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又称为甴曱,它更成为电影电视的创作素材,在香港给冠以「小强」之名。家居常见的蟑螂品种主要有三类:美国蟑螂,体型较大,呈棕色;东方蟑
螂,体型亦较大,呈深棕色至黑色,以及较小的德国蟑螂。蟑螂有三千五百多个品种,大都居住在野外,论巨型,计有体型长达8公分(约3吋多)的马达加斯加蟑
螂,和长约9公分、重约30克的澳洲巨型挖穴蟑螂。据报,科学家於2004年在印尼的热带森林,发现到一种长达10公分(约4吋)的巨型蟑螂。
生命力顽强 毋惧核战
生命力能够绵延亿年,蟑螂委实不能小觑,它们的生命力异常顽强,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能活上一个月,而没有水供应下,也能生存一星期,甚至乎没有了头胪,也能活上九天,并可以继续产卵。
无头蟑螂不成为冤魂,倒能继续生存,只因其结构与人类有别。有谓蟑螂的脑袋遍布全身,打这个比喻,源於蟑螂的活动并非由脊椎神经所驱动,而是由身
体的周边神经所控制,其活动受下腹、胸部及头部三个神经系统所操控,头胪不保,身体依旧运作。同时,因为蟑螂毋须藉脑部来维持呼吸和血压,它们亦非透过血
液来运送氧气到身体不同组织,它们的身体有一个气管系统,藉身体上的气孔来呼吸,气孔连结管道把氧气带到细胞,亦藉气孔排出二氧化碳,失了头胪亦不受影
响;同时它们并没有血压,即使头部消失了,亦不致流血不止。
流「血」?你不禁问:甴曱会流血吗?
由於蟑螂并非以血红素来带氧,所以它们的血不是红色,而是无色的。只有成年、准备产卵的雌性蟑螂的血液会呈橙色,因它们的肝脏会制造一种类似维他命A的橙色物质,这物质会送到卵巢作养份,以培育胚胎。
严格来说,蟑螂的生命力比人还强。有一个说法,若核战爆发,蟑螂会是幸存者,而人类则必死无疑,正因为蟑螂能抵御辐射线。研究人员分析,发现昆虫
和节肢类动物都有抵御辐射线伤害的能力,关键在於它们的「退壳」本能。昆虫在每次退壳时,体重会增加一倍,它们的细胞亦只会在退壳时才分裂一次。细胞分裂
时,对辐射线特别敏感,这亦是放射治疗的机制,因癌细胞分裂较正常细胞活跃。若以蟑螂每星期退壳一次计算,其细胞分裂在48小时内完成,一旦核战爆发,辐
射线影响所有生物,却有四分之三蟑螂不在细胞分裂状态,因而不会被杀害;相反,人类无时无刻都进行细胞分裂,结果,一个都无得留低!
洁净自己 洁净自然
说蟑螂爱清洁,大家或会难以置信,原来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生物分类上,蟑螂属於蜚蠊目,昆虫纲,一如其他昆虫,蟑螂都有自我清洁能力,因为它们必须保持身体上的感应触须和肢体清洁,这样才能随时随地对食物、水源、敌人保持警觉,这是大自然的生存之道。
蟑螂为杂食性生物,除了一种名为Crytocercus的品种以吃木为主,其他品种可谓任何有机物质都吃,它们喜爱淀粉质、甜食、肥腻食品、以至
肉类和昆虫尸体,它们甚至连胶水亦吃,比如邮票背后的胶水,又或黏著书本、黏贴纸张的胶水亦吃,因为传统的胶水是由蛋白质提炼的。在森林中,蟑螂会吃枯草
残叶,清理大自然,然后排出有机物质,滋养大地,维持生态平衡,而它们亦是不少鸟类、蝾螈、蜥蜴,以及小型哺乳类动物的粮食来源,这种微妙的组合,维持生
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
人类标签蟑螂为「害虫」,大加铲除,这亦是从人类的角度出发,主要在於它们散播细菌。蟑螂被认为是一系列细菌的温床,好像沙门氏菌、葡萄球菌
和链球状菌,同时,它亦是继尘?后,另一种容易引致哮喘复发的致敏原。蟑螂之所以会携带细菌,因为它们在家居罅隙、水渠及食物残渣、垃圾堆等地方活动,容
易沾上细菌,细菌一旦进入它们体内,能在蟑螂的消化系统存活上数个月、甚至一年,然后随著排泄物散播开去,当蟑螂进食或路过人类的食物时,便辗转把细菌传
播开去。它们并非细菌的来源,只是细菌寄生在它们身上吧了。
蟑螂的品种超过三千五百多种,在人类住所寄居的品种其实不多。人类大兴土木,倒毁森林,建造房屋,一部份蟑螂开始移入民居中,因为人类居所给
它们提供食物、水源,贪暖怕冷的蟑螂,自然视此为「安乐窝」;现代屋宇设计都有贯通的下水道,水源充足,成为一个理想的躲藏环境。在室内环境,原来捕食它
们的生物固然不存在,即使对它们甚具威胁的蜘蛛,亦在大部份都市人的家门绝迹,蟑螂自能平平安安的大量繁殖。对蟑螂而言,较大威胁倒来自人类千方百计的歼
灭战,像各种各样的杀虫剂,但现阶段观察,蟑螂似乎仍是各场歼灭战的「赢家」,毒性强烈的杀虫剂却危害了其他生物。
蟑螂也移民
蟑螂足迹可谓遍布全球,要追踪个别品种的源头委实不易,它们的俗称或会误导你,以为美国蟑螂就是美国移民,德国蟑螂就来自德国。美国蟑螂的来源地
估计在非洲北部,其后在南美洲大量繁殖,因而得此俗称。德国蟑螂估计随著马可勃罗或更早之前的海上贸易而抵达欧洲,它的来源地在东南亚。至於东方蟑螂的原
产地,则估计在非洲北部及俄罗斯南部。很多时,同一个品种的蟑螂,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俗称。可见,我们现时家居常见的美国和东方蟑螂,其实都是全球贸易
所带来的移民甴曱。
阅读(1113) | 评论(0) | 转发(0) |