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79364
  • 博文数量: 289
  • 博客积分: 1073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463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1-14 14:5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89)

文章存档

2011年(94)

2010年(168)

2009年(25)

2008年(2)

我的朋友

分类:

2011-03-14 13:00:38

近日,酷6网上一首黄家驹的《真的爱你》被改编成了打拐爱心歌曲,在网友中疯狂流传。视频中,被拐儿童与父母团聚的情景让人为之动容。据媒体介绍,这是酷6网利用网络平台优势,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动“宝贝回家吧”,通过征集失踪儿童信息,并将用户上传的失踪儿童照片、视频及相关资料在网络上播放,以达到帮助社会打拐的目的。

类似的新媒体公益活动在微博上屡见不鲜,也有捐款捐物救助等方式通过微博广泛传播。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在新浪微博上最先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行动,随后通过明星微博大力转载,一时之间成为公安部门官方打拐的得力助手。有网友形容“微博打拐”比“春节”还热,更有人提出“打拐能否也订个五年计划”?这着实让2011年的春节“热”的更为特别。

尽管新媒体此举势必会招来自我宣传之嫌,但对公益民生的关注却足以表现这个时代的人文关怀,这似乎是互联网带给网民商业化之余的最惊艳之处。自从“微时代”、“微志愿”等网络名词出现,“微公益”也似乎正在向着“全民公益”的方向延伸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公益渠道的优势正在逐渐凸显,它的传播速度、信息量、全民互动能力的确让纸媒略显后知后觉的尴尬。

当然,这或许没有什么可褒奖的必要,因为关注民生本该就是媒体的责 任。无论是互联网新媒体、纸媒还是电视媒体,在社会民生面前的力量真的只能用一个“微”字来形容。更何况,在此类公益事业的策划中,非商业化目的的结果又会占网络营销收入的百分之多少呢?这就如同摄影镜头里的“摆拍”,是你要的姿势,你要的风景,拍出的照片是否会博得他人一笑却不可尽知。

直到现在,仍然有人还在讨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市场之争。若不计网络点击率、发行量、收视率,没有了这些对比,我们能用肉眼看到的争夺,就只会停留在谁能最先俘获受众的信任上。我们不得不说,做公益传播是媒体提升自我形象的英明之举。现代人的知识水平和求知欲,让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浮华背后才有真相。

显然,公益不能是噱头,要实实在在的,幕前的几分钟要有着幕后几十个人的真心付出,要有对公益事业的耐心和有始有终,要让受众看到公益最终的流向,才能真正体现媒体对公民的大爱,对社会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对社会民生的真切关注。

阅读(20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