由声响走向影响。套用当下流行的词,我们有理由相信——2011,合力,更给力!
阅读(406)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一口气空翻500个

下一篇:《云中的Angel》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