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50803
  • 博文数量: 286
  • 博客积分: 3124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518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0-24 23:42
个人简介

Bomi

文章存档

2015年(1)

2013年(1)

2012年(281)

2008年(3)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12-09-26 23:07:37

服务器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基石,解决了资源池的问题。资源池的意义/目的,最重要的就是对原先分散的难以充分利用的资源进行大集中再重新按需分配。
 
无论对于小型的企业信息系统还是大型的数据中心、传统的物理服务器架构还是基于虚拟化资源池的云计算架构,存储都是IT的基石和短板,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企业应用增长,促成了企业IT系统对存储资源需求的爆发性增长。
 
在VMware vSphere 5.1 和Microsoft Server 2012 Hyper-V 3.0 之前版本的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中,要进行VM的live Migration,必须FC SAN/iSCSI SAN 存储环境,但是现在SAN 存储已非必须,基于普通、并且更廉价的CIFS NAS 存储,我们就可以成功进行Live Migration的操作。
 
从串行到并行,又转回串行,磁盘的数据接口技术已经经历了一次“技术”轮回。往上一个层面,过去的10年,NAS/SAN 独立存储服务器完成了服务器存储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现在无需共享存储的VM Live Migration 技术的出现,似乎预示着存储技术的又一次轮回趋势——从集中存储架构回归到分散存储架构。
 
以Server 2012 Hyper-V 3.0 的服务器虚拟化架构为例,基于SMB3.0 的CIFS 文件共享服务,每一台Hyper-V 服务器本身都可以利用本地的磁盘存储资源摇身一变成为分布式"NAS"存储服务器集群中的一个节点,为虚拟机提供高可用、高性能、廉价的存储。传统的iSCSI/FC SAN 存储一夜之间从必选项降级为可选项。
 
于此同时,随着最新Intel Xeon E5 处理发布,Cisco,Oracle(SUN),HP,IBM,Dell都相继发布了基于E5 CPU,在2U机架空间内可以支持安装12个3.5"硬盘或者24~28个2.5"硬盘的新一代服务器产品,这些产品乍一看,那就是设计用来跑存储的吗!当我们在这些新服务器上跑ESXi 5.1 /Hyper-V Server(2012)时,一个巨大的问号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还需要传统的SAN 共享存储架构吗?
 
正确答案是不需要!
 
暂时来说不完全正确!
 
真正正确的答案是, 无需共享存储的VM Live Migration 技术会推动存储产品和市场的变革,就好像思科提出的无边界网络架构一样,未来存储产品NAS和SAN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存储的前端会是更像NAS 存储的多主机分布式NAS存储服务器集群架构,而存储的后端,在万兆以太网变得和现在千兆以太网一样普及与廉价之前,在一定比例上任然会是传统的iSCSI/FC SAN存储。
 
我在此预言,未来5~10年的存储技术的变革将围绕着NAS与SAN的融合,未来的存储市场将是基于软件存储管理技术的开源/开放分布式NAS 集群存储系统产品的天下(如ZFS,HDFS),传统SAN架构(如EMC、NetApp)存储产品将被逐渐边缘化。
 
 
阅读(567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