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79209
  • 博文数量: 289
  • 博客积分: 1073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463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1-14 14:5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89)

文章存档

2011年(94)

2010年(168)

2009年(25)

2008年(2)

我的朋友

分类:

2011-01-26 10:34:12

  财政部明确重庆市今年开征房产税的消息,给狂飙多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人气以沉重打击。这也预示着屡次令房地产调控熄火的坚冰,终于裂出一个缝隙。

  固然,地方政府通过房屋拆迁卖地生财,是推高房价的一大推手。但是如果追究房价上涨的真正源头,却是全民炒房,包括用贷款和存款搬家的方式炒房。所以,从动力源头分析,炒房是房价上涨的真正拉动力量;而政府拍高地价和放纵炒房,则属于政府、银行和开发商的虚张声势和推动力量,并不是决定性的。

  所以,如果能从动力源头棒喝大众炒房,对于疯狂的房地产市场,无疑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相对于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房产税可谓一种最温和的经济杠杆——有钱人只要按章缴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占有多套住房。

  当然,由于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下,公众已经分裂为两个明显的利益对立团体——有房者和无房者,这使得房产税的争议异常复杂。任何关于房地产的政策建议,都会面临来自各利益代表的激烈评价。

  譬如,有的学者以反对腐败为名,质疑政府征收房产税的目的和用途。他们反对政府借口任何理由新增税种,认为征收房产税是对全体人民财产的掠夺。这些人的观点有两点不明:一是简单地把有房者特别是多房者看成“全体人民”了,对占城镇人口70%以上的中低收入群体和在城农民工视而不见;二是这些学者看起来已经对政府“绝望”,独独赞赏政府对包括炒房活动在内的“放任”政策,甚至寄希望于政府能够真正着手给广大中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在这里,这些人又成了对政府政策的“寄希望者”。

  有的学者借口土地使用权不同于土地所有权,因而认为房产所有者不应对不属于自己的土地缴税。这种观点显然否定了住房之下“70年土地使用权”,这是一个明晰的、永久的财产权利。实际上,如果按照当下关注的上海市70年后无偿收回土地和建筑物,或按照当时的地价重新缴纳土地出让金,那么不仅现有房价将蒸发80%以上,还会引发真正的社会动乱。可以肯定,几乎所有人在购买房屋时,都假定土地的使用权是无期限的。如果对于这样的房地产不征税,甚至一个人购买了一个城市全部的房屋,他不必为这些属于“国有土地”上的任何一套房产,承担哪怕一分钱的房产税——这显然是在为炒房活动寻找理论借口。

  还有的学者提出,政府已经因高房价得罪了买不起房的公众群体,现在可能因为征收房产税而得罪有房的群体。很明显,这是一种诡辩。既然政府计划开征房产税,说明政策开始转向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群体,并在一定程度上与既得利益群体决裂,这显然是一种好的转向。

  所以,关于房产税的种种争论,特别是在号称民生派的学者内部出现巨大争议,导致一些有名望的学者,与最害怕征税的开发商一道撰文反对,只有糊涂与别有用心两种解释。

  笔者认为,一名真正负责任的学者,应该站在全社会利益角度,分析某项政策给社会带来的长期损益,并据此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一味站在日渐主流的既得利益一方,为日渐失衡的泡沫经济竭力辩护,这些人归根结底只是可怜的逐利者。

  对于政府这个城市的领导者而言,如果开征房产税,一定会对本地的炒房市场构成沉重打击,最终严重影响作为政府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土地财政。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根本不是媒体推测的“征了 房产税再去卖地,政府的利益全得去了”。事实上,没有哪个城市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最有可能的情况,开征房产税的城市,由于随后房价和地价的下跌,将使政府大大减少在土地出让方面的收入,并且土地出让金减少的部分,远大于房产税的收入增加部分。为什么第一个城市不是中央政府所在的泡沫重灾区北京,反而是地处西南、相对房价水平较低的重庆市,说明重庆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城市小气候。

  当然,房产税改革,不应简单地看作增加财政收入的工具,而应主要针对住房投资和投机活动的调节,以不损害住房民生为基本出发点;如果有一天,政府扩大征收范围,也应对每户实施免税一套的政策;房产税推进之后的土地出让制度,应在今后的改革中,逐步予以取消,推动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应有的直接市场交易,政府则退守规则制定者、市场监督者和城市规划者的地位。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敢于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城市政府,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至于开征房产税之后房价会不会下跌,下跌多少,还是要看改革之后的情况进行评判。既然是试点,就不必苛求完美,错漏和不足的部分,可以在今后的试点方案中加以完善。公共支持而不是怀疑的态度,对于增强试点城市政府的信心非常重要,推动更多的城市加入到改革队伍中,为推进中国住房民生做出更大贡献。

阅读(29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